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航空工业
阅方寸空间,知航空无限。航空人邀您一起见证中航工业快速发展的伟大征程,关注航空工业的美好未来,用航空情托起中国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张彦仲:属于中国的大飞机,就得我们自己造 ·  13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外场日志:烈日下的攻坚 ·  13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航空人送上深情祝福 ·  6 天前  
航空工业  ·  “战鹰”为祖国放歌:爱在天海间!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航空工业

张彦仲:属于中国的大飞机,就得我们自己造

航空工业  · 公众号  · 民航  · 2024-10-09 18:23

正文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近期,该节目播出了《张彦仲:属于中国的大飞机,就得我们自己造》。让我们通过这期节目,一起走近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主任张彦仲院士。



张彦仲:“大飞机的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用市场也换不来的,必须自己造!”


▲张彦仲院士



人物名片


张彦仲,1940年生,今年84岁。航空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机械振动、信号处理与航空系统工程的研究工作,主持大型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两个国家重大专项,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战略院士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全面推动中国大飞机、航空发动机与机载事业的发展方面,张彦仲作出了突出贡献。


“塔台,你好!东方9191。”


“东方9191,北京塔台,你好!地面风200,4米每秒,跑道18L,可以落地。”


2023年5月28日12时31分,东方航空MU9191次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


70多所高校,1000多家企业,数十万产业人员,几千个日夜,都凝聚在这一刻的欢呼声里。


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客机上,搭载了近130名旅客,张彦仲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张彦仲:产品从样机到能够小批量生产,再到能在市场上应用,是走出了很大的一步。这一架飞机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们内心还是有谱的。是不是飞得很平稳,起降是不是有颠簸,飞机的噪声怎么样,座椅是不是舒适,手机的电源有没有……也就是一般飞机乘客感受的东西,自己再去体验一下。


▲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三次改行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张彦仲这一辈子,即便三次改行,也都是奔着中国航空工业这个目标去的。


张彦仲:三次改行,干一行,学一行;学一行,专一行。我坚信一个准则:国家的需要就是你的志愿。为了国家的需要,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1962年,西北大学理论物理班毕业照(后排右1张彦仲)


1962年,从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张彦仲,来到新成立的航空工业部304研究所,那是这里第一次在全国招收大学毕业生。老师和同学,没人知道这个单位是干什么的,只听说,是搞上天的工程。


张彦仲:我们根本不知道304所是干什么的,我们刚去的时候,一无厂房实验室,二无仪器设备,三也没有科研题目。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1962年304所部分同事(后排左3张彦仲)


304所位于北京海淀温泉乡环山村。上世纪60年代,那里交通不便,通信困难。新成立的研究所,白手起家。新员工张彦仲的工作,从盖房子开始。


张彦仲:要筹建这个单位,在工地上当小工。盖了三四年的房子,把实验室盖起来。也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参加304所建所劳动(右1张彦仲)


房子,张彦仲是头一回盖;振动声学研究,张彦仲也是头一回做。理论物理专业毕业的他,没学过机械专业,甚至连机械图纸都画不好。张彦仲的第一次改行,就这样开始了。


建实验室,买仪器设备,潜心学习机械振动、电子计算机等知识,张彦仲和同事们很快就做出了成绩。


诊断安-24飞机故障,为国家挽回巨大经济损失


1973年,张彦仲被选为304研究所的党委常委。这一年,33岁的他接到了一个任务:国家进口的55架安-24飞机中,不止一架在飞行时剧烈振动,甚至连发动机的叶片都振断了。


张彦仲:叶片断了,发动机熄火,非常危险。对方就来了一个专家组在那里测试。他说这架飞机有问题,主要是发动机的问题,就把发动机换了;他说这架飞机没有问题,你就退不回去。


▲1973年,张彦仲出国考察振动技术


发动机故障,就可能机毁人亡。拿不出准确的数据,找不到问题的原因,对方就不会承担责任,国家就要蒙受损失。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原航空工业部指定张彦仲负责此事。


张彦仲:我们研究了一下发动机存在的问题和对方测量的办法,我们自己也提出一套测量诊断故障的方案。


半个世纪前,飞机“故障诊断”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张彦仲带着团队花了三年时间,找到叶片断裂的原因是发动机主轴转速的高次振动谐波与叶片共振,引发强烈破坏。


张彦仲:发动机从平稳拉着转速,拉到最大转速,这中间也就是20多秒钟。用数字的办法,很容易把这20多秒的数据都拿下来。我们就把这55架飞机从头测了一遍,发现有问题要退货的,比他们(测的)多,一共退了13架飞机。


“我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回来,报效祖国”


这13架飞机,为国家挽回1亿多美元的损失。工作上已经小有成就的张彦仲,在39岁的时候,放弃了副所长的职务,理由是他要去留学。


张彦仲:因为我当了副所长,了解情况,(当时的)航空(工业)还是落后。过去我们就关着门自己在这搞,如果有机会到国外去学习,对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有好处。至少你见过人家是怎么做的,就决定去。


▲1981年,张彦仲出国前与家人合影


反复权衡之后,张彦仲报考了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这里培养出牛顿等一批科学家。大名气,意味着高门槛,学俄语的张彦仲,突击学习了一段时间英语。经过考试和层层选拔,他成了三一学院接纳的第一个来自新中国的学生。


张彦仲:因为我们这些人从初中到大学都学的俄语,没学过英文,去留学以前临时学一下。看看书还马马虎虎,听和说是没有环境的,也没有训练。所以应该承认这方面还是有差距,但更大的问题就是改行。


▲1982年,张彦仲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这一次改行,是被迫的。因为当时西方的高校没有向我们开放航空专业。想改变航空工业的落后局面,就不得不“曲线救国”:张彦仲选择了新兴学科“数字信号处理”专业,它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测、通信雷达等领域。


张彦仲:学信息搞航空也用得上,但是我没学过信息。所以我要学完信息专业本科生的全部课程,还要学完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写若干论文,写一篇博士答辩论文,才能回来。


▲1983年,张彦仲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霍奇金(Sir A.L.Hodgkin)勋爵夫妇


完成这一切,只有三年时间。张彦仲买了自行车,穿梭在宿舍、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


张彦仲:在剑桥大学实验室大楼,我每天早上是第一个去的。早上7时去,晚上12时以后回来,看大门的都认识我。我去的任务就是要学这个东西。


1984年6月底,张彦仲提交了200多页的博士论文。论文扉页上,他郑重写下:“献给我伟大的祖国。


张彦仲:为什么要去留学?我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回来,就是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培养人才,当“人梯”,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留学报国。


▲1984年,张彦仲获得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学位


婉拒了国外企业和高校抛来的橄榄枝,张彦仲拿着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正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面临第三次改行:组织上把他推向航空工业部的管理岗位。


张彦仲:从头学,而且要把这个做好。你搞管理,就成为管理者;你搞信息,就成为信息专家;你搞振动也必须是振动专家。


航空强国是镌刻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航空工业部数十年,张彦仲负责多个重大航空项目的立项、决策,组织研制和首飞。但是,当这些项目拿到国家级大奖的时候,却很少能在申报名单中找到张彦仲的名字。


张彦仲:我个人一辈子都没报过奖,搞科研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得什么奖,给你发多少奖金,我到现在都没这个想法。我们是干事儿的,考核一个人看你一辈子干成什么事儿了,而不是你得了多少奖状。


▲2017年5月5日,张彦仲在C919大型客机首飞现场


“现飞机已取得特许飞行证,完成了高速滑行试验,可以首飞!”


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干线客机C919首飞。已是古稀之年的张彦仲,现场宣布了首飞技术评审意见。


张彦仲:我们从1970年就开始造运10,1980年开始造麦道MD-82,1990年开始研制AE100座飞机,都没有成功。C919终于走出了初步成功的道路,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我们几十年想造大飞机梦想的实现。


中国为什么要造大飞机?


这个梦,中国人做了很多年。用张彦仲的话说,中国大飞机的前40年,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坎坷”的路。当年还有一个观点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张彦仲:中国为什么要造大飞机?首先是因为中国本身需要。根据国内外的估计,未来20年中国需要再增加八九千架大飞机。依靠国外那是不行的!我们要闯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来。


▲C919大型客机模型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2006年7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大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张彦仲与李未、顾诵芬院士共同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奔走调研、听取意见,最终,专家委员会提出了我国发展大型飞机的技术路线:坚持自主创新,以我为主,部分开展国际合作。


张彦仲:首先一点,我们有很大的市场做后盾,大飞机是一个大国家的工程,小国家恐怕很难;第二,举国优势,拿C919来说,靠一个单位想造大飞机,力量不够,别的国家已经吃到苦头了;第三,我们有后发的优势,波音、空客比我们起步早,我们也可以借鉴它们的经验,它们走的弯路我们可以不走。


解决了要不要干的问题,剩下的就是怎么干了。那几年,张彦仲每年在北京、上海和西安之间奔波几十次,论证、咨询、评审,在C919研制每一个关键节点上,张彦仲都在场。


张彦仲:为了保证飞机的安全性,必须拿到适航证,就是把飞机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下的试验都要做,不管可能性在你这儿有没有。而且我们做的时间很长,我们是用6架飞机飞了五年,3000多个架次,才把所有的风险和不安全科目都试验了。所以,C919是经过严格的适航考验,应该说它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2022年8月,C919飞机完成取证前全部试飞科目


从技术攻关到批量生产,从试飞到投运,从单一航线到规模化运营,截至目前,已交付的C919飞机覆盖国航、东航、南航等三大航空公司,累计执行商业航班超过3700班、承运旅客突破50万人次。


▲C919首次飞抵拉萨


2024年9月19日,C919飞机首次飞抵拉萨,开展环控、航电、动力装置等高原运行关键系统的研发试飞,以及高高原机场适应性检查。张彦仲说,这次飞行,很争气,也很光荣。


张彦仲:因为世界上很多飞机在青藏高原是飞不了的。我们C919能飞,而且这次飞行对于今后研制高原型的飞机会获取很多试验数据,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我相信我们很快会成功。


为国产大飞机的复兴,奉献一切


1985年,张彦仲提出并创建“航空科学基金”,支持航空科学项目;1996年又倡导并筹建“航空奖学金”,资助贫困的航空学子。他曾写过一首小诗:“耄耋之年何所求,史碑当为众人修。航空强国百年梦,喜见犊牛胜老牛。”


84岁的张彦仲,还有更大的雄心:研制更大的飞机。


张彦仲:事业的发展,靠一代接一代来干。中国人做了100年的梦了!


记者手记

身材瘦高、一头银发的张彦仲先生讲起话来简洁、利落,无论谈到哪个专业问题,他总能切中要点,精准解答。只是,话题一落到他个人头上,先生就摆手,“这些都不必谈,我个人不重要,都是大家的功劳”。耄耋之年,张彦仲的心里只有工作。


我问他,80多岁了,您还想搞新东西吗?他脱口而出:“试一把!”哪怕需要20年、30年,哪怕我看不到成果,也要开拓。功成何必在我?!


铁粉必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举行升旗仪式

你的选择至关重要!快来点赞航空人的央企优秀故事

制作/张亚歌  

主编/肖瑶

统筹/张笑然 监制/程晓敏

来源/中国之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