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足机器人首次完成全程马拉松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四足机器人“Raibo2”成功完成全程马拉松,耗时4小时19分52秒。这是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由KAIST机械工程系教授黄济民团队宣布。Raibo2在尚州柿子马拉松中克服重重困难,展现出卓越行走效率和稳定性。其关节机制创新,力透明度高,一次充电可连续行走43公里。团队计划增强其自主导航能力,以在更复杂环境中应用。
2、"昆士兰科技大学新突破:机器学习赋能熔融电写3D打印技术自动化"
昆士兰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研发新型自动化方法,推进熔融电写技术,这是一种高分辨率3D打印技术,适用于组织工程等。该技术利用机器学习创建闭环控制系统,解决实验时间长、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新系统能实时监控打印过程,缩短实验时间至几小时。研究表明,机器学习可实现MEW操作自动化,发表于《通信工程》杂志。
3、"新型非接触生物传感器问世:动态环境下精准监测驾驶员生理信号"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清华大学联手研发新型非接触生物传感器,能透过衣物在动态环境中监测心跳、呼吸等生理信号。该传感器基于超材料,绣在安全带上,可减轻车辆振动等环境噪音干扰。在飞机客舱模拟器和行驶汽车中的测试表现优异,未来有望集成于交通工具安全带,监测驾驶员生理状态,预防事故。研究团队将继续优化传感器并开发相关算法。
4、北京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国内市场规模将达27.6亿元
人形机器人作为全球前瞻的融合创新方向,正成为北京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重点。北京集聚了众多创新资源,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目前,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取得显著进展,研制出具备多模式运动能力的“汇童”机器人等成果。据预测,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7.6亿元,未来将持续扩大。同时,星动纪元、银河通用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的新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其通用化、智能化水平。
5、长安汽车广州车展放大招:5年500亿布局海陆空
长安汽车广州车展宣布大计划:5年内投500亿,布局机器人、飞行汽车,打造海陆空立体交通方案。2026年前推飞行汽车,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同时,长安智驾系统、天衡电驱平台等数智技术赋能,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稳健增长。未来,长安汽车将投2500亿,增1万科技人才,引领汽车行业数智变革。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事宜,欢迎联系堂博士(13810423387,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