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受权发布】2025年3月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MSC又在中国船厂订造8艘超大船 ·  4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中灏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4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浙江海港、福建港口与莆田市政府三方签约 ·  5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中锐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每天都在进化的对手是不可战胜的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0-07-02 23:25

正文


每天都在进化的对手是不可战胜的

策划: 先知书店
文: 加西亚 学术顾问:刘业进

书店到了一本书,书名曰《企业家的企业理论》。按理说,这本我是不会去读的,跟我八竿子打不着。

但店长和那兰说本书很牛。本着生怕错过什么的心理,开始读了。。。一读,不得了,好深奥。

但我已经习惯了瞎看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读完了,不得了,有种遇见扫地僧的感觉,这种震撼是心灵层面的。不啰嗦了,一本正经说说我的收获。


这本书,国内首度问世。作者是尼古莱·J.福斯和彼得·G.克莱因,两位都是全球数一数二奥派经济学家,也有深厚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底功底。译者是国内著名奥派学者,朱海就老师。
这本书一问世,就被誉为是研究企业和企业家精神的最新里程碑,荣获奥地利学派“年度图书”,有非常大的影响。

不过,不管这本书有多大影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解决了我的两个困惑:

第一、什么是企业?

第二、什么是企业家?

算无可算:世界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

首先,“企业家的企业理论”,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特征事实:不确定性。
世界上有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外来的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上帝明天安排了啥;还有一种是人为的不确定性,你永远不敢断言对方下一张出啥牌,也不敢断言明天的技术是否会颠覆你所做的一切的努力,等等。

不确定性,让人焦虑。但是,想象一种没有不确定性的生活吧: “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一辈子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希望,没有失望,没有挑战,用熊彼特的说法叫“循环轮转的经济”。没有有趣的灵魂,生活将不可承受。

一旦进入真实而复杂的经济世界,不确定性降临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大可以给不确定性两声喝彩。根据希腊诗人及悲剧作家Aeschylus的说法,希望来自命运的不确定性。


杨小凯的学生王珞老师曾说,“ 认识到世界的不确定性,人就算无可算,就会希望对方不要算计自己,就会率先释放善意 ”。
而认识到市场瞬息万变,作为一名企业家,就会永远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像比尔·盖茨所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然而,绝大多数人生活中的“理性”,恰恰与之相反。

人们无往不在追求一个优良秩序,让这个不太有序的世界有序化。计划经济、经济预测、城市规划、科研攻关、计划生育,这些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都是确定性建构思维的表现,后果有目共睹。正如耶鲁大学的著名社会学家一本书的标题直白表明:“国家的视角(Seeing Like  a State)——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这种追求确定性的思维,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强盗普罗克鲁斯忒斯,他见行人就抓,抓了就放在自己的床上,人比床长就把人家的腿锯掉,人比床短就硬把人家抻长。

悲剧。人为自然立法,理性却不是裁决万物的法官。

不确定性判断:成大事者不磨叽

世界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人类进化史是一部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存活下来并寻求活得更好的历史,但 其中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应对不确定性。这种人就是企业家。
成功的企业家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正在于:
普通人翻开“商业”这本书一查,上面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市场饱和”这几个字。警觉的人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词——“机会”!“利润”!

就像猎狗对隐藏在丛林中的猎物气味的感知一样,企业家对利润机会有非同寻常的天然警觉。

但是,问题又来了。企业家的这种警觉,很难跟他人准确无误地描述。

企业家所想到的“点子”,他自己说也说不清楚,说了别人也不一定相信,相信了也不一定愿意付钱购买。事实上, 最有价值的知识通常都是无法描述的,而最严重的错误莫过于将不可叙述的事物误认为是愚蠢。

就像在电脑操作系统的前景还不明朗的时候,比尔·盖茨能说,“你买我这个点子吧,几十年后,你能成为世界首富”吗?百分之百,他会被人当成一个见钱眼开、胡说八道的疯子。
既然如此,企业家如何让自己的判断落地?曲线救国!企业家自己创办企业。
问题是,创业这事,没有成功概率。谁愿意冒险?

不确定性越大,成功越可能属于那些敢于冒险的幸运之人,而不属于那些理性、细心、务实、凡事确保万无一失的人。

张维迎老师说,“对普通人而言,假设满足,结论才成立;但对企业家而言,把假设变成现实,是他们的工作”。


你看计算机的发展史,上面写满了大学辍学生和早慧的高中生的名字。做大事者不纠结,成大器者不磨叽。
这也是“企业家的企业理论”跟一般企业理论的不同之处,它打通了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企业家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不确定性判断,而判断不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而是不确定条件下有目的行动。
总之,先搞起来,给你的发动机,打火。

授权判断:最关键的判断是选择将来做判断的人

在工业时代,雇主可以是国王和独裁者。

在信息时代,此路不通。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和技能的通胀时代,我们所学的东西时刻都在贬值。

在今天,如果一个企业还是“独裁式组织”,这个组织大概率会快速衰落。

因为,正当这个企业的创始人开始收获其想象力的成果时,他会发现自己突然之间过时了,因为有另一个人(甚至可能是一个原来比较平庸的竞争对手令人绝望地崛起了)已经让创新更进一步,或是找到了全新的、更好的办法。

创始人怎么可能轻易地放弃他的想法呢?要知道,其中包含了他所有的希望和抱负,还有他的那颗心。他的斗志,就可能让组织就要变得孤立和封闭。

信息时代,知识的重要性陡然提升,而知识又是分散在各个头脑中。企业创始人不是万能的,再用一个人的脑袋取代所有人的脑袋,那无疑是人为增加了企业的死亡概率。

曾经,有人问乔布斯,他创造了那么多东西,哪件最令他骄傲。没想到,他说的不是Macintosh电脑或iPhone,他说这些产品都是协同工作的产物,最令他自豪的东西是他所打造的团队。

所以,根本问题是,怎么激发团队每一个人的创造能力?
在这本书里,“企业家的企业理论”,不啻于一场精神革命。


可以这样理解它:既然企业家精神是不确定性判断,那么要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就是老板授权,员工可以根据新情况实施自己的判断,人人都是CEO。所以, 老板 最关键的决策就是选择将来做决策的人

员工有一定的判断决策权,就要自己想到新方向,做各种各样尝试,“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判断决策,有对有错,相应的,有奖有罚。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程度让员工赚到钱的老板,最聪明。老板的重要使命是让企业尽快犯错误,然后排除错误,向露出希望端倪的方向奔走。


用“企业家的企业理论”,重新理解企业,老板和员工就是 在市场自然选择压力下的一个共同体,不是对抗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因此,本书译者朱海就老师说:根据“企业家的企业理论”,“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这一问题并不存在,企业中员工的属性不是“劳动”,而是“代理企业家”;所有者的性质也不是“资本”,而是“做出原发判断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应该被视为一种团队活动。

进化决定存亡:每天都在进化的对手是不可战胜的
当下,新技术井喷,分工细化,人头脑里的想法能迅速变成现实。过去一个方案用50年,现在5年就落伍了。
这意味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市场的自然选择压力每天都在敲打企业的生存底线。
各个企业不得不拼命朝不同方向创新,结果是行业格局迅速变化,昨天还是“惨夕夕”,明天却是“拼爹爹”。
但更多的企业,可能死在路上。
企业求生的过程,类似于病毒演化,在系统层面上观察,千千万万个企业每天都在不断往各个方向变异寻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