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位名叫潘奕辰的杭州14岁少年在路过萧山区靖江街道一个十字路口时,发现红绿灯出现歪斜,他主动上前将红绿灯扶正后默默离开。这一行为被央视报道,引来百万网友点赞。少年因此成为了全网关注的“红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潘奕辰的善举
潘奕辰在回家路上发现红绿灯歪斜,没有犹豫地将其扶正。他的这一行为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善良品质。
关键观点2: 网友的反应
潘奕辰的行为被央视报道后,引来百万网友点赞,说明人们普遍认同善良和责任感的行为,对正能量的行为给予高度认可。
关键观点3: 潘奕辰的品质和态度
潘奕辰的行为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高度评价。他的责任心和观察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就能体现出来。他做这件事的态度是认真负责,不张扬,展现了他的良好品质。
关键观点4: 学校和家长的态度
潘奕辰的班主任和家人在接受采访时对他的行为表示骄傲和支持,鼓励他的责任感和善良品质。学校通过大屏幕播放他的事迹,为他鼓掌。
正文
为他送上感谢信
每天必经之路上,他发现不对劲
“当时就算转不动,也不会坐视不管”
下午3点,记者来到萧山靖江中学,刚下课的潘奕辰在班主任薛
慰
慰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室。
身高180厘米的小潘腼腆地说,
自己那天走在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猛然发现熟悉的路口有点不对劲——红绿灯好像“背过脸去”了。
“如果别人走路或者开车看不到,挺危险的,我当时就觉得要想办法把红绿灯拨正。”
小潘快步走上前,先绕着红绿灯观察了一圈,
“主要是检查有没有裸露的电线”。
初步判断没有危险后,小潘伸手将灯托起,拨转
回正确的方向,“还好不太重,挺轻松就转回去了。”他还补充说,
如果当时觉得有危险,或者转不动,也不会坐视不管,
“就算我自己没法转回去,也会和警察叔叔说。”
小潘不知道的是,警察叔叔其实已经在路上了。原来,当天早些时候,一辆货车转弯时,栏板不慎刮到了
红绿
灯。属地交警发现后立即赶去处置,没想到让小潘“抢先”了。
学校大屏滚动播放,同学特骄傲
平常担任“电教委员”,认真是他一贯标签
今天一早,学校里的大屏就开始滚动播放小潘“托太阳”的视频。这下,小潘做的好事瞒不住了。
小潘走进教室,同学们齐齐地为他鼓掌。
大家都觉得,小潘做这件好事,“既意外,也不意外”——好哥们儿成了全网关注的“红人”,肯定是感到意外的,但仔细想想,“这就是他会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