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广东成立新机构,信号强烈 ·  2 天前  
简七读财  ·  过去100年,这类资产更赚钱 ·  2 天前  
曾星智中线投资  ·  只赚不亏:长线投资成功的关键 ·  2 天前  
曾星智中线投资  ·  只赚不亏:长线投资成功的关键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英特尔,偶像的黄昏 ·  4 天前  
格上财富  ·  一个人最大的不靠谱,是沟通没有形成闭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这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啊?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1-04-26 23:56

正文

文丨张是之

如题,这才过了几年好日子?这就是我看到美团涉嫌垄断被调查的第一感受。

现在市场和企业对政治环境和舆论氛围可以说极为敏感,昨天文章刚刚写了《你可能再也看不到电影解说的短视频了》,今天就有 B 站用户反映无法上传视频了。

而且不仅仅是不能利用原来的影视素材,就是借用原剧 IP 的重构,甚至是重名,都有可能触发审核机制被下架。

这个事情对很多从业人员来说打击是巨大的,而且不少观众也失去了观看精彩解说的机会。

这个事情另外一个重点是,这边明星们刚刚发个声明、某部某局刚刚做个表态,那边企业们就坐不住了,就不敢了创新更不敢突破了。

这在早些年,甚至就是早几年,可不是这个样子。就在前几年,阿里还硬杠过工商总局。

稍微了解一下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细节案例,你都能发现,无数企业家突破观念和法规的桎梏,冒着肉身进去和失去的风险,去开拓市场去赚钱。

像年广久这样的,运气不是好的一点半点,邓公钦点才扛了过来。

还有很多人,是没有扛过来的。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法律不断给企业家创新开绿灯的过程,是法律不断适应市场的过程。

今天呢?我们不能说是全部,但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几个典型案件,是法律在不断试图指导市场的过程。

而且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法律都还没定罪呢,舆论先给你扣上帽子了。

看看微博下面的评论,恐怕这次美团也是凶多吉少。

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当然需要有法律来维持秩序。可问题是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秩序?

改革开放最艰难的是什么?无论是农业口还是工商业、金融口,你会发现明明是很多人做了好事,自己赚了钱,带着别人赚了钱、养了家,却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去支持、去认可。

法律找不到,政策找不到,人们的观念里也找不到。

大到小岗村的土地承包,小到养几只鸭子、卖几个鸡蛋、雇几个工人,都这样。八十年代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在给农民的某些行为定性。

如果改革开放初期,有今天这样的互联网舆论生态,恐怕我们的改革未必能走到今天的地步。

这就像那些做电影短视频剪辑解说的爱好者们,一开始就不让人家创新,这个市场压根就做不起来。

市场做起来了,又说各种不行各种侵权。

我们不鼓吹法律无效,也不鼓吹市场万能,最起码法律应该去了解一下市场的基本规律。

跟知识产权法一样,反垄断法也是从美国引进的一部恶法。

当我们跟美国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反美,但观念里却又十分的「美国化」,觉得美国很多做法值得中国学习。

比如什么最低工资制度、工会制度等等吧,很多人其实是很认可的。

而美国的《谢尔曼法案》就是反垄断法的源头,美国是反垄断法的发起人和推广者,欧盟紧随其后,我们呢?

要么我说,这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啊。

有些文章和视频,总是拿美国百年多的反垄断历史来说事,而且还喜欢把美国对 IBM、微软、谷歌那一套举例,说正是因为对这些巨头的反垄断处罚,才造就了美国的互联网。

这是典型的牵强附会,把时间上的相关性当成了历史上的因果性。

美国和欧盟很多的发达国家,底子厚实,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副作用还没有那么明显,还没看出来。

你说我们一发展中国家,跟着起什么哄啊。

本来说好的走中国特色市场化道路,结果一不留神就掉进坑里去了,还一掉掉俩。

知识产权本质是在侵权,反垄断本质是反市场,这两个逻辑一天不普及,未来大概率还会踩雷。

2021年04月26日

——————

题图: Augusto Giacometti
上一篇: 你可能再也看不到电影解说的短视频了

延伸阅读: 该哭的时候你们却在笑

限量签名版新书,「一课诚品」店有售,长按识别进入

一起读书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