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5期《收获》60周年纪念特刊,9月15日出版
编者按:
今年是《收获》创刊六十周年,值此盛典之际,追忆巴金先生与靳以先生当年联手创办《收获》,力推时代佳作,扶植文学新人,为繁荣中国当代文学所作的贡献,弥足珍贵。一九八七年,巴金先生曾撰写《〈收获〉创刊三十年》,回顾《收获》历史,称之为“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又一个三十年过去,一个甲子,风雨依然,初心不改,我们重发巴金先生这篇短文,以资纪念。
2017-5《收获》目录
编者按
《收获》创刊三十年 巴金
天鹅旅馆
张悦然
曾经云罗伞盖
尹学芸
肉林执
徐衎
克莱门公寓74号房间
福劳德·欧尔森(丹麦)
钱佳楠译
《收获》大事记
《收获》总目录(1957.1~2017.5)
精彩导览
莫言题
地主的眼神
莫言
斗士
莫言
左镰
莫言
【莫言题字,
李筱插图】
激流中
冯骥才
著名作家冯骥才继《凌汛》《无路可逃》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正如它的副题所标明的:“1979-1988我与新时期文学”,这部作品写的正是作者在八十年代的经历,他的心灵史。八十年代是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冯骥才与同时代的作家评论家刘心武、张贤亮、李陀等人亲身经历并参与了风起云涌的文学创新潮流,这其间,作者也生动记录了他个人生活的起落,与作家朋友的交往,特别是与张贤亮的友情,都写得真挚动人,令人回味和怀想。正如作者满怀激情表白的,八十年代——“那是一个非常的时代,也是一个反常的时代;一个百感交集的时代,也是一个心怀渴望的时代;一个涌向物质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纯精神和思考的时代;一个干预现实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
天鹅旅馆
张悦然
私家保姆余玲何以与情人一同策划绑架主人家的男孩。为金钱、爱情、还是为尊严与自由受到侵犯而报复?罪犯开车把男孩带向未知之地,途中却收到男孩一家因贪腐而受审的消息。男孩的价值消失,余玲却意外在情人的车内找到一把用于杀人的铁锹……面对男孩的信任与依赖、情人的诱惑和威胁,余玲将如何选择?又将付出何种代价?
曾经云罗伞盖
尹学芸
女作家到一个镇上挂职,正赶上镇里的拆迁工作。有一个钉子户已经去劝说了九十八次,还达不成协议。巧的是这个钉子户竟是作家当年一篇报告文学捧出来的全国劳模。最后,作家帮助政府解决了钉子户,但是心里面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阴影。世事变迁,人不能自拔,其中的滋味,小说不仅写得生动,亦有深入地反思。
肉林执
徐衎
民间借贷先后搞垮了婺城的一批大小工厂,讨债的、跑路的、暴动的,婺城一时颇不宁静。鲁贝贝从义肢工场失业了,但她还有另一重身份:婺城唯一的一位作家,也因此获得了许多“横行乡里”的特权,大龄单身也好,深居简出也罢,抑或是奇装异服,鲁贝贝都能得到婺城人民异常博大的,和这个闭塞小城不对等的包容心。同样单身的邮递员将鲁贝贝奉若偶像神明,在与鲁贝贝的文学探讨以及坚持不懈的文学练习中,邮递员获得了某种高潮快感体验,与此同时,邮递员利用职务之便私拆偷窥鲁贝贝的信件,意外发现鲁贝贝一直维系着一段“两地书”的亲密关系,然而……
不论是婺城年轻一辈的阿达、德明、司马玲,还是他们的父辈母辈,在疲于应付的凡俗琐事之余,都不忘奖赏自己,努力让自己开心,而在这方面,搭配房中秘术兜售蜂蜜的养蜂人无疑是婺城人民的人生导师,然而风流养蜂人的权威地位却即将被后来者取代……
婺城的阳光暖洋洋地烘烤着它的子民们,在那些理智还在身体下游,留神听着情欲从他的膝盖移动到她的膝盖,接着又移动回来的时刻,他们一度以为自己无限接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