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在学堂里,成绩最好的功课是“对联课”和“《诗经》课”,可贾政却说:《诗经》学得再好,“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所以让贾氏子弟学校把别的课程给砍了,只留《四书》课。
《诗经》是“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儒家经典著作,连这都不让读,就好像除了“语数外“三门,别的科目都废了一样。
可笑吗?未必啊。如果在今天,学校的课程表让家长投票决定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音乐课?你能考个钢琴十级吗?中考高考能加分吗?不能?那学毛线啊?”
“美术课?学了长大干嘛?到小区门口开个打印店?不学!”
“体育课?你能拿到奥运冠军吗?应付一下,达标就行了。”
“别跟我谈什么素质教育,你是富二代吗?是官二代吗?”
……
你要说贾政不重视素质教育,那也不对。贾政有一帮文人门客,常常聚在一起吟诗做对,笑谈风月。
《红楼梦》里,每回遇到“赏花赏月赏秋香”的场合,贾政就把宝贝儿子献出来,在大家面前露一手。
爸爸绝对是亲爸爸,爸爸的担心也总是辣么有道理的——我宁可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当上官后作诗,那叫风雅,拿到功名之前作诗,那只能叫“精致的淘气”。
其实贾政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道理。他不是科举出身,而是靠祖上的功德,皇上赏了一个官。这在明清两代,不算正途,官做得再大,也要低人一等。
他对宝玉看得这么紧,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心理补偿:“老子我当年环境不好,没考上985、211,你小子今天这么好的环境,还不给老子好好学?”
所以,开学第一天,贾政就给了宝玉一个下马威。
还是回到这天早上吧,宝玉转了一圈又一圈,辞了一个又一个,这回该上学了吧?可他又想一个人,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