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一点都不听我的,太像他爸了!”视频前,只能看到张玉的头,丝丝白发,我知道她又在纠着自己的发根了。
“有时候,你是不是挺不喜欢孩子这样……?”我试着回应她。
“不会,不可能,我为了儿子付出了一切,离了8年,我到现在都没再找。”
张玉打断了我,并矢口否认。
01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像张玉这样,离了婚自己带着孩子的母亲越来越成为一个蛮普遍的现象,2017年民政的离婚大数据出来,全国平均离婚率超过了39%,按我一打离婚官司的律师朋友经手的数据显示,80%以上的女性离婚时会选择抚养孩子,360搜索“离婚带孩子的女人”这个字条,会出现50000000条结果。
原因很简单,一是母性使然,
几乎所有的母亲,都会自然地在家庭破裂时,选择保护孩子,站在孩子这边。
比如我们熟悉的何洁离婚事件里,何洁就选择自己带着两个娃奋斗。大家可能会记得她在更新微博称:“诉求从来就是:孩子我养,从未要求男方净身出户。”
其次,离婚姻的原因里,一方出轨排名第一位,往往男方作为出轨方的婚姻,没有一个母亲放心把孩子交给那个——破坏自己家庭的小三手里。
后妈的可怕性,从白雪公主到灰姑娘,从我们的儿歌里唱的“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到俗话说的“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
第三,你不要我了,我也要和孩子生活得好好的,让你看看!抱着这类心态离婚要孩子的,也不少。
张玉的老公出轨后,张玉争到了抚养权,她发誓——要让孩子比爸爸在生活得还好,要让孩子“像块宝”。
我所在的一个单亲妈妈群,基本上讨论的最重要事项:一是骂前夫,二是显示自己把孩子带得多好,三是担心自己带不好孩子。
02
不可以留遗憾的爱
所有的母亲,都有母性,而中国,更是有慈母情结的国度。
“世上只有妈妈好”!
如歌词所唱的,
中国几乎没有妈妈敢承认,有时候,自己很累时,是很讨厌还要当个慈母的。
关键点到了!
而离异家庭的母亲们,往往觉得一方面是自己经营婚姻不良,已经存在自责,这时候,“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个诅咒开始发作了。
“很担心他和一般的孩子就不一样了。”
“我希望他拥有健全的人生。”
“我要努力一点,多付出一点,弥补她的父爱不足。”
以上的每句话,
几乎每个单亲爸妈,或多或少都想过,想的多少,也和婚姻内的缺憾和创伤成正比。
我记得一些单亲妈妈来访者的哭诉:我的人生已经破了,永远就遗憾了,绝对不让孩子再受一次这样的苦。
单亲妈妈在婚姻里的创伤有多大,离婚后的过度补偿式的弥补,就会有多大,所以,离异独自带娃的妈妈,会比一般的妈妈更强调——我是好妈妈,我一定要()绝对不可以()。
看文的亲们可以填上自己想填的词,几乎没有妈妈会在这儿不填。
在婚姻里受得伤害越深,填的词越多。
镜头一:
因为丈夫的长期只顾打游戏,不顾家庭,在暴发了第N次家庭大战后,卫芬终于选择了离开丈夫。
卫芬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做个合格的妈妈,绝对不可以让他爹的品性遗传下来。
儿子小宾也从小被要求负责任,卫芬会刻意地要小宾学习“负责任”。
“你太不负责任了,你怎么可以迟到!”有一次,小宾跪在了卫芬面前,迟到是因为他错过一路公交车,路上又买了文具。
在EFT情绪取向亲子关系咨询中,小宾对着妈妈喊:
“我有一点点事不如你的意时,你就用那种看不起我的眼神盯着我。”
“我很害怕,害怕我把你带着你爸的样子,有时候,你太象你爸了,我太怕了。”卫芬哭着说:
“我不知道,我有时候好像是讨厌你的。”
镜头二:
本文开始篇提到的张玉,离婚时就下定决心:
即使良人负心,她依然可以带都着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妈妈,绝对不可以让孩子委屈到。
一切,她都紧着自己——这句话太象一种美德了,张玉也一直这样做。
在咨询探索中,张玉突然明白了她的一句口头禅:“你怎么这样!”,这句话里,还有一句话没说明白,连起来就是:“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可以这样!”
03
魔化的爱就成了恨
因爱成恨魔化步骤A
人在遇到绝境时,会开启恐惧式生存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往往一个人会处于应激状态,绝对向外,应对困难,达到目标的状态。
这个状态是重要的,让人可以集中精力,克服难关。同时,很致命的是:会让一个人顾不上自我关怀,也顾不上关心自己。
单亲妈妈的生活,几乎是一场又一场的战争。非常现实的原因:
“我不敢让自己休息,我怕软弱了,想被照顾了,就再也起不来了。”
这是一位妈妈很实际的话:如果我不撑着,我怕我和孩子就完了。
虽然,一切的战斗命令都和孩子无关,但一碰上孩子的事,就会变成更加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
于是,妈妈们一半打着战争,不知道另一半的自己一直委屈,一直得不到照顾,一直荒芜着。
如果一切顺利,孩子迅速地上了清华北大,钢琴就过了十级,书法全国一等奖……
那么,战争好像就可以胜利了,妈妈们会感觉牺牲一点也没什么,牺牲是美德,这些目标可以慰藉所有的心血、苦楚与隐忍。
可是,事实上,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一出生就优秀,也没有孩子会一直优秀,当目的没达到时……
这些委屈,得不到照顾和荒芜,就会开始反扑,于是,就成了:“妈妈为了你……你却……”
这些妈妈们表达时是苦口婆心,是爱的表达,在孩子听来已经成恨的句子,就会像滚雪球,越来越多。
在心理现实层面,孩子感觉到的就是:她恨我,拖累她的一生,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无能!
因爱成恨魔化步骤B
所有没办法继续一起的婚姻,离婚时,往往我们都会归因为:三观不合,人品不好,没法沟通……其实这样的离婚,都可以被认为未完成的关系。
亲,你可能会反驳说:
我和前夫一年都不打一个电话呢,断得干净吧!
我对前夫已经一点爱都没有了,只有恨,也绝不藕断丝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