今年11月初,
甘肃陇南市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公布了第一期“不合理不合规诉求”。
陇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表示,根据《陇南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管理办法》,市12345热线对于不合理不合规诉求工单不再受理、转办。现
将一些不合理诉求工单进行通报
,
希望通过这些工单案例引导广大市民依法依规、合理正确使用12345热线
,
充分发挥12345热线联系群众“连心桥”、社情民意“晴雨表”、政府形象“展示窗”作用。
在陇南公布的案例中,有市民因
家中电热毯不热
,投诉供电公司给自家供电电压不足。另有市民表示,自家
房屋后面修建了一处集中供水点,因影响风水
,导致自己爷爷去世、父亲经常生病,现要求将该集中供水点拆除。
陇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方面认为,前者诉求缺乏事实依据,属于不合理诉求。后者诉求涉封建迷信,违反公序良俗。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
全国多地政务热线开始公布不合理不合规诉求。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今年9月发布第一期不予受理工单,以引导企业群众规范使用12345热线,合理利用有限的行政资源,切实为基层减负等。
其中,某群众反映,在房屋拆迁后没有收到补偿款,此问题已经过信访三级终结程序,群众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要求热线帮助解决。锡林郭勒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方面认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53号)规定,
已通过信访途径解决的事项,不在12345热线受理范围。
某群众反映,居住的高层小区楼道内消防门和通风口门常开,居民随意通行,有安全隐患,要求关闭消防门和通风口门。锡林郭勒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方面认为,消防通道门为逃生门,不能任意锁门和关闭,诉求人要求关闭消防通道和地下通风口门的诉求与政策法规不相符。
8月,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12345热线方面发文介绍,12345热线经常会接到一些超出受理范围或者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诉求,这些诉求加大了基层工作负担,浪费了公共资源。近期我们将挑选不同类型的不合理不合规的诉求工单进行晾晒,希望通过这些工单案例,引导广大市民合理、正确使用呼伦贝尔市12345热线。
呼伦贝尔市12345热线方面公布的第一期工单中,
某市民来电反映自己工资太低了,要求热线协调工作单位给市民涨工资。
答复称:经核实,市民工资高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且符合市民与工作单位约定的薪酬范围,12345热线无法干涉单位内部管理问题,非12345热线受理范围。
某市民多日来持续拨打12345热线要求话务员与其聊天
,不表达具体诉求,在话务员口头警告后仍持续拨打,占用公共资源。答复称:根据《内蒙古自治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内政办发〔2022〕46号)规定,对于恶意骚扰、诉求表述不清、无实质内容的事项,非12345热线受理范围。
另外,
青海西宁市
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今年6月将第一批不合理不合规诉求予以公示;山东青岛市北区自今年4月起公布首期不合理不合规诉求案例。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4月,
四川达州市通川区
还曾召开12345热线不合理诉求建议沟通会。
相关消息提到,随着12345政务服务热线影响力越来越大、诉求办理质效越来越好、群众信任度越来越高,拨打热线已经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首选渠道。今年以来,大量的群众诉求中,出现了部分诉求不合理不合规的现象,来电人意图利用热线实现个人目的,甚至有些来电人无故滋扰、恶意拨打,这些行为严重占用了行政资源,扰乱了工作秩序。
针对这些不合理不合规诉求,4月25日下午,按照市热线中心要求,通川区组织区人社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朝阳街道、东城街道、凤西街道、复兴镇等诉求量较大的承办单位,集中参加了“12345热线不合理诉求建议沟通会”,参会单位将梳理的
退休人员劳资纠纷、征拆后二次索赔、网络平台经济纠纷、私人停车场收费较高、精神类疾病患者无故拨打热线、进入司法信访程序仍反复拨打热线等9大类
不合理诉求与市热线中心领导线上面对面汇报沟通,得到了市热线中心的采纳,并提出了下一步有效的处理方法。
近日,山东济南一女子反映自己
因未及时接听市监所回电,在语音信箱听到对方留言录音骂“狗东西”。
近日,济南一女子称自己在网上购买了iPad,收到货后发现疑似系二手产品,因此打12315投诉至当地市监所。后来12315回电,女子未能及时接听,系统转入语音信箱功能后录下了对方的谈话。录音内容为:“给她解决她不接电话,狗东西。”另有一人应和说:“狗东西。”
对此,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11月6日,有网友反映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在反馈消费者投诉处理情况过程中使用不文明用语。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调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