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PO上市号
为客户创造和实现美好梦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商报  ·  本田、日产和三菱汽车终止合并 ·  8 小时前  
科技新知  ·  小鹏有了“雷军”味儿 ·  2 天前  
科技新知  ·  小鹏有了“雷军”味儿 ·  2 天前  
Python初级入门到精通  ·  一曲东风破长安,东风与长安汽车的合并重组,谁 ... ·  3 天前  
Python初级入门到精通  ·  一曲东风破长安,东风与长安汽车的合并重组,谁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PO上市号

深交所发布:IPO首发企业板块定位典型审核案例

IPO上市号  · 公众号  ·  · 2025-02-08 07:38

正文

来源:2024年第7期(总第49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

IPO上市号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要提示:本文分享的案例不等同于审核标准,保荐人需要根据每个项目具体情况进行独立的专业判断,切勿片面解读、简单套用。】

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发行人应当结合创业板定位,就是否符合相关行业范围,依靠创新、创造、创意开展生产经营,具有成长性等事项,进行审慎评估。

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发行人应当就主营业务所属行业内发行人是否具有较高地位,经营规模在同行业排名是否靠前,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是否相对成熟、符合行业趋势、能够促进稳定经营和转型升级等事项,进行审慎评估。

为进一步提高审核透明度,我们将陆续发布深市首发申报企业板块定位典型审核案例,帮助市场主体加深对板块定位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推动高质量申报。

一、关于创业板定位的典型审核案例

【审核案例】

案例一:某创业板申报企业 A 公司主营业务为回收翻修二手设备并销售,早年曾推出自主研发的设备,但无法实现收入。同行业企业大部分具备自主研发能力,业务模式为自研设备销售。发行人客户采购翻修设备存在偶发性,报告期内客户结构变动较大,如前两大客户最新一期销售规模从上千万元下降到几十万元。

根据申报材料,发行人 A 处于电子设备新兴产业,但主营业务技术路线与行业主流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未能充分论证技术水平和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第一, 发行人以翻新修复二手设备为主,尚不具备自主研发设备并实现规模销售的能力;相对于自主研发,翻修技术的掌握难度相对较低,核心技术更多来自日常生产过程中经验和修复技术的持续积累。

第二, 由于二手设备修复主要是经验积累,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研发,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发行人研发投入及占比、核心技术人员及占比、专利数量等方面差距较大。

第三,发行人主要客户的采购需求不稳定且具有偶发性,近期订单大幅下降,未能充分说明未来业绩的成长性。发行人未通过上市委审核。

案例二:某创业板申报企业 B 公司主营产品为通用设备行业的成熟配套产品,最近一年营业收入超过 3 亿元,但报告期内收入复合增长率较低。近九成收入来源于单一产品,但该产品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不明显且竞争程度较高,发行人市场占有率较低且无明显增长。发行人多年以前推出的另一款新产品,仅与一家客户开展实质性合作,新增订单有限。

根据申报材料,发行人 B 所处市场空间有限且竞争激烈,发行人经过多年发展收入规模仍然较小且无明显增长,未能充分论证未来成长性。

第一,发行人现有产品相对成熟,市场空间整体规模有限,根据行业统计数据预测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7.5%,未来成长空间整体较小。

第二, 行业竞争激烈且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主要参与者为少量外资厂商和部分国内厂商,公司市场占有率维持在 7%-8%,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第三,发行人产品结构单一,正尝试开拓新业务增加收入来源,但相比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发行人新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一直未能突破新领域市场竞争壁垒,客户单一、收入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持续性收入。发行人未通过上市委审核。

【案例启示】

保荐人应当结合发行人主营业务和行业发展情况,对发行人认定属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判断依据是否真实、客观、合理进行核查把关,包括创新性及成长性表征等方面的核查情况。一是创新性方面,结合发行人自身技术水平及特点、技术路径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情况、核心技术获取门槛和难度等,分析发行人是否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主营业务是否具备创新性,是否具备较高技术含量,创新因素是否促进形成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地位或提升经营表现等。二是成长性方面,发行人产品单一、业务规模较小、增长趋势不明显的,应当结合主营产品的市场空间及竞争格局、发行人市场地位及市场占有率、收入规模及未来增长情况、新业务新产品的业务拓展情况等,充分论证发行人未来业绩成长性。

二、关于主板定位的典型审核案例

【审核案例】

案例一:某主板申报企业 C 公司 99%的收入来自其所在地级市,受发行人主要产品特点影响,主营业务存在产品运输范围受限且运输成本高、辐射半径窄、新区域经营资质难以获取、跨区域经营难度较大等特征,所在行业当地市场总规模不足 15亿元且后续难以增长,发行人的经营规模、技术水平、资源禀赋等在整个行业中不突出,与同行业已上市公司相比差距明显。目前发行人已撤回主板首发上市申请。

案例二:某主板申报企业 D 公司为天然气销售企业,业务开展需获得特许经营权,经营集中在特许经营权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发行人市场占有率在当地排名第二,但管网覆盖面、员工数量等经营规模指标在全国排名不靠前,销售量占我国当期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比重不足 0.03%,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结合上述因素,发行人审慎评估后撤回主板首发上市申请。

【案例启示】

2024 年 3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主板突出行业代表性”。同年 4 月,本所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进一步明确主板定位的评估维度。实务中,发行人和保荐人应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结合自身情况,审慎评估主板定位,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把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