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神共奋
每周两篇原创,包括但不限于:职场心理系列,读名著品职场系列,知识管理系列、国民新女性系列。欢迎关注,请相信一个不靠脸吃饭的人是最要脸的。
51好读  ›  专栏  ›  人神共奋

贾宝玉开学第一天的早上,贾府朋友圈被刷屏了……

人神共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8-31 21:05

正文


每一个孩子都是降落你家的“贾宝玉”,“哄”你十几年开心而已。

(又到此文重出江湖的时间了)


1

宝二爷又要上学啦!这个消息立刻刷爆了贾府朋友圈。


虽然贾宝玉不是头一天上学,但贾府家规的第一条是:凡是跟宝玉有关的,小事变大事,大事变要事。


所以我们才不是想借机晒娃,我们就是想高呼一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其实宝二爷开学那天早上发生的事,连鸡零狗碎都谈不上,可读来就是觉得亲切,也许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古往今来,并无分别。


2

宝二爷上学第一天的早上,是谁最忙呢?他的大丫环袭人。


通常娃要开学,第一天早上最忙的是妈妈,准备校服、红领巾、书包、文具、饭盒、水壶……。但宝玉的娘是个贵妇人,动口不动手。


所以在书的这一回,袭人做的是宝二爷他娘的工作。


儿行千里母担忧,宝玉起床之前,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然后……,坐在床沿上发闷。


为什么发闷呢?主要是担心。学校是贾家的,但还是担心少爷被其他同学带坏了;厚外套准备了,但还是担心少爷忘了披上;脚炉手炉准备了,但还是担心下人们偷懒不细心。


是啊,在照顾这位少爷这件事上,谁能比袭人更细心呢?


说也可笑,对于宝玉这个最不喜欢读书的少爷,袭人最担心的,反而是他太用功,伤了身子。


不奇怪啊,娃儿要上学,其实妈妈最担心的不是功课不好,也不是上课不认真,而是:


——会不会有人欺负,同桌是个皮大王怎么办?

——老师让宝宝坐在后面的位置,这个不行啊,得找个理由调动一下。

——教师节要到了,送点什么好呢?怎么送呢?

——学校不安排点心,饿了怎么办?忘了喝水怎么?……


愿天下快快乐乐上学的娃儿们,有一天能体会妈妈们的这份焦虑。


妈妈们的问题在于,虽然觉得“读书是极好的事”,但并没有上升到家庭荣辱的高度。在袭人看来,“官二代”读书可有可无,她说“工课宁可少些,身子也要保重”,“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思想觉悟相当于吃瓜群众。


不过,宝玉他爹并不这么看。这天早上唯一给了宝二爷一个不痛快的,还是他爹贾政。



3

就在那天早上,宝玉给老爷请安时,贾政传了一道命令,足以让宝二爷后悔去上学:


宝玉在学堂里,成绩最好的功课是“对联课”和“《诗经》课”,可贾政却说:《诗经》学得再好,“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所以让贾氏子弟学校把别的课程给砍了,只留《四书》课。


《诗经》是“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儒家经典著作,连这都不让读,就好像除了“语数外“三门,别的科目都废了一样。


可笑吗?未必啊。如果在今天,学校的课程表让家长投票决定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音乐课?你能考个钢琴十级吗?中考高考能加分吗?不能?那学毛线啊?”

“美术课?学了长大干嘛?到小区门口开个打印店?不学!”

“体育课?你能拿到奥运冠军吗?应付一下,达标就行了。”

“别跟我谈什么素质教育,你是富二代吗?是官二代吗?”

……


你要说贾政不重视素质教育,那也不对。贾政有一帮文人门客,常常聚在一起吟诗做对,笑谈风月。


《红楼梦》里,每回遇到“赏花赏月赏秋香”的场合,贾政就把宝贝儿子献出来,在大家面前露一手


爸爸绝对是亲爸爸,爸爸的担心也总是辣么有道理的——我宁可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当上官后作诗,那叫风雅,拿到功名之前作诗,那只能叫“精致的淘气”。


其实贾政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道理。他不是科举出身,而是靠祖上的功德,皇上赏了一个官。这在明清两代,不算正途,官做得再大,也要低人一等。


他对宝玉看得这么紧,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心理补偿:“老子我当年环境不好,没考上985、211,你小子今天这么好的环境,还不给老子好好学?”


所以,开学第一天,贾政就给了宝玉一个下马威。


还是回到这天早上吧,宝玉转了一圈又一圈,辞了一个又一个,这回该上学了吧?可他又想一个人,林黛玉。


4

辞长辈父母是礼仪,见小情人就是情不自禁了。这么有意义的一天,他一定要与她分享。


黛玉见他来了,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


黛玉总是喜欢跟宝玉说反话,她的意思其实是说:小样儿,我还不知道你,你哪里是去认真学习,不就是想跟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玩耍吗?


黛玉真是最懂宝玉的人。宝玉忽然想上学,是遇到一个谈得来的小伙伴秦钟。


你看,无论学习有多么重要,让学生时代变得更有意义的,还是那些知心体已的同学。


语文书不会教你如何总结一封情书的中心思想,数学书不会教你计算被伤害后的心里阴影面积,英语书不会教你为朋友们的话做完型填空,化学课不会教你分析人生成功的化学反应分子式……,那些让我们成长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人。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5

《红楼梦》的结局是宝玉出家,临行前,他远远地向父亲拜了几拜。贾政追了上去,才知道宝玉的前世来历,就有了下面这一番感悟:


“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教我才明白。”


一个“哄”字,道尽了父母与孩子的缘分。


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过短短十几年。你想为他们的未来处心积虑,他们却有自己的人生想经历。


与其可怜天下父母心,还不如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下凡到你家的“宝玉”,甘愿让他们“哄”自己十几年开心,尽量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



“看红楼,品职场”系列


一个有修养的人,如何对待一个贱人的求助?(之1)


为什么我们会把生活的不如意,归咎于他人?(之23)


三代培养一个贵族?这才是一个悲剧的开始(之19)




人神

共奋

每周两篇原创

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