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届功率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ICs
,
ISPSD)
将于
2024
年
6
月
2-6
日在德国不莱梅举办。这是
ISPSD
第二次在德国举办,之前是
1997
年。
作为
IEEE
旗下的功率半导体旗舰会议,
ISPSD
涵盖了功率半导体器件、功率集成电路、功率集成、工艺、封装和应用等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所有方面,是功率器件领域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领域技术讨论的首要会议。
ISPSD
被认为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奥林匹克会议,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产业界和学术界争相发表重要成果的舞台。
ISPSD2024会议安排
论文情况
ISPSD2024
共收到
338
篇论文
(包括
7
篇
Late News
),其中
200
篇来自中国(中国大陆
183
篇,中国台湾
17
篇),占比
59%
;
36
篇来自日本,
28
篇来自德国,
23
篇来自美国。
按照论文提交的方向来看,碳化硅(
SiC
)方向超过
100
篇,达到
104
篇;氮化镓(
GaN
)方向为
94
;低压器件(
LVT
)方向
50
篇;高压器件(
HV
)方向
43
篇;模组与封装(
PK
)方向
26
篇;功率集成设计(
ICD
)方向
14
篇。
经过技术委员会评审,共接收
141
篇,包括口头报告
42
篇(中国
23
篇),海报张贴
99
篇。口头报告接收率为
12.7%
,总体接收率为
42.6%
。
入选的
141
篇论文来自
12
个国家的机构,按国家入选数量统计排名(按第一作者所在国家统计),
中国是入选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共入选
78
篇论文
(中国内地
68
篇,中国香港
4
篇,中国台湾
6
篇);日本入选论文数量排名第二,共计
23
篇;德国入选论文数量排名第三,共计
12
篇;美国排名第四,共计
10
篇;英国
6
篇,瑞士
4
篇,法国
3
篇,奥地利、比利时、韩国、加拿大、意大利各
1
篇。
ISPSD2024
共有
59
个机构有论文入选,按第一作者所在机构统计,
学术界方面,电子科技大学以
15
篇高居榜首;东南大学和浙江大学以
9
篇并列第二;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各有
6
篇,并列第三。
工业界方面
,东芝以
7
篇排名第一,三菱以
5
篇排名第二,日立和英飞凌以
4
篇并列第三。
从入选论文分布专题来看,碳化硅(
SiC
)方向有
47
篇,接收率为
45.2%
;氮化镓(
GaN
)方向有
36
篇,接收率为
38.3%
;低压器件(
LVT
)方向有
21
篇,接收率为
42%
;高压器件(
HV
)方向
18
篇,接收率为
41.9%
;模组与封装(
PK
)方向有
12
篇,接收率为
46.2%
;功率集成设计(
ICD
)方向有
7
篇,接收率为
50%
。
中国论文入选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
共有
15
篇论文入选,全部来自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再次摘取团队论文数量第一名!这是团队自
2017
年以来,第七次(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获得一作论文录取数第一名!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
PITeL
)入选的
15
篇论文分布在氮化镓(
GaN
)方向
3
篇,高压器件(
HV
)方向
2
篇,功率集成设计(
ICD
)方向
3
篇,低压功率器件(
LVT
)方向
4
篇,碳化硅(
SiC
)方向
3
篇。
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
现有
16
名教授
/
研究员、
9
名副教授
/
副研究员,
270
多名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
50
余名博士研究生,被国际同行誉为
“
全球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最大的学术研究团队
”
和
“
功率半导体领域研究最为全面的学术团队
”
。
东南大学
入选
9
篇论文,都来自
功率集成电路研发部
,论文分布在氮化镓(
GaN
)方向
2
篇,功率集成设计(
ICD
)方向
1
篇,低压器件(
LVT
)方向
4
篇,模组与封装(
PK
)方向
1
篇,碳化硅(
SiC
)方向
3
篇。
浙江大学
入选
9
篇,都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器件实验室,论文分布在氮化镓(
GaN
)方向
1
篇,氧化镓(
Ga2O3
)方向
1
篇,高压器件(
LVT
)方向
1
篇,碳化硅(
SiC
)方向
6
篇。
北京大学
有
6
篇入选,都是氮化镓(
GaN
)相关论文,是集成电路学院魏进、王茂俊课题组与物理学院沈波、杨学林课题组合作的工作成果。
中国科技大学
入选
6
篇,其中
5
篇来自龙世兵、徐光伟课题组的工作成果的氧化镓(
Ga2O3
)方向
;孙钱和周宇团队在氮化镓(GaN)
方向
1
篇)。
香港科技大学
入选
4
篇,全部来自陈敬教授团队,都是氮化镓(
GaN
)的相关研究进展,有
1
篇在模组与封装方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入选
3
篇,来自郝跃院士团队张进成教授课题组氮化镓(
GaN
)的相关工作成果。
南京大学
入选
3
篇,
2
篇来自陆海课题组氮化镓(
GaN
)相关的工作成果,
1
篇来自叶建东课题组有关氧化镓(
Ga2O3
)的工作成果。
西交利物浦大学
入选
3
篇,来自刘雯副教授团队有关氮化镓(
GaN
)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