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2017新零售新服务产业创新大会”中,新零售进化、服务的升级、无人便利店的未来,无疑是一个热门话题。上午,在“火星撞地球,零售大咖秀”的环节中,品途集团邀请到自春晓资本投资副总裁潘金菊女士担任主持人。
“接到品途邀请的时候,我还蛮感慨的。5年前的时候我还在创业,当时创业的项目是围绕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最后1公里、1小时达的O2O服务。”潘金菊表示,“在5年前,我个人对传统线下零售已经结下了一些缘分,也是因为这样一个缘分,我才可以在新零售这个赛道上进行投资。”
对于便利店这个产业的过去与未来,潘金菊也有很多心得,“人生的每一步路都不是白走的。当下对于线下零售的感慨,尤其是便利店,最大的感触是,这个行业特别辛苦,所有的老板都是抠着每1分钱在赚。今天,我们发现新零售站在了一个新的风口。
可以说,2017年应该是中国新零售的元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今天也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下面几位,在零售行业摸爬滚打很多年的零售老炮创业者,还有具有互联网创新思维的新锐创业者,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新零售这个话题。”
与潘金菊女士畅谈新零售这个话题的嘉宾有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西安每一天创始人张培彦、购百特联合创始人尚海、EVbuy董事长张大伟、果乐乐CEO 陈功伟、快闪微秀的CEO徐超。“我拿到这个论坛嘉宾名单的时候,发现都是男性创业者。
今天这个论坛的阳气比较重,我终于知道品途为什么邀请我来做圆桌论坛的主持人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之后,主持人分别邀请嘉宾们畅所欲言,来了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大咖秀。
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无人便利店只是升级版无人售货机
我们厦门见福便利店成立于2006年,到现在已经11年了,在我们行业叫711,第11年开始运气好转了,听说新零售可以给我们带来好运气。在前期都比较亏损,亏损也很难受。
我们的主要分四大业务板块:门店的零售板块,以常温食品、易包装、鲜食为主;巨大的物流板块,我们有11万平米的建筑,75亩地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业园;电商板块,我们主要做了一个电商生鲜超市,早订晚取;大数据公司,主要做我的客户识别、客户认知系统。
我们坚持“四个一”,即中国特色、活着、坚持发展、自知之明,不管风不风口,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尤其是花自己钱的时候要小心,花别人的钱这是你的本事。春晓愿意投资,花他的钱,我也敢烧。但是今天都是我自己的钱,所以我要很小心,哪怕是一分钱都要很小心。我们一定要活着。
无人便利店就是无人售货机的升级版,根本不叫便利店。藐视、轻视别人的劳动,大家还以为自己是神。便利店是有定义的,行业是有定义的,不要欺世盗名。人不可能回避任何一个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推进一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包括我们自己,应该是全世界第一家引入人脸识别的会员系统、人脸识别的支付系统。已经做完测试了,8月份就可以体验到。我们是坚决拥护科学技术进步,但是不要跳进坑。
西安每一天创始人张培彦:实实在在干实体,无人便利店只是个概念
大家都说风口来了。便利店今年最火的是小业态,为什么说小业态火?回到消费者的本质,消费者有三个场景,要么在家,要么在路上,要么在办公的地方。这些小业态满足的是刚需,即时性需求。
这就是线上线下的融合,一个小时无法满足消费者,30分钟也满足不了,消费者就要求10分钟之内拿到。便利店满足你在路上、办公的时候是没问题的。
但是中国的社区,包括老龄化的居住业态,在今年以及去年比较火的是,围绕小区门口200米的生活圈,即百米生活圈的小业态。例如现在的生鲜店也比较火。其实无论是新零售还是老零售,还是要聚焦,围绕着消费者,服务好消费者的刚性需求。
无人便利店是一个概念,我的观点也很明确,实实在在干实体、干便利店的,你要满足物理的扩张、供应链体系的打造,确实不是用概念来做的。一个概念出来,大家马上跟风,我认为无人便利店在未来根据发展情况可能会有,这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的。现在过多夸大它,便只有去烧钱,如果你有用足够的钱去烧的话,我认为基本不会有什么事。
购百特联合创始人尚海:无人便利店“不靠谱”
我觉得不存在什么传统零售和新零售。因为从零售诞生的那天起,它自己也在不停地变化、不停地革新。今天的零售对于昨天来说就是新零售。无论怎么变,这都是零售的一种变化,是零售的本质。
对于无人便利店,我想说三个字“不靠谱”。便利店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变成无人的,那些人都干什么去?就都失业了。写字楼是需要便利店还是无人便利店?凡是去过北京便利店的人都知道,这些便利店一天的客流量超过1000人,中午高峰期短短一个小时之内有几百人进来。如果只靠一个盒子,里面卖的是很多鲜食的食品,无人便利店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互联网、IT技术,势必要深入、广泛的植入到零售系统里,就像电脑升级一样,要不断更新,才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使我们更了解消费者。
果乐乐创始人兼CEO陈功伟:零售的场景一定是围绕着人
马云还没有提新零售这个词之前,在我们公司内部就已经有规划了。对我们来讲,零售就是一个大的行业,未来的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先不说无人便利店这个概念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未来零售的场景一定是围绕着人而发生变化。在写字楼,在很多商场,在一些公共场所,在自动售货或者其他新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出现以后,一定会改变一些原有销售、零售的方式,它以提升能效为基础。
生鲜产品的特性,决定大众要在方便、近距离的地方去购买;等消费者下单后再送过来,就目前来看,我觉得5年之内很难做到比传统效率更高。生鲜是个很难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侵蚀的品类,线下更符合人本身的需求。
快闪微秀CEO徐超:无人便利店改变了能效
新零售和旧零售最大的区别在于技术支持,以前是在店里等客人来,而现在通过大数据跟粉丝产生运营之后,零售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零售跟旧零售有一道鸿沟,这个鸿沟在于你是不是用新零售的技术获取粉丝。
新零售有两个最大的核心,第一如何获得关注,第二如何获得流量。这两点将会是新零售一场变革的核心。谁能获得关注度,谁能获得流量。
我打一个赌局,按5年来算,无人便利店改变了一件事——能效。如果一件事的成本比原来低10%,这无所谓。如果它的能效比原来的产业低30%,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我认为它会活下去,至于活得好不好不知道,但它一定会活下去。尤其是在一些高端的、适合它的场景(商务写字楼)。
论坛进行得紧张而热烈,嘉宾甚至打起了赌局。但由于时间有限,担任主持人的春晓投资副总裁潘金菊女士叫停了辩论,“在2017年新零售元年开始之际,新的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的创业者:会具有更开放性思维;新的消费群体:80、90后的消费升级需求;还有新的购物行为习惯,前几年O2O还是有一些作用的,资本烧了不少钱,但是烧出来了O2O的行为习惯。各式各样的新内容、新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叠加,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中国,10到20年之间,品牌、零售渠道、模式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方战罢我登场,大会进入下半场,围绕“零售进化论,不可思议的新物种”的主题,笨哥哥创始人桂博文、奇趴APP创始人龙毅、樱桃来了创始人肖竞女士、泡泡玛特副总裁、葩趣科技CEO司德几位嘉宾开始了论战。
什么是零售新物种?
曾在华尔街工作的桂博文回国后先做电商、后投身新零售创业——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用他的话说,这是个“传统到家的传统”行业,但通过互联网工具及研发硬件,他做到了对零售行业再创新。
龙毅则认为新零售所谓的新,代表了新的生活方式,能给用户提供新的使用场景、新的体验。他的奇趴在线下签了2000多个休闲娱乐“场景”,包括夜店、四合院等,再基于用户让玩法变得更有趣。
肖竞理解的新物种包含三个关键节点的变化:一是基因的变化、二是角度的不同、三是互联网+。他认为未来新零售在环节、专业上会越来越细分,但在营销上的角色会更加共荣和共生,“希望大家各司其职,把所有好的生活方式带到用户面前。”
司德的新零售概念是两点——品牌和情感的结合,以前讲卖东西,现在是把更多的情感放在产品里;科技在整个链条中的应用,无论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都让整个环节变得更有效率。“我们想把零售娱乐化,就是从商品到销售环节加入到游戏里。”
新零售中新老物种间是怎样的关系?
新零售之下,新物种和老物种是拥抱或颠覆?还是彻底消灭掉对方?桂博文对此比较乐观:曾经有很多人想彻底颠覆我们这个行业,他们往往都死掉了;做我们这个行业,你首先应该考虑它旧有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去除糟粕,利用创新及科研的力量去改变和提升,这是我们在考虑新物种时的出发点,就是先去拥抱老物种。
龙毅也持相似观点:一切还是基于现存的传统零售业,但我们会帮助它加速迭代。改造并共存,新商业出现不意味着传统行业的消亡。比如很多咖啡店、KTV等传统商户缺乏内容,很多位置非常好的店销量却很差,我们去为用户提供更多玩法,让它适应最新的场景。
肖竞则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谈了他的看法,即当所有个体都在迅猛发展,我们只要瞄准一个物种就足矣,即人;我们用碎片化的通路来直接导入到线下的超市、电商平台,目标用户群体会变成我们嫁接的庞大载体,这就是我的共荣共生观。
“无论零售的新物种还是老物种,核心还是零售;零售的核心是卖东西,是你东西的质量、品牌、口碑等方面。”司德认为,无论走线下、线上,通过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产品。
未来会出现更新奇的物种吗?
一个零售行业的废品一年给它返还的利润占其商品销售多大比例?千分之十甚至更高!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桂博文说:“我们做新物种的演变,就是去帮助大大小小的零售、社区去做数据追踪,让他们知道一年有多少利润是出自这里,我们能直接向他们提供这个新物种产出的价值……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提高环保意识,注意废品回收,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龙毅从自身关注的领域讲开去:年轻人线下娱乐方面会有很多机会,除了吃、喝、玩、乐,还有很多消费升级的可能,消费者永远会为有趣的体验买单。新物种所谓的新,不能为了新而新、为了不同而不同,一个出发点就是新物种能不能融入用户的生活、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新物种只是为了跟风,这个就比较悬了。
肖竞则给平台敲响一记警钟——我坚信有种变化5到10年内必然发生,即平台优势丧失。有一点像我们对线下的理解,最开始是集市,后来家门口开了一个百货大楼,再到现在非常热门的小超市,从物质匮乏到一集中化,再到更加碎片化的形态出现。我们想走到人们身边去了解他的需求,以内容去不断的凝聚更多的客群,然后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消费。
司德很认真的去遐想未来三五年的零售场景:科技改变一切!导购员、店长、店员都消失了,未来导购都是机器来完成,在生产环节也都是机器人,在整个供应链到零售业都无人化了。而且不分线上线下,后台都全都打通。那么人干嘛去了?都去到更高的层面,去创造内容、实现更好的体验,比如赋予更多的情感元素在玩偶设计上。
零售新物种最大的挑战或风险是什么?
桂博文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借助新科技去落地。新零售的推进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节奏把握非常关键。“不止是新零售、新物种,任何创业者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及风险,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有风险就不去拥抱。”
龙毅以多年前的互联网大讨论作类比,当时互联网和我们真实的生活有怎样的关联?今天回过头去看,发现生活本来就是互联网;同理,新物种在今天来说或许是一种新的商业形态,但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是一个新的生活形态。他还提出新物种的本质和初心,也即它与传统零售最大的区别——必须以消费者、用户为本,而不能以销售、卖东西为核心。
肖竞认为新零售包含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时间,任何新模式、进化都要有时间去尝试;第二个是挑战,所有创业者不管发展了十年还是刚刚起步,都要面对挑战;第三个是人心,只要在人心的控制上秉持从善意的角度去思考,相信今后的销售业态会更好。“我们做好每个环节该做的事,就能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好的体验。”
“当你走到资本层面,如果不盈利,之前的故事那些都没有了,不赚钱新零售也就拜拜了。”司德的看法与众不同:不管创业还是新零售,最终都是做生意,做生意就要赚钱,不赚钱是最大的风险。大家都在聊O2O,但不管怎么花钱去砸,哪怕你市场占有率很高都是不怎么赚钱的,这个事情不靠谱;新零售也是一样,如果它未来挣钱一定是继续做,如果不赚钱也一定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