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来自河南的“豫剧四朵金花”为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喝彩,纯真的童声唱出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自信自强。
“将状纸押至在了那爷的大堂上,咬定了牙关你为哪桩?”年近四岁半的京剧铜锤花脸,气势十足地表演着廉洁公正、刚直不阿的包公形象,因为“他是一个清官”。
“自从来了救星共产党,洪湖的人民重见太阳。眼前虽然是黑夜,黑夜过后迎曙光”,一首秦腔《洪湖赤卫队》深情表达了党带领群众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的革命情怀。
一招一式显功底,唱念做打皆文章。中国戏曲就像一趟跨越千年的列车,搭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璀璨的艺术魅力。而在如今文化多元交织的时代,这趟列车速度未减,仍保持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劲头。上海东方卫视近期推出的戏曲文化类节目《喝彩中华》,以中国戏曲的传承创新为核,聚焦普通人的戏曲梦,传承传统文化精髓,让观众感受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
《喝彩中华》重在展示当代戏曲文化在改革中求生存、于创新中图发展的努力,通过每期6-8组民间戏曲“喝彩人”技艺精湛的表演,让观众看到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创新传承。从京剧、豫剧、昆曲等经典门类,到皮影戏、布袋戏、猴戏、谐剧等地方小戏,再到帽翅功、跷功、变脸等曲艺绝活,《喝彩中华》涵括了几十种戏曲种类和表演形式。而展现这些艺术的民间“喝彩人”上至94岁,下至4岁,既有身怀绝技的专业演员,也有不同生活背景的戏曲爱好者,舞台表现异彩纷呈,体现了节目的与时俱进。
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交融、传统艺术与现代表达结合,在《喝彩中华》舞台上,各种跨界组合让观众耳目一新。首期节目中,节奏部落组合用西方歌剧“阿卡贝拉”的技法演唱《经典现代京剧串烧》,用人声模拟出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伴奏和京剧鲜明的节奏感,演绎了京剧的全新唱法。“酸甜苦辣咸是鲜香麻酥脆,卷的是人生百味尽在不言中”,7月22日播出节目中,来自天津的戏曲爱好者对传统曲艺进行了创新,用一首《大饼卷一切》将大三弦、电吉它、爵士鼓等东西方乐器完美融合,选取当地传统曲牌填入新唱词,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7月29日的节目中,粤剧表演《决战天策府》取材自网游《剑网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与网游结合,唱做念打还原剑侠江湖的表演令观众大开眼界。《喝彩中华》充分展现传统艺术新探索,凸显了传统戏曲艺术的与时俱进。
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无论唱词念白里的意蕴,还是翻转腾挪中的神采,背后都蕴含着一个个普通“喝彩人”坚持不懈追求戏曲梦的感人故事。
吹拉弹唱,功夫在戏外。《喝彩中华》注重在演唱过程中,挖掘戏曲艺术背后的精神力量,展现民间戏曲人执着拼搏的精神气质,传递正能量。首期节目中,姚飞龙表演的蒲剧《火焰驹》片段,集腰腿功、马鞭功、髯口功、眼神功、靴子功于一体。他时而挥舞转动着马鞭,表现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状态;时而连续上翻眼睛展现剧中人在马背上困乏无力的神情;时而又单脚向后挑起,身体呈90度前倾,表现人物在悬崖绝壁的山路上行走,整段表演展现出精湛的技艺。令观众难以想象的是,这位在舞台上灵活翻转的须生,曾经在练习翻跟头时不慎跌落受伤,几乎成为植物人。但因为难舍热爱戏曲的初心,他顽强苦练,终于重新走上了舞台。他说,“灯光打下来的那一刻,仿佛更强的那个我又回来了。”观察员程雷赞其“完成的不是一段精彩绝伦的表演,而是一台人生大戏,告诉人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面对人生。”
有句戏曲谚语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自从14年看到前辈表演的一出精彩猴戏,多年来,孙敬朋一直在琢磨如何将猴戏表演得惟妙惟肖。“吃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想”,为了模仿猴子灵活的眼神,他常在晚上点一炷香,眼睛一直盯着微弱的红点,练习眼神功。每当成长中遇到困难,他总想起孙悟空经历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我既然演猴戏,就要学习它的精神,一路走下去”。
在民间戏曲“喝彩人”的故事中,观众既看到普通人追求梦想的坚持和努力,也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拉近普通观众与戏曲文化的距离,吸引更多观众欣赏戏曲之美,《喝彩中华》在节目环节设置中注重传播丰富的戏曲知识,展现当代戏曲的发展和传承现状。每一组“喝彩人”表演之时,屏幕弹出对不同戏剧种类、表演技巧等行业术语的解释。四位观察员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审美视角出发,与“喝彩人”互动,以通俗易懂、饶有趣味的方式普及戏曲知识,让观众在欣赏表演之外了解戏曲文化,关注戏曲传承。
“立德立信立志向,岁月不荒唐”“行动沉又稳,言语不轻狂”“勤则精、嬉则荒,忠孝仁义有传承,大德扬四方”,17岁的京剧学员魏天泽把中华民族传统的忠、孝、仁、义编入一首《京歌》,让观众感悟戏曲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作为一名00后,他常常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戏曲文化传承下去。对此,观察员王珮瑜在节目中给出了答案,“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好好练功,给观众呈现好听好看好玩的艺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一段悠扬婉转的昆曲《牡丹亭》唱腔出自10岁小姑娘蔡乐艺,将观众带入游园惊梦的凄美意境。而一旁为她拍曲的爷爷,正是年过七旬的昆曲大师蔡正仁。让观众感受到戏曲文化在代际之间润物无声的传递。8月5日的节目中,京胡大师尤继舜患病后坚持拉琴,在仅单手能动的情况下与徒弟合作表演,展现了老一代艺术家将一生献给戏曲的执着。《喝彩中华》的舞台上,没有宏大的舞台表现,却不乏充满力量的画面。节目在展现戏曲的创新表达之外,紧紧围绕“传承”二字,体现当代戏曲人的思考、探索和奉献,激发观众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喝彩中华》在周六黄金档播出,为观众打开认识戏曲文化的新视角,引发了观众的积极讨论,节目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的直播,观看人次近30万,网友互动踊跃。以喝彩人的艺、念、情,展现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以小见大,润物无声,是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形式的生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