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圈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运营,第一时间推送顶级学术期刊摘要、前沿研究成果、精彩讲座与会议报告,服务一线科研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弗雷赛斯  ·  优秀国自然技术路线图分享和制作 ·  2 天前  
科研大匠  ·  Springer ... ·  3 天前  
实验万事屋  ·  博士发的14.3分的SCI,这中山大学的文章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圈

国际贸易让污染导致的早逝转移到他国 | Nature 论文推荐

科研圈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5-02 19:02

正文

国际贸易也让污染成为全球化的问题:A地区的商品生产以及由此引发的污染往往是为了满足B地区的消费需求。此前已有研究评估了国际贸易对单个地区空气污染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而本研究则是第一次从全球层面评估这些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编译 唐诗语

审校 卓思琪

文章来源 phys.org



一项清华大学与东英吉利大学参与的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上揭示了早逝与国际贸易带来的空气污染的关系。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尽管已经有研究试图估计空气污染和当地的早逝率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污染物可以通过大气扩散,早逝率还可能受外地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另外,国际贸易也让污染成为全球化的课题:A地区的商品生产以及由此引发的污染往往是为了满足B地区的消费需求。此前已有研究评估了国际贸易对单个地区空气污染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而这次研究则是第一次从全球层面评估这些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具体信息见文末)。研究对全世界13个地区(包含228个国家)与细颗粒物(PM2.5)有关的早逝发生率进行了估计。这些颗粒物由生产消费活动产生或从其他地区通过大气运输转移而来;心脏病、中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所导致的早逝病例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


研究人员利用四种最先进的全球数据模型进行估计后得出:在2007年,有345万例的早逝是和PM2.5相关的。其中411,100例(约占12%)和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空气污染物有关,762,400例(约占22%)与本地区为满足其他地区的消费而产生的污染有关。


中国的污染排放造成的早逝病例两倍于其他任何地区,印度、亚洲其他地区分列其次。例如,中国排放的PM2.5污染与其他地区64,800多例的早逝有关,其中西欧及美国占3,100例。同时,西欧和美国的商品消费带来的污染又与108,600例中国的早逝相关。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是因为生产地的空气污染监管不严格才导致了进口商品价格偏低,那么消费者所节省的开销很可能就是以生产地居民的生命健康作为代价。


论文合著者 Dabo Guan 表示,关于不同地区间 PM2.5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说明,国际贸易导致的污染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远距离扩散对居民健康影响更大。


“这说明,空气污染带来的早逝发生率上升不单是一个区域问题了,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生产和消费发生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而一个地区的消费往往伴随着另一个地区的污染,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早逝率。”


文章的作者建议,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污染排放的成本(如对高污染企业征收重税)来遏制这一现象;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提高的成本还可能转嫁到消费地区的消费者身上。然而有一些证据却表明,在这种政策下高污染行业会转移到环境监管更为宽松的地区。这说明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控制污染以改善空气质量和吸引外资之间存在着“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局面。


作者补充道,如果在中国、印度及亚洲其他地区推广更为环保的技术,全世界居民的健康都会受益。因此,为这些地区提供减排技术的支持是符合全球共同利益的。


对中国、西欧、美国、印度五个地区 PM 2.5相关的早逝病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空气污染对本地区影响最大,而对邻近地区、甚至更远地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这对于处在下风且人口稠密的地区而言尤甚。而这些跨区影响很大程度上就是来源于国际运输。


从各地区总体来看,中国由于人口密度大、高污染行业密集、出口规模大、周别地区人口稠密,其出口相关的污染会对周边地区(如日本、韩国)造成更加大的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和西欧地区进口相关的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则是全球最多的。


从人均来说,在生产端,东欧地区每一百万人排放的空气污染造成其他地区居民死亡的人数最多,达到1,027人。中国的这一数字是770,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其污染的影响也非常大。在消费端,西欧、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地区的消费所造成的污染就高于其他地区,每一百万消费者平均分别导致其他地区416、395和339例早逝。而东欧和俄罗斯是受其他地区消费影响最大的地区,每一百万人中分别有531例和365例死亡是由于为了满足其他地区的消费而造成的污染所致,位居全世界前两位。




论文信息


标题 Transboundary health impacts of transported global air pollution andinternational trade

期刊 Nature

作者 Zhang QJiang XTong DDavis SJZhao H et al

DOI  10.1038/nature21712

摘要
Millions of people die every year from diseases caused byexposure to outdoor air pollution. Some studies have estimated prematuremortality related to local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but local air quality canalso be affected by atmospheric transport of pollution from distant sources.International trade is contributing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emission andpollution as a result of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their associatedemissions) in one region for consumption in another region.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trade on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air quality and health have been investigatedregionally, but a combined, global assessment of the health impacts related to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transport of atmospheric air pollution is lacking.Here we combine four global models to estimate premature mortality caused by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pollution as a result of atmospheric transportand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different worldregions. We find that, of the 3.45 million premature deaths related to PM2.5pollution in 2007 worldwide, about 12 per cent (411,100 deaths) were related toair pollutants emitted in a region of the world other than that in which thedeath occurred, and about 22 per cent (762,400 deaths) were associated with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one region for consumption in another. Forexample, PM2.5 pollution produced in China in 2007 is linked to more than64,800 premature deaths in regions other than China, including more than 3,100premature deaths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SA; on the other hand, consumption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SA is linked to more than 108,600 premature deathsin China.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ransboundary health impacts of PM2.5pollution associated with international trade are greater than those associatedwith long-distance atmospheric pollutant transport.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7/full/nature21712.html


阅读更多


▽ 故事

· 想要写出好论文,应注意这些问题

· 25岁时,人的创造力“触顶反弹”

· 诀别大堡礁: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将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 大爆炸还是大反弹?宇宙起源有新说

▽ 论文推荐

· 滥交引起基因混合,阻碍物种形成 | Evolution 论文推荐

· 警告:清洁能源技术可能受制于矿产供应 | Nature 论文推荐

· 体外模拟女性全生殖系统周期的微流体系统——EVATAR | Nature Communications 论文推荐

▽ 论文导读

·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7 年 4 月 20 日

· Scienc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7 年 4 月 21 日


内容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