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姜萍不是不能质疑,但不能阴谋论,更不能诋毁。
一个孩子的热爱和纯净,有可能会被成人的污浊给毁了。
我大致翻看了一下质疑姜萍的一些说法。
一是中专生姜萍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数学境界,很可能是人工智能代做的。
二是姜萍不可能是自己做的,大概率是王闰秋老师代做的。
三是姜萍是被阿里巴巴看中用来炒作的,女学生、中专生,最适合新闻的热点,你看那些照片多么精致,肯定是摆拍的。
四是阿里全球精英数学赛是开卷考试,虽然不知道姜萍的数学是谁代做的,但肯定借助了外力。
就这几个脑残疑问,并不难回答。
我看到有人把竞赛题给人工智能做了一下,最终得分35分,姜萍得分93分,所以人工智能替代不能成立。但如果有人工智障非要这样认为,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姜萍为什么不可能?就因为她是一个中专生?一个女生?一个中专女生就不可能出现天才?
真正的出类拔萃的人,怎么可能是我们能够理解的。夏虫不可语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数学大师华罗庚是初中生,却曾获得上海市珠算比赛第一名,也可说他是中国第一届数学竞赛冠军。
参加这次比赛的人,大多数都是银行职员与钱庄伙计,他们每天都在打算盘,绝对是专业人士,华罗庚虽然也会打算盘,但跟这些高手比,怎么可能赢呢?
请看这个质疑与今天的质疑像不像?都是世界一流高校数学系的天才,姜萍没有严格训练过,怎么可能赢呢?
但华罗庚就是赢了,他对乘法进行了简化,运用了华氏独有的直接法,这就降维打击了。很多人发现姜萍的解题方法不够规范,这正是她没有严格训练、独立完成的标志。
她不可能想到会获大奖,也不可能想到获奖之后会被人质疑,她果真能如此深谋远虑,还读什么中专呀?还学什么服装呢?数学呢?直接去干编剧,写下一部《甄嬛传》不香吗?
后来20岁的华罗庚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
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到后,惊奇不已,说“这样的年轻人应该到清华来!”破格聘一个初中生为助理员,管理收发文件等杂务。
最终华罗庚成为人类历史上88位最重要的数学伟人。有位著名数学史家曾这样评价他:“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如果华罗庚当年遇见的是这些阴谋论者,肯定认为这篇论文绝不可能是一个初中生写的,更不可能冒着风险邀请他加盟清华大学。华罗庚就到此为止了,不可能登上数学世界的巅峰。
第二条简直无需辩驳。
姜萍试卷肯定是王闰秋老师做的。还有人说,王老师为了自己开辅导班挣钱打名声,所以让姜萍成名。
但问题是,王闰秋连续参加三年,今年排名125,一个老师为了证明自己很厉害,多招学生,不是应该自己考高分吗?学生姜萍是12名,老师自己125名,两个人差距100多名,说王老师牺牲自己托举姜萍,这个脑洞有点大,估计一般人接受不了。
第三条是阿里巴巴操作的,这更是无稽之谈。
说阿里看到一个中专的小姑娘获奖层次很高,他们喜闻乐见,甚至想加大宣传,搞一波流量,这个有可能是现实。
但说这是阿里在造假绝对荒谬。现在是信息社会,阿里巴巴这样操作,如何瞒天过海?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仅仅为了制造一个新闻效应,就置企业于危险境地?这不是作怪,这是在作死啊,这怎么可能?况且作死的不仅是一个比赛,还会对企业形象、股票业绩造成沉重影响。
阿里绝不可能这么傻,所以这绝无可能。阿里办这个竞赛是有情怀的,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最后一条最有意思。姜萍是开卷考试,所以她的成绩不可靠?
请问,斯坦福的、麻省的、清华的、北大的,他们是不是也是开卷考试?为什么他们开卷成绩可信,中专女生姜萍开卷就不可信?是姜萍身边藏龙卧虎,高手如林还是怎么了?
人家家里一贫如洗,低保都没办下来,是真正的寒门。在这样一个中专的学校里,只有一个双非毕业才四年的老师指导她,她有什么资源?难道还有扫地僧绝顶高手相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