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兵哥事务所
海军退役,家庭财富管理专家,保险经纪资深合伙人。股票进攻,指数基金平衡,保险防守,著有《理性的投资者》、《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等书,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知乎图书新品上新——给 6-12 ... ·  昨天  
九章算法  ·  「九点热评」亚马逊整个org被AI替代! ·  3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你最近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 ·  3 天前  
知乎日报  ·  有什么东西是外国人吃,而中国人不吃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兵哥事务所

深入聊聊养老年金设计中的身故保险金

兵哥事务所  · 公众号  ·  · 2024-11-24 17:59

正文

我很喜欢复星保德信星海赢家(青鸾版)养老年金保险的计划3,但是在实际的销售中,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始领取养老金金之后的身故保险金问题。


我们以男性40岁,趸交100万,60岁开始为例,看看数据:



我们发现一旦开始领取年金后,身故保险金马上就是0了,但是现金价值始终是有的。


在65岁的时候,身故保险金是0,现金价值是41.28万,如果这个时候被保险人身故,保险公司能给我们钱吗?


第一部分、法律意义上的讨论


如果被保险人在65岁的时候病危,那么在去世之前投保人申请退保,那么可以取回41.28万的现金价值,这个投保人可以是自己、老婆或者子女,变更投保人非常简单。


这个叫做退保,投保人取回现金价值,保单结束。


如果被保险人去世后,受益人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领取身故保险金,此时身故保险金是0,领取了个寂寞。


这个叫做保险公司履行保险责任,钱是给受益人的。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被保险人去世后,投保人及受益人不报案,而是由投保人申请退保,是不是也可以拿回41.28万的现金价值呢?


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除本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除了极少数保险合同规定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解除合同是可以单独完成的,那么即使被保险人去世,投保人依然可以申请退保,拿回现金价值。


但是在第二十一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在保险合同5.7中指出合同效力的终止的几种情形:


(1) 您于合同有效期内向我们申请解除本合同;

(2) 被保险人身故;

(3) 保险期间届满;

(4) 本合同约定的其他效力终止的情况。


那么被保险人身故后,保险终止了,此时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拿回现金价值,保险公司完全可以不受理!


这是一个风险点。


也就是说,如果被保险人去世非常急促,比如车祸、急病等(这种比例非常低),投保人来不及提出退保,那么现金价值可能就永远拿不到了。


(备注:紧急情况下,投保人可以打电话给保险公司,录音提出退保申请,只要当时被保险人是存活的(没有死亡证明),那么法律意义上依然可以申请现金价值,即便后面被保险人身故,也是可以争取的)


这个风险是切实存在的,那我为什么还是推荐计划三呢,作为一个靠专业吃饭的保险销售,我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第二部分、养老年金的逻辑


最纯粹的养老年金是这样的:投保人给保险公司一笔钱,保险公司拿到钱之后开始投资,这是增值期,到了约定的时间开始按照合同给被保险人支付年金,提供现金流以供被保险人老年生活开支,被保险人身故后保险合同结束。


这种形态下的养老年金是没有现金价值的,也没有保证领取,也没有身故保险金,它就是一个具有消费属性的储蓄险,就是专款专用来养老的。


在实际的销售中,有的人就说,那如果我领取两年后就去世了,岂不是亏了?保险公司说,你都去世了,养老的需求也结束了,我们产品的使命也完成了,亏不亏无所谓的了。


有的人就很生气,那我只领取了一点点,这笔财务安排就结束了,太亏,我身故后用不到,但是我可以留给受益人啊,受益人是孩子、配偶、父母等等。


保险公司没办法,就开始了身故保险金和保证领取的设计,比如保证领取20年,每一年领取10万,如果只领取了2年就去世了,那么就把剩下的180万一次性给到受益人。身故保险金也是这个逻辑,身故后把一笔钱留给受益人。


有的人又开始提出需求,那我到了75岁的时候,感觉活不到76岁了,我想有一笔钱拿来做事情,怎么办?保险公司就又设计出了现金价值,现金价值就是投保人提出退保,可以拿到手里的钱。


我们发现现金价值、身故保险金、保证领取等设计,极大丰富了产品的形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但是距离纯粹养老年金越来越远。这些设计是有成本的,多出来的附加功能越多,养老属性越弱。


比如同样的产品有三个计划,一个是保证领取10年,一个是保证领取20年,一个是没有保证领取的,那么在相同的设计参数下,显然每年可以领取的年金,没有保证领取的高于保证领取10年的,保证领取10年的高于保证领取20年的。我们一定要清楚,养老年金多设计出来的功能是有代价的:削弱了养老的功能。


还有的保险公司别出心裁,实际出不同的方案,但是在领取之前可以变更方案,比如本来担心身体不太好,选择了保证领取20年的方案,到了59岁发现自己身体很健康,对未来的长寿很有信心,就改为没有保证领取的方案。


还有些产品的设计中,领取的时间不是终身领取,而是到80岁,有的是到85岁,在缴费方式下,有的是可以月缴费,有的只能年缴费,在年金领取上,有的是固定领取的,有的是递增领取的,有的是递减领取的,在保险类型上,有的是分红险,有的是固定利率的产品,再叠加销售区域、市场上就有了几十种,甚至几百种保险方案。


至于很多人在乎的投资收益率,我们发现,先有需求,再选产品,然后在满足需求的产品里面去挑选收益率最高的,这才是合乎逻辑的选择,而不是随意挑选一个所谓收益率最高的产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