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廉蓉城
宣传法纪、传播廉洁、沟通互动、激浊扬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廉蓉城  ·  案说规纪法丨公“费”变私肥 ·  昨天  
成都本地宝  ·  终于官宣!成都多场大型演唱会定档!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即将上线!成都5000万消费券来了! ·  3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明早10点!“知危险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廉蓉城

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成都:居有所安

清廉蓉城  · 公众号  · 成都  · 2025-02-21 10:18

正文

2月2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4版“观察”刊发报道 《聚焦期盼回应呼声,成都系统整治物业管理领域顽疾 居有所安》 关注成都市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梳理物业管理领域乱象,坚决查处一批腐败案件、破立并举实施专项整治、健全完善一揽子制度机制、推动解决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同步刊发。


物业管理是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大事”。在四川省成都市,物业管理行业总产值超过530亿元,覆盖约2.4万个小区、1500万人。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行业监管制度机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物业管理领域风腐交织问题较为突出,市民反映强烈。


聚焦群众期盼,成都市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梳理物业管理领域乱象,坚决查处一批腐败案件、破立并举实施专项整治、健全完善一揽子制度机制、推动解决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物业管理领域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问题线索136个,立案86件,处分76人,推动建章立制64项。




全域联动,深挖彻查物业管理领域违纪违法行为

前不久,成都市锦江区原房管局物管科科长秦占京因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五万元。

经查,秦占京身为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却充当“行业中介”,为物业管理公司承揽业务提供帮助,收受好处费,退休后又受聘于物业管理公司,为其拉拢腐蚀其他公职人员充当“马前卒”。

据办案人员介绍,在查办秦占京案过程中,通过调查与其存在不正当利益关系的物业公司、物业中介机构等单位负责人,循线深挖发现成都市原城乡房产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学明等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与此同时,成都市纪委监委查办的另几起违纪违法案件也涉及物业管理领域。“对此,我们成立物业管理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统筹‘室组地’力量,全域联动,从重点对象、关键环节、行业系统等方面精准发力,深挖彻查设租寻租、违规兼职、围标串标等违纪违法行为。”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根据2008年颁布的《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房屋预售前必须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当时兼任市物业协会会长的宋学明瞅准“商机”,要求市物业协会成立服务中心,专门开展物业开评标业务。为让各区(市、县)物管部门将辖区物管企业推荐到该中心来评标,2007年至2016年之间,物业协会竟公然向部分区(市、县)物管部门“返点”共计1300余万元。

以此破题,工作专班迅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加强类案分析,梳理行业性腐败链条。成都市纪检监察机关跟进排查,锁定关键岗位15个、重点人员80余名,行业主管部门及物价部门、物业协会、物业中介、物业公司等都牵涉其中。从前期物业招标定价、中期监督管理到后期更换退出,物业管理全过程、全链条不同程度存在风腐交织问题:行政主管部门插手物业协会人事安排,为物业管理公司和物业招投标代理公司承揽业务“暗箱操作”;物业协会与主管部门不“脱钩”,搞垄断经营;物业中介机构全链条围权逐利,围标串标;物业管理公司设定“霸王条款”,导致物业定价居高不下。

最终,成都市原城乡房产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学明,成都市住建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江明等39人被查处,6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物业管理领域系列案件发生后,成都市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起底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并通过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拓展线索来源,对群众关注度高的50件案件,进行挂牌督办、“一把手”包案。结合基层反映的物业领域不正之风和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审计等反馈的普遍性问题,深挖巧立名目乱收费、不作为乱作为、业委会成立难等背后的症结,全面倒查吃拿卡要等问题线索,形成强大震慑。

近日,四川省简阳市射洪坝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对“康阙福邸”小区物业改造情况进行回访。姜涛 摄



深入剖析物业管理乱象根源,推动重构行业生态

“物业管理领域问题责任主体多、利益链条长,呈现行政垄断性、排他性、长期性、隐蔽性等特征。”成都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吕锐介绍,发生如此长时间、大范围的行业性腐败问题,既有涉案人员思想蜕变、纪法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也暴露出行业监管的严重缺位。


作为全市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单位,住建部门对物业领域的行业发展和行风建设重视不足,有的甚至当起“甩手掌柜”,将监管职责直接交给市物业协会代为履行;有的接受物业管理公司利益输送,对其招投标围标串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上行下效,基层物业管理部门在行业管理理念上也存在偏颇。“有的认为物业管理是业主与物管企业之间依靠合同建立的民事行为关系,政府部门不应过多干涉;有的认为物业管理应当由业主自治;还有的认为物业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忽略了行业监督管理的职能。”吕锐说。


制度失灵是物业管理行业乱象滋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据了解,2008年《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后15年未进行修订完善,其中规定市房产管理监察大队履行行政执法职能,但在2019年该大队就已撤销,物业管理执法成了“真空地带”。


系统施治迫在眉睫,成都市纪检监察机关贯通查改治,既严肃查办案件,又同步开展以案促改促治,推动物业管理领域标本兼治。


“管党治党‘宽松软’,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内部监管制度空转,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制约监督方面存在短板盲点……”物业管理领域系列案件发生后,成都市纪委监委向市住建局党组发出以案促改通知书,明确指出案件暴露出的主体责任缺失、内部监管制度空转、纪律教育虚化等问题,逐条逐项提出整改措施。结合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发现的系统性、普遍性问题,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向相关行业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履职提示函、工作建议等37份,督促加快实施前期物业招投标、信用评价、企业履约等一系列改革。


成都市纪委监委召开全市住建领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督促市住建局党组深入检视查摆问题根源,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2轮政治谈话;成立整治工作专班,将物业领域集中整治作为重中之重,系统推进管理体制、制度机制重构,强化行业指导、压实行业自律责任,培育清廉行风。


集中整治重点也从行政主管部门延伸至物业协会、中介机构、物业公司等相关主体。以系列案件为切口,成都市开展整治物业管理领域“影子中介”“专家不专”“投标不公”专项行动。围绕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履行服务合同情况等,住建部门联动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力量,定期对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监督检查,并将结果量化为企业信用积分,作为其竞标物业项目、接受行政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不符合要求、履约不到位的公司进行清退。


2024年10月1日,全面修订后的《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物业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评价办法”“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指导细则”等49项配套文件同步启动修订,进一步厘清主管部门、业主、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等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同时将物业管理的执法权限、处罚措施、处罚标准等具体化、可操作化。


“新修订的条例降低了业主大会成立和召开的难度,还创设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度,以应对业委会缺位或失能,确保政府对业主自治全过程指导与监督。”成都市住建局物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首批19项配套制度已经发布,行业正加快构建起以信用管理为主、从业人员为重点、各方主体权责明晰、业主有序行权的管理新秩序。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街道鹿角社区纪检委员现场了解西江河畔小区开发商、物业服务人员、小区网格员、居民代表等协商讨论路面沉降问题整改情况。邓兰英 摄



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

绿植生机盎然,新增的凉亭和座椅成了业主休闲好去处……走进成都市青羊区鼓楼南街71号院,从小区绿化到配套设施,从保洁、安保服务到物业管理模式,院落焕然一新。“社区领办物业公司,群众自己当‘管家’,小区管理得好,我们住得安心也舒心。”院落的变化赢得居民点赞。

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机制下,青羊区探索成立“社区领办物业服务组织”,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法人领办物业服务企业,聘任职业经理人管理小区,推进小区规范管理,为居民打造共参与、共治理、共建设的幸福家园。

不止青羊区,成都各地因地制宜寻找“新解法”:锦江区枫树社区搭建“共建共治”微信平台,社区网格员、小区党员、业委会成员、物业管理人员和居民代表等参与,及时收集、回应诉求建议;金牛区在散居院落探索“连片化物业管理”……

2024年,成都市住建局、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制定《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五方联动”协商议事办法》,构建“党建引领、行业主管、基层主抓”的共建共治工作格局,搭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物业管理公司多方主体参与小区治理、物业管理的议事平台,加快监管力量、行业服务管理力量下沉小区(网格)协同治理,实现“小区吹哨、镇街响应、部门报到”。

物业好不好,群众说了算。2024年以来,成都“智慧物业”系统进一步优化,物业招标、备案、服务、业主自治等全流程线上运行,业主端“线上投票”“码上办”“资金查询”等便民功能同步上线,覆盖7586个物业管理项目。不仅如此,小区业主还可以实时查看物业管理公司信息,包括项目管理人,表彰承接、信用积分、等级排名等,并能对其打分、提出意见,打分结果还将纳入信用积分考核。截至目前,该系统“码上办”模块累计受理业主诉求1.6万件,办结率99%。

当下,成都市正进一步完善“党委主责、政府主抓、纪委主推、部门主办、群众主评”的监督体系,依托各方监督资源,对物业管理领域新的制度机制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针对“12345”诉求量排名靠前的街道和小区,成都市纪委监委与行业部门共同组成治理专班,2024年以来,实地督导60余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整治突出问题;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信息不透明问题,推动5844个小区规范“晒服务、晒收支”;对问题诉求集中和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小区跟进开展监督调研,既“正反对比”找问题,更推动“同题共答”学经验。全市物业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以来,成都市纪委监委推动解决物业管理领域急难愁盼问题2120个。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广大群众的朴素愿望,要以钉钉子精神整治物业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保持常严不松,促进常管不怠,实现长效治理。”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立足职能职责,主动担当作为,以更大治理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