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楼市大嘴巴
敢说真话,会讲故事的新媒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桂林头条  ·  今天起,可以查分了! ·  13 小时前  
桂林头条  ·  今天起,可以查分了! ·  13 小时前  
康石石  ·  全国多地硕士人才引进政策汇总! ·  17 小时前  
康石石  ·  保研也能捡漏!广美正在悄悄扩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楼市大嘴巴

一下暴雨就看海?不存在的!成都要建海绵城市

楼市大嘴巴  · 公众号  ·  · 2018-08-02 16:35

正文

前段时间,成都连续暴雨,让“成都看海”一词登上了新浪热搜。


(图据网络)


大雨之中,人们发现,部分小区也成为了水患肆虐的地方。

↓↓↓


(双流某小区大门/图据网络)


(某小区精装地下车库/图据网络)


不过,这样的小区内涝灾情在未来有望减少。


本周二,成都建委发布了一则 “关于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建设全过程管理” 的通知, 要求自今年8月1日起,成都市域范围内的新建或改扩建建筑小区、市政工程、城市绿地与广场三类项目,必须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到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之中。


其中,用地面积不小于75亩的新建工程项目,“应先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再进行工程设计”,小于75亩的,“可直接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绵城市?


简单来说, 就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图据网络)


采用海绵体系的城市小区,通过滞蓄雨水,能将大量的雨水留在场地内,并通过透水系统,将多余的雨水渗入地下,并对之进行净化和利用,整个过程就如同海绵吸水。


(图据网络)


在建委印发的《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对新建住宅项目有一个强制性指标的要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



简单说,就是小区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不得低于70%。


对房企而言,这是一个强制性指标。


自2014年起,《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就已在全国发布,相关建设技术和设施选用已较成熟,无论是透水铺装、渗透塘,还是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都可灵活组合至住宅项目中。


此外,《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的一些细则,考虑得也很详尽,譬如成都人再也不用担心未来小区的地下车库会被淹了——


“地下建筑的出入口及通风井等出地面构筑物的敞口部位应高于周边地坪 300mm,并应采取防止被雨水淹没的措施”。


《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还给出未来成都的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成都未来还会不会频频出现一下暴雨就看海的场面?



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