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塔尔盖
一个创业者,俩宝宝的爸,家里排老三,奔四的年纪…我叫塔尔盖,极橙齿科创始人。这个号,用来记录我创业来的思考点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人可以后知后觉到什么程度? ·  3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时隔 24 ... ·  昨天  
知乎日报  ·  有哪些东西是被过度设计的?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你最近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世界上第一个养猫的人是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塔尔盖

老塔书摘 - 态度改变境遇(1)

塔尔盖  · 公众号  ·  · 2019-06-20 22:08

正文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但是“性格”和“命运”,听上去宿命论的感觉太强,反而有点让人放弃抵抗举手投降听天由命的意思。这个我很不认同。

我现在读的一本关于人性的书里,有一章,题目叫“态度改变境遇”,我超级喜欢。“态度”和“境遇”都是我们可控的东西,比“性格”和“命运”更加在我们控制范围内。而态度累积久了就会成为性格,境遇累积多了就是命运。所以这两句话意思相通,但是阶段不同。


在这章的描述里,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我希望通过分享这些文字,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态度,把控自己的境遇,影响自己的命运。


(注:这本书里有些章节还是挺dark的,但是不妨碍它是一本好书。有些内容并没有那么科学,更多是作者本人的感觉和判断,但是完全不妨碍我们像读寓言故事一样去吸取书中有价值的部分。)


这个章节总共有31页,我会把它拆成大致10个部分,摘抄其中最有趣的段落,翻译出来,与大家共享。

今天是第一段。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引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特有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去解读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其他人的行为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态度,而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生命中会发生的绝大多数事情。

如果我们的态度是恐惧,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能看到负面,我们就不敢冒险。当发生问题时,我们指责别人,从而难以学习。

如果我们的态度是敌对,或者怀疑,我们让别人在我们身边时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们通过潜意识里创造我们最害怕的事情,来破坏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关系。

但是,我们的态度是可以被塑造改变的。

通过把我们的态度变得更加正面、开放、包容,我们可以开启一个不同的方式 – 我们可以从逆境中学习,凭空创造出机会,并且吸引他人。我们必须探寻我们意志力的极限,看看它能让我们走多远。

终极自由

契科夫(对,就是那个著名的俄国作家,1860-1904)的童年无比糟糕。每天早上醒来,他最大的担心就是:今天会不会被爸爸揍一顿?

他的父亲,经常会没有任何警告,甚至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用棍子或皮鞭用力地打年幼的契科夫。最让人困惑的是,他父亲打他的时候,往往并不愤怒或者带有特别的恶意。他的父亲说,他这是出于爱。上帝要求孩子挨揍,使得他们可以保持谦逊(译者注:圣经里没有这样的要求)。他自己小时候就是被这样“教育”的,看他现在是个多么“优秀”的人。

打完之后,年幼的契科夫会被要求吻父亲的手,并且祈求原谅。不过,至少他并不孤单,他的四个兄弟和一个妹妹都得到了同样的待遇。

挨揍并不是他唯一害怕的事情。下午的时候,他会听到父亲回家的脚步而浑身颤抖。他的父亲多半是来要求幼小的契科夫带他去管理他们开在小镇上的小店。一年中的多数时候,这个小店都无比寒冷;契科夫在管店的同时,试图做作业,可是他的手总是很快冻僵,墨水也会结冰。在这个又脏又臭的小店里,他必须忍受一些大人的肮脏笑话,和一些醉鬼的低俗行为,与此同时确保不丢东西不少收钱,否则又少不了一顿毒打。于此同时,他的父亲,正在外面寻花问柳,烂醉如泥。

契科夫的母亲试图干预,说孩子太小了不适合工作,应该学习,在寒冷的商店里工作正在摧毁他的健康。但是她太弱小了,根本打不过她丈夫。他的丈夫会猛烈地回击,说契科夫天性懒惰,必须要努力工作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公民。

在父亲面前是不许顶嘴的。在周日的时候,小店关门,他父亲会让孩子们在4点起床,让他们练习在教堂唱诗班演唱的歌曲(他父亲是教堂合唱队的指挥)。从上午的礼拜回来之后,他们会再重新练习一次,然后参加中午的弥撒。当全天都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往往累得没有力气玩了。

契科夫独自一人的时候,会在小镇里漫无目的地走。他的家乡很衰败,多数房子都很破旧。没有铺设的路面,雪化的时候泥泞不堪,有的大泥坑能够淹没一个孩子,也没有路灯。唯一安静和安全的地方是附近的墓地,契科夫经常去那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