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重庆文旅、国际贸易数字平台、春运交通、技能提升补贴、小米汽车交付量、烟花爆竹存储安全以及未来天气状况的多条新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春晚效应”带动重庆文旅热度上升
随着除夕夜重庆分会场亮相蛇年春晚,重庆的山水人文之美声名远播,吸引了大量游客。假期前四天,全市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花费均显著增长。
关键观点2: 重庆国际贸易数字平台上线
该平台在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政务、业务、商务、综合四方面服务,涵盖行政审批、订单撮合等,是全市首个外贸综合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
关键观点3: 春运期间“两江游”持续火热
春节期间,重庆的“两江游”项目持续受到游客欢迎。截至1月31日,“两江游”已接待大量游客,单日发班和客量均创新高。
关键观点4: 部分道路需防范低能见度和道路结冰
市气象局发布春运气象服务专报,未来重庆以阴雨天气为主,部分道路需防范低能见度和道路结冰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关键观点5: 小米汽车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
小米汽车宣布,2025年1月小米SU7交付量连续四个月超过2万台,全年交付目标30万台。
关键观点6: 烟花爆竹存储安全隐患受到关注并整改
某零售商在居民区附近仓库存放烟花爆竹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经检查整改,目前已全部搬离仓库内的烟花爆竹产品。
关键观点7: 未来天气以阴雨为主,需注意防寒保暖
未来重庆以阴雨天气为主,气温波动较大,需注意防寒保暖。
正文
█
市气象局发布春运气象服务专报 部分道路需防范低能见度和道路结冰
█
968帮
帮队丨长寿区某零售商在居民区附近仓库存放烟花爆竹产品
█
随着除夕夜重庆分会场亮相蛇年春晚,这座城市的山水人文之美,更加声名远播、大放光彩。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打卡春晚同款美景,解锁8D魔幻都市,体验巴渝传统文化。根据市文化旅游委的统计,“春晚效应”强势带动下,假期前4天,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490.80万人次,同比增长 12.4%;游客花费117.03亿元,同比增长 12.8%;全市130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84.61万人次,同比增长10%左右。
█
“重庆国际贸易数字平台”近日在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正式上线。平台通过“政府+企业+合作伙伴”的架构,为企业提供政务、业务、商务、综合四方面服务,涵盖行政审批、订单撮合、报关报检、物流仓储等,这也是全市首个外贸综合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
█
由重庆大足与四川资阳携手打造的“资足常乐”数字文旅共享平台近日亮相,该平台整合两地三馆数字资源,设置“风韵、风景、风情”等六大特色板块。市民通过手机即可漫游两地文旅地标,畅览石刻艺术等瑰宝,并使用数字图书资源,开启“一屏阅双城”的数字新体验。
█
【
春节期间“两江游”持续火热
】
在春晚7分钟的“重庆分会场时间”里,两江游轮璀璨夺目,乘游轮赏山城夜景已成为了节日新的“仪式感”。记者从重庆交通执法总队港航海事支队了解到,截至1月31日,“两江游”接待游客约10.6万人次,其中1月31日为近日高峰,单日发班72班次、单日客量3.6万人次。
█
【
低能见度注意安全 重庆多路段有雾
】
2月1日,市气象局发布春运气象服务专报(2025年第20期),重庆未来仍以阴雨天气为主,2月1日中午至2日中午,部分道路需防范低能见度和道路结冰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点击查看详情
█
【
春运数据再刷新 单日3亿人次流动
】
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30814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33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9096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6439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657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5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38万人次。
█
【
2024年我国发放技能提升补贴51.3亿元
】
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2024年,人社部门推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各地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向310万人次劳动者发放技能提升补贴5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