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墨香中华
”可以关注我哦
中国人的床与西方不同,它不再是仅供栖息的家具,而成了一个充满了无穷生活意趣的艺术品。
中式床榻,倾注了匠人们很多心血,繁复的雕花,精致的绘画,可谓张张显雕刻,件件有画工。
一张古色古香的床榻之上,流动着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风情雅韵!
所以攻略姐今日与大家分享此篇,中国独有的“床”文化!
中国人对待床的态度绝非只是一种睡眠的工具,而是将其上升到美学、心理,甚至哲学的层面,中国的床文化,也因此变得更为厚重而耐人寻味!
| 红木麒麟罗汉床
中国的床,美在材质
它以紫檀、黄花梨、榉木、樟木等为原料,榫卯精密,坚固牢实,百年流传至今,仍有使用价值。
| 黄杨木
民国 | 红木嵌黄杨花卉人物架子床
清 | 黄花梨镂雕螭龙纹月洞门罩式架子床
| 紫檀月洞门架子床
清中期 | 红漆榉木六柱式描金山水人物纹架子床
清嘉庆 | 鸡翅木嵌黄杨架子床
清| 榆木螭龙纹罗汉床
民国 | 酸枝芭蕉叶镶理石杠床
中国的床,也美在种类繁多,
按造型分,中式床大抵有四种——
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
。
中国自古就有榻,多指比床窄而小些的四周
没有围栏的卧具
。在榻中最为秀美、最引人遐思的便是“贵妃榻”,又名“美人榻”。
| 贵妃榻
“贵妃榻”从名字听来就觉得香艳,它不仅给人一种妩媚娇俏的幻想,又以其灵动的美,引诱着人们对于“她”的向往,它如一幅画,那般勾人心魄:
“待字闺中的姑娘放下手中的书卷,软软地偎依在贵妃榻上,墙上挂面雕刻的戏文人物都叫她发呆,内心的悸动如一汪柔水滑入心田……”
红木 | 贵妃榻
作为古代女子小憩用的榻,“贵妃榻”榻面较为狭小,可坐可躺,制作精致,形态优美。
明清贵妃榻精细打磨的技法可谓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围栏、扶手、榻腿上爬满了繁复的雕花儿,每个细节的设计更是精益求精。
红木 | 贵妃榻
有的贵妃榻为单翘头、尾部上卷设计,瑞草卷珠外翻球式直腿,透雕牙条采用拐子纹卷草图案,围栏的二龙戏珠穿云喷水透雕图案最为醒目,它鲜明体现了
清式家具的恢宏气派
。
清 | 酸枝镶石板贵妃床
还有的贵妃榻则为双翘头设计,头部稍高,插肩直腿,侧面有管脚帐,中部牙条是透雕拐纹、牙头以浮雕相称,围栏为屏风式透雕拐纹,榻面纹理介于按摩面和平面之间,制作工艺明示了它的珍贵。
简练的设计和自然质朴的木材纹理,是罗汉床最大的魅力。刚劲的腿足、优美的弧度、爽利硬朗却绝不笨拙生硬的线条,使罗汉床成了
文人雅士们的心头最爱
。
紫檀 | 嵌画珐琅彩描金瓷板画山水罗汉床
明清两代的厅堂,常以罗汉床为中心,是最为尊崇的私享领地,罗汉床较之交椅,更为闲适随意,独处、宴乐两相宜。
清中期 |紫檀及黄杨嵌五彩花卉图瓷板罗汉床
罗汉床,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也有用三块整板做成。罗汉床有大小之分,大的罗汉床可供坐卧,作用
相当于现在的沙发
。
清 | 红木镶大理石罗汉床
古人一般都把罗汉床陈设于厅堂待客,中间放置一几,两边铺设坐垫,典雅气派,形态庄重,十分考究。
清末 | 红木嵌螺钿理石罗汉床
架子床,也叫棚架床,因床顶有架,故名架子床。这种床一般四根立柱,床面两侧和后面半月有围栏。
清 | 红木合美万代纹马蹄腿架子床
清 | 黄花梨架子床
架子床的大多三面设矮围子,正中无围,便于上下,四角有立柱,上承床顶,顶盖四周装楣板,床面两侧和后备装有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