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派代
为创业者提供内容服务,涉及电商、直播、新消费等多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西北工业大学/奥克兰大学Nat. ... ·  昨天  
NaturePortfolio  ·  多余的人 |《自然》科幻专栏 ·  2 天前  
NaturePortfolio  ·  火遍全球的DeepSeek:科学家是怎么用它的? ·  3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破局科研困境:聚焦基层创新环境与晋级体制改革 ·  3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破局科研困境:聚焦基层创新环境与晋级体制改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派代

突发!阿里再花270亿“买下”菜鸟

派代  · 公众号  ·  · 2024-03-27 16:54

正文

作者 | 林霞

编辑 | 文定

阿里再出手,将斥资270亿元“买下”菜鸟已发行的股份。

3月26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其物流子公司菜鸟智慧物流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鸟”),已撤回在港交所的首次公开发行及上市申请。

撤回上市申请后,阿里巴巴计划购入菜鸟少数股东(包括员工)所持有的的已发行股份,价格为每股0.62美元,总对价最高可达37.5亿美元(约270.69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拥有菜鸟约63.7%完全稀释股份权益。

阿里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公开表示,“(亚洲)市场低迷,而且缺乏流动性。所以对我们而言, 硬要去推进这样的资本市场交易,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无法取得为股东实现价值这一目标。这是我们当前的看法。”

从战略上来说,撤回菜鸟上市申请,符合阿里集团聚焦“电商+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的的主基调。未来,菜鸟将与集团电商业务进一步协同。
| 菜鸟IPO可实现的任何估值,无法反映真正战略价值

2023年5月,阿里巴巴进行了“1+6+N”组织变革,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允许各业务集团单独上市。

四个月后,9月26日,菜鸟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成为阿里巴巴“1+6+N”之后首个正式进入IPO进程的业务集团。根据招股书,菜鸟提供国内国际物流解决方案,2023财年的总收入达778亿元,同比增长16.35%。

曾经,阿里巴巴认为单独上市更能体现菜鸟作为阿里重要业务的价值。如阿里巴巴财报电话会上所说的那样,是否推进IPO取决于市场条件,当前市场条件并不能反映这些业务(菜鸟)真正内在价值。

现在,蔡崇信重新审视了当前集团的战略需求和资本市场环境,有了新的想法:

第一,阿里巴巴集团首要目标是要在电商领域获胜,为此需要恢复市场份额,推动业务增长。 菜鸟能够为阿里巴巴在国内外电商业务中,提供独特价值的物流服务,需实现菜鸟和集团电商业务之间的协同融合。

第二,菜鸟上市申请中的财务资料在3月26日过期,因此必须决定是否继续IPO申请。菜鸟在当前或可预见的将来进行IPO并不符合集团的发展策略, 而IPO可实现的任何估值,都无法反映公司当前认为的菜鸟的真正战略价值。

菜鸟撤回上市申请消息一出,引发电商圈热议。

有人关心撤回IPO的决策正确性和未来菜鸟的发展。他们评价称:“与其流血上市,不如有钱就回购股份。物流作为电商的基础核心板块,只要熬过寒冬,一切都好了。”

还有商家表示,“收购说明,阿里对物流的重视。这样会增强阿里对菜鸟的控制权,让菜鸟和淘天、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实现协同,巩固市场地位。”

有人关注回购价格以及员工激励情况,“菜鸟都发展10年了,无论股东还是员工都需要兑现激励了。”

某位内部员工则称,此前的内部回购价要高得多。“收购员工股份,可以提振信心,也是对股东的一种回报。但是每股0.62美元,是不是根本没赚?”

| 阿里增长战略调整,聚焦电商和云计算

2月7日,阿里巴巴在发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3年第四季度)业绩时,明确指出目前集团最高优先级是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这是集团重燃增长的动力。

围绕“电商+云计算”这一增长方向,阿里巴巴近期频繁的调整动作就不难理解了。

先是最近的菜鸟撤回IPO事件。 撤回菜鸟IPO申请后,菜鸟将从追求独立发展,变回侧重和淘宝、天猫以及阿里海外电商的战略协同。换句话说,菜鸟撤回IPO,是为了阿里巴巴集团更好地聚焦发展电商业务。

蔡崇信解释道:“菜鸟将与AIDC(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进行更紧密的合作,特别是在跨境业务方面。把电商和物流业务视为有机整体,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结构、定价、销售以及用户体验,从而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毕竟众所周知,跨境电商领域一直竞争异常激烈。”

拿菜鸟和速卖通的合作举个例子,2023年9月开始,菜鸟联合速卖通将“全球5日达”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率先推行后,单量实现了大幅增长。2024财年第三季度,菜鸟“全球5日达”国际快递能力覆盖新增两国至十个国家,订单实现强劲的三位数环比增长。

其次是饿了么、盒马、银泰百货频繁被传出售。 虽然目前官方均已否认出售饿了么传闻,但从阿里巴巴发展逻辑上看并非毫无事实根据。如果阿里巴巴要聚焦电商和云两大核心业务,那么持续收缩非核心资产是顺理成章的。

举个例子,2024财年第三季度内,包括高鑫零售、盒马、银泰等业务的“所有其他”实现营收470.23亿人民币,同比下滑7%;该部分实现净亏损为31.72亿元,同比扩大87%。实体零售业务持续的大幅亏损拖累其他业务,或许也成为了阿里巴巴视其为非核心业务,想要退出的重要原因。

如同蔡崇信所说:“我们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这些也不是我们核心聚焦的。如果能够完成退出,也是非常合理的。”

在2024财年的前9个月,阿里巴巴已完成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出售,同时正在积极关注上市股票如何退出,并且成立专门的运作团队。

| AI+电商将给行业带来新变革

此外,阿里巴巴在“AI+电商”方面动作频频,也体现了集团对云计算业务的重视。

去年4月开始,阿里就推出了AI大模型“通义千问”;到了9月,阿里妈妈发布AI商业化战略,包括AI决策力、投放力和创造力。

今年动作更加频繁。2月,阿里国际站还上线AI采购助手Smart Assistant;3月,阿里推出AI电商产品“绘蛙”,帮助商家和达人生成营销文案、训练专属AI模特等;同月,阿里国际站面向外贸商家推出“AI极简出海计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