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科技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部分冒名DeepSeek代币价格迅速清零 ... ·  昨天  
新浪科技  ·  【#复工首日DeepSeek婉拒所有采访# ... ·  3 天前  
虎嗅APP  ·  中国GDP十强省,又变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科技

你以后看的新闻报道和电影剧本,可能都是机器人写的…

腾讯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05 06:55

正文

点击上方“ 腾讯科技 ”,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文 / L. Carter

微信公众号 / 商业周刊中文版


撰文:Stephen L. Carter


人工智能还无法真正讲述精彩的故事,但是意志坚定的演员和导演有时可以把蹩脚的剧本变成内涵丰富的影片


《阳光之泉》最后的独白在剧本中是不可理喻的,却在银幕上绽放出生命的火焰


人工智能真的能讲故事吗?


如果你正在物色一部好电影,我推荐你看看《绝非儿戏》(It’s No Game)。要是你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部电影,那也没关系。这部影片4月刚刚上映,时长还不到八分钟,讲的是两位好莱坞编剧知道自己将被能够生成剧本的人工智能算法所取代的故事。现在我想你已经猜到了其中的玄机: 《绝非儿戏》这部电影本身就是生成剧本的人工智能算法编写的。 虽然这种算法依然粗糙,不过我们可以从中一窥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种算法称为本杰明(它自己选择的名字), 由导演奥斯卡·夏普(Oscar Sharp)和人工智能研究员、纽约大学研究生罗斯·古德温(Ross Goodwin)设计而成。 他们的创意是向神经网络输入大量的科幻电影剧本和电视剧台本,使其体会对白、场景和情节的特点,然后打开机器,看看输出的结果。


参与设计本杰明的导演奥斯卡·夏普


2016年,本杰明为参加电影节而撰写了《阳光之泉》(Sunspring)的剧本,这是它首次创作科幻短片剧本。在本片中,三位主角似乎被困在某个地方(感觉像个地堡,可是剧本称其为“船”),他们之间的快速对话听起来荒谬可笑,却散发着奇怪的魅力。(台词摘录:“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那就对了。” )Slate杂志认为,这部短片“像是用外语拍摄的电影,你虽然学过这门语言,可是从来都没有搞懂过。”(Slate的影评人不喜欢这句台词,“我只是想告诉你,我比他做的好多了。”不过稍作思考后会发现,如果你的脑袋没爆炸的话,这句台词会变得有意义。)


我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 这个未经修饰的剧本虽然奇怪,不过在实际的执导和表演方面,《阳光之泉》用古怪而令人信服的方式讲述了激情与背叛的故事。 最后的独白在剧本中是不可理喻的,却在银幕上绽放出生命的火焰。


由本杰明撰写剧本的电影《阳光之泉》剧照

未来值得期待


我们从中学到的是: 人工智能还无法真正讲述精彩的故事,但是意志坚定的演员和导演有时可以把蹩脚的剧本变成内涵丰富的影片。 《绝非儿戏》这部电影比《阳光之泉》更出色,因为故事更精彩。不过表演也很关键。尤其是大卫·哈塞尔霍夫(David Hasselhoff)时而滑稽搞笑、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表演,他饰演受到纳米机器人入侵的演员,用声音表达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想法,这个机器人碰巧也叫做本杰明。


可是,许多对白依然荒谬可笑,本杰明决定在结尾前插入的芭蕾舞片段(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选择了芭蕾动作)将考验某些观众的耐心。但是不同于《阳光之泉》,这部新电影侧重于现实的想法。这形成了绝妙的循环: 这是一部讲述人工智能编剧电影的人工智能编剧电影。 虽然编剧的担忧和电影大亨的机器人真身都是为了搞笑而设计的情节, 但是这部喜剧从根本上来说是露骨的预测:这一天将会来临。


这一天也许会到来。在2016年发布的文章中,谷歌介绍了该公司如何训练神经网络来撰写我们称为短篇小说的作品,显然是通过模仿大量的浪漫爱情小说写出来的。这些作品并不是精彩的短篇故事,现在还远远称不上。下面就是个例子:


他沉默了片刻。安静了一段时间。这里又黑又冷。停顿了一下。轮到我了。


这也许不能算是永恒经典的散文,但是谷歌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插入新句子来连接已有的上下文,似乎已经把握了这类作品的特点。


还有《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尝试撰写新闻报道的机器人Heliograf。Heliograf首次亮相是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提供新闻简讯。 2016年秋天,《华盛顿邮报》使用机器人撰写了报道美国大选的部分新闻。 当然,Heliograf生成的新闻篇幅简短、平铺直叙,完全没有进行分析。然而,结果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几乎不可能分辨机器人和《华盛顿邮报》人类记者撰写的稿件。彭博社也把自动写作技术应用于其新闻产品。


《华盛顿邮报》的机器人Heliograf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撰写新闻


我并不打算针对人工智能发出耸人听闻的警报,我认为创意型作者不会在短时间内丢掉饭碗。 另一方面,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已经能够入围日本主要文学奖“星新一奖”的比赛。这部名为《计算机写小说的那一天》的作品没有获奖,但是通过了第一轮的评审。(有位评委说,除了其他因素,这部小说在人物描写方面笔力较弱)。所以我认为我们最好继续关注这项技术的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