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arine Sedimentology
从沉积学的视角认识海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昌吉日报  ·  最新!手机号可以线上销户 ·  13 小时前  
昌吉日报  ·  最新!手机号可以线上销户 ·  13 小时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AI ...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AI ... ·  2 天前  
龙虎榜中榜备用  ·  熟悉的节奏 ·  3 天前  
龙虎榜中榜备用  ·  熟悉的节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arine Sedimentology

MGF半月谈:卢婉仪 副教授《高纬度北大西洋过去1 千年的温度记录》

Marine Sedimentology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2-23 00: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高纬度北大西洋过去1千年的温度记录的研究。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海洋吸收了超过90%的热量,研究古海洋记录对理解深海热量的调控机制和气候模型有重要意义。报告将展示来自高纬度北大西洋的11个站位的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并讨论这些数据对理解大西洋洋流变化的意义。报告人卢婉仪是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副教授,主要研究海洋对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响应。报告将于2024年12月24日周二晚上进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纬度北大西洋过去千年的温度记录研究

通过对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的研究,重建了高纬度北大西洋过去2千年的温度记录,有助于理解深海热量的调控机制和气候模型。

关键观点2: 报告人的简介

卢婉仪是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副教授,主要研究海洋对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响应,曾在美国雪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关键观点3: 报告的时间和方式

报告将于2024年12月24日周二晚上进行,具体时间为20:00-21:00,会议室ID为136 486 160。此外,报告信息还提供了阅读原文回顾往期精彩报告的方式。


正文


高纬度北大西洋过去1 千年的温度记录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观测证据显示地表正在逐渐升温,而全球海洋吸收了超过90%的热量。高分辨率的古海洋记录能帮助理解深海热量的调控机制,从而为气候模型提供数据基础。本报告将介绍在来自高纬度北大西洋的11个站位的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重建出海表和深海在过去2千年的温度记录,并讨论这些古海洋数据对理解大西洋洋流变化的意义。






报告人简介


卢婉仪 副教授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201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地质学专业,2020年博士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的地球科学专业,2020-2023年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海洋是如何响应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在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报告主持人


范代读 教授

同济大学


报告信息


2024年12月24日 周二 20:00-21:00
会议室ID:136 486 16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