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经济数据。重要数据如下: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4%,预期6.5%,前值8.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7.2%,预期8.6%,前值8.7%;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6.1%,预期6.4%,前值6.3%。其中民间投资增5.5%,比1-3月回落0.9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供给侧的生产来看,还是从需求侧的消费和投资来看,四月份经济表现都全面不及市场预期。这表明,经济在1-3月份脉冲式“企稳”后继续向下。这符合我之前对二季度经济的判断。
从生产来看,三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大幅反弹对应的是春节后的“赶工期”,有不少季节性扰动,四月如期回落。工业生产的回落和制造业PMI在四月回落是一致的。
从需求看,
消费增速创下了2003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即使将数据平滑处理看1-4月累计的消费增速8%,也不及市场预期。拖累消费增长的分项主要是电器、建材、家具和汽车消费的同比下降,而前三者和住房消费密切相关。
投资重要分项里,房地产依然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月同比增速11.9%,比前三个月加快0.1%;
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13.1%,增速比1-3月提高1.2%;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8.9%,增速比前三个月高出3%。
制造业投资增2.5%,增速回落2.1%。制造业投资继续承压,快速回落。
基础设施投资增4.4%,增速与1-3月持平。显示基建并未对投资增长贡献边际新增动能。
几个简单观察结论及对市场的影响:
1)经济如期回落,符合我们之前对二季度经济的判断,也验证了一季度经济“企稳”不可持续的结论。经济的真正企稳,需要更多时间观察。
2)一季度天量信贷未能刺激制造业投资走强,但对房地产投资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从结构上看,制造业投资有被进一步挤出的迹象。
3)经济内部结构的分化,会对接下来的宏观政策形成新的约束。
也就是,
一方面货币政策整体不能太松,否则将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对制造业的挤出,即使宽松也必须采取非常小心谨慎的定向政策,整体的宽松恐难再现。未来政策更多是通过改革(包括减税降费等)来激发经济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