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在猎奇和古怪中,又透露出一股靠谱的“科学味儿”,让人忍不住想点进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我们的印象里,科学应该是一板一眼、非常严肃的,充满了精确的数字和无聊的公式。
而上面这些有趣又古怪的研究,都来自BBC旗下
Science Focus
杂志的官方网站,是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
BBC Science Focus
是一本英国原版月刊,创刊于1992年。它不仅是英国最畅销的科普杂志,也是世界公认的zui好的科学期刊之一。
BBC的品牌大家都很熟悉,可能很多朋友对他们出品的纪录片颇有了解,却不知道BBC有两大王牌学术期刊:科学类的
BBC Science Focus
和历史类的
BBC History
,这两大期刊不仅是英国精英阶层必读学术期刊,也是顶尖私校都会推荐学生阅读的素材。
可以说,读懂了这套刊物,也就读懂了英国精英教育的底层逻辑。
一年刊 13期
开团价:1388元
BBC Science Focus+BBC History Magazine
两刊同时订阅,可享开学季
满减80元!
原价:2786元
满减到手:2706!
仅限9月30日前下单哦!
欢迎扫码订阅
去年7月,美国总统在白宫主持召开了一场特别的线上会议,只为了公布一条最新的科研成果:
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发布了运行以来的首张全彩深空照片!
韦伯望远镜前后经历了二十五年研发,耗资100多亿美元,终于成为了集人类多领域顶尖科技于一身的强大观测仪器。
而当月的
Science Focus
杂志中,就为读者们火速奉上了这一最新的太空探索成果——
韦伯望远镜的意义是什么?它将如何改变我们探索宇宙的方式?
这篇介绍韦伯望远镜的文章,出自Katie Mack博士之手,她是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的专业人士.在这篇严谨的科普文中,她简明地向读者们指出:
这些新照片会开启宇宙探索的一个新纪元;这个计划会彻底改变我们观察和理解宇宙的方式。
杂志还不吝用整整两页版面来展现宇宙的震撼与美丽:
正如杂志名中的
focus一词
,
Science Focus
每期都
聚焦
于前沿科技,深度挖掘科技进展对世界与社会的影响,向读者展现科技与每个人的密切关系。
不仅有韦伯望远镜这样激动人心的“星辰大海”,杂志也会带来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科学小知识。
比如,夏季已至,该如何防晒才最有效?怎么挑选最有用的防晒霜?
在文中,英国皮肤科医生协会的专家介绍道:
选择防晒时,更推荐SPF指数30+的防晒霜;同时,除了关注SPF防晒值时,还要关注UVA指数。
防晒喷雾、防晒乳液、滚轮防晒霜……哪种最好?专家指出,只要指数达标,这些产品的防晒效果都是一样的。比起防晒剂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涂的方式。足量涂抹、定时补涂,这些比防晒霜的品牌更重要。
杂志“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相结合的选材,也揭示了我们探索科学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我们追求科技的发展,以看到更深的海洋和地底、更远的星空;另一方面,科技也应该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为人类的生存带来现实福祉。
和开头我们介绍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一样,
Science Focus
杂志内也会介绍许多看起来奇奇怪怪、吸引人忍不住要读下去的科学知识。
我们都知道乌龟长寿,这种慢吞吞的动物为什么能活那么久?人类能不能学到一点乌龟的“长寿秘诀”?
目前这个世界上有哪些最新的科技成果,能够给我们带来最直观的收益?
👆这种植入性的小装置,可以替代止痛药,避免止痛药成瘾等一系列问题;
👆
人工智能“舌头”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利用这种“AI舌头”,可以感知到探索到物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人类呼出那么多二氧化碳,能不能利用起来?冰岛的一家新工厂,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经过处理后能够为许多家庭提供供暖。
此外,如果你有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奇妙问题,也可以致信给杂志社。杂志专门设置了
Q&A栏目,挑选那些有趣的问题,邀请专家们做出解答
:
👆大脑是怎么区分不同语言的?不会混乱吗?
👆脑袋越大,就越聪明吗?这一点并没有必然联系——毕竟,爱因斯坦的大脑也没有比普通人更大!
👆上学的时候,老师都让我们做笔记。为什么自己手写一遍笔记更有利于学习?抄一遍和打印一遍的效果有区别吗?
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有些“无厘头”,但科学家们都是报着严谨的态度来解答的。
Science Focus拥有
国际化的科学记者+科学作家网络
,并且邀请全球一流科研机构的知名科学家撰稿,第一时间报道影响世界的重磅研究、重大发现、先进技术与创新产品,帮助读者感知科技进步。
要研究科学,再生动的文字也比不上图片的来得直观和震撼。
BBC Science Focus
就把图文并茂的“直观感”做到了极致。
杂志一开始的栏目,就叫
“EYE OPENER”——大开眼界
。选取了全球范围内最吸睛的科学照片,先声夺人地打开作者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