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DeepSeek突发:暂停充值!紧急声明 ·  16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蚂蚁集团,重要人事变动! ·  昨天  
财经早餐  ·  【财经早餐】2025.02.04星期二 ·  3 天前  
南半球聊财经  ·  周末扯淡 ·  4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亲测有效, 在公众号菜单栏中输入问题,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少数派”雪松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9-09 20:53

正文

立志做行业少数派的“雪松”,为自己选择了一条远比别人艰辛的道路。


当别人为赚快钱而选择暴利行业时,雪松却选择了“薄利”的大宗商品行业,当别人看到所谓“风口”一拥而上的时候,雪松却另辟蹊径。因为,在雪松看来,创新者,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少数派”,等待它的注定是荆棘铺地,饱受质疑的成长之路。


如今,雪松信托,同样选择了做“少数派”。


8月23日,雪松信托正式推出“雪松信托•鑫链1号”,这款雪松信托更名后首单主动管理信托产品,正是供应链金融项目,而随后推出的“鑫坤5号”,却引来质疑声。


从接盘爆雷的中江信托,到垫付逾期收益,再到发行供应链金融项目、产业链金融项目, “少数派”雪松进军信托业的短短5个月里,走出了一条与传统信托业完全不同的道路。


9月6日,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在参加完由中德两国政府首脑共同出席的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近期外界对于雪松信托产品的质疑,进行了回应,并明确表示, 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链金融是雪松信托的主要发力点,也是雪松金融实现头部突围的最大机会。


1

为何接盘问题信托?


9月6日,张劲公开回应“鑫坤5号”自融猜测时表示,这是产品解释不够清晰引发的误解。 出于归集资金的考虑,“兰溪谷”项目去年已经转让出去了, 由于雪松在中山做得非常好,品牌优势很强,项目受让方要求雪松做品牌输出,这在地产行业是通用的做法,也是目前“兰溪谷”项目沿用“雪松君华天汇”名称的原因。


张劲称,雪松信托的本意是,因为雪松控股对这类项目十分了解,对底层资产的控制力也会更高,投资者的权益也更有保障,是个三方共赢的产品设计,“雪松控股作为服务商来协助雪松信托的项目,也是雪松信托产业链金融的特色。 ”张劲表示。


对于此事引发外界的误解,张劲表示,“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情况下,产品解释做的还不够清晰,充分的信息披露十分重要,雪松信托做的还不够,我们在内部也做了深刻反省”。


从接盘中江信托近80亿逾期项目到如今自己新推出的信托产品被质疑,一向低头做事的雪松,自从拿了信托牌照后,似乎接了一块烫手山芋,一路走来并不轻松。 一起来回顾下:


  • 2018年11月29日,银保监会正式批准中江信托股权变更请示,同意雪松控股受让中江信托 71.3005%股权。这意味着,在中江信托的金融产品频繁暴雷的当口,雪松当了一回接盘侠。


  • 2019年4月22日,张劲召开新闻发布会,前任遗留给他的是高达70多亿元的逾期产品,近2000名逾期项目投资人,张劲公开承诺:请大家放心,中江信托的逾期项目问题,雪松会负责到底。


  • 7月22日,雪松组织完成全国过百城市的近2000名投资者收益权面签,并先行垫付逾期收益。


  • 9月6日,雪松信托官网显示,金龙80号、金马499号、金马382号、金马508号等项目已收回了逾期本金并兑现。


从接手中江信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雪松进军信托业的不同寻常的玩法。


在2019年新年献词中,张劲在阐述大宗商品供应链产业板块时明确表示,“大宗商品供应链产业在目前取得国内龙头领先优势的基础上, 将重点向两方面发力,一是做大做强供应链金融,二是全面走向国际化。


面对整体利润率不断下滑的大宗商品行业,雪松坚守主业,在该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其他企业因为利润率太低而转做金融时,雪松则以实业为出发点,大力推进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链金融,最终为做大做强实业服务。 雪松的“少数派”逻辑,自然会引来更多的误解与不理解,但误解不会影响雪松做大产业链金融的决心。


人们不禁要问,已经是大宗商品界的“领军企业”和世界500强的雪松,为什么还要进军自己并不熟悉的信托业?


2

雪松信托的突围路线图


其实,雪松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只不过,能看懂的人并不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手雪松集团


中国在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我国大宗商品总消费量占全球18.7%,其中,包括铁矿石、稀土、PTA、煤炭、甲醇、精炼铜、原铝、棉花等8个大宗商品的消费量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了40%。


然而,一方面我国国内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另一方面我国在该领域缺乏头部企业引领,中国在大宗商品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处于弱势地位。 尤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谋求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努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亟需要一批大宗商品龙头企业“走出去”,开拓全球大宗商品产业布局,解决中国制造业的原料需求,争取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


如何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


根据国际上成功案例来看,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除了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有足够资源外, 还必须具备两大核心要素: 上游资源+金融服务。


目前,雪松已经实现了有色、黑色、化工、能源等大宗商品品种的全覆盖,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布局上游矿产资源的同时,雪松也在逐步补齐金融资源的短板。 今年3月,雪松控股入主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4月22日,正式成为中江信托的控股股东,6月25日,中江信托正式更名为雪松国际信托。


供应链金融是雪松信托突围的最好机会


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而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是解决这一难题,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核心要素之一。 实际上,我国发展供应链金融市场空间很大。 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4.3万亿,产成品存货4.31万亿,这些资产缺乏流动性,使得企业因无法实现有效的资金融通而经营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2018年,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为18.27万亿,同比增长24.84%。


在中国,信托业过去的第一投向是房地产,据统计,今年6月份,房地产信托占比为44.42%,引发了房地产信托全面收紧。 在房住不炒政策下,信托业面临转型。 而供应链金融正是信托业市场的蓝海之一。


基于近20年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和供应链金融“零违约”的产业经验,雪松控股更容易找到优质的供应链金融资产,帮助雪松信托打造以供应链金融为主的特色金融。 从小处说,雪松利用其在大宗商品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势做特色金融,是头部突围的最好机会。 从大处说,雪松的特色金融实践,将为国内信托业转型提供范本 ,同时,促进国内大宗商品产业的发展,逐步弥补我国缺乏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短板。


3

雪松要赢下这盘棋


雪松控股前身成立于1997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雪松已经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2019年位列世界500强第301位。 旗下有大宗商品、化工新材料、旅游文化、和智慧城市服务等产业板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