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懒人医考
打造医学考试第一平台,帮助医学同行,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最高分数一次通过考试,轻松拿证,”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每天正能量,打造一代名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器械临床一起学】国家卫健委:禁止临床出现无 ... ·  22 小时前  
丁香园  ·  DeepSeek ... ·  昨天  
蒲公英Ouryao  ·  玻璃包装,凭什么无法撼动 ·  2 天前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注册人制度下异地受托方体系考核一般需要多久? ·  4 天前  
解螺旋  ·  速看!用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懒人医考

【中医】骨度分寸+穴位定位+特殊主治

懒人医考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1-24 18:18

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主要描述了骨度分寸和穴位定位。骨度分寸包括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长度,如天突至歧骨、歧骨至脐中等。穴位定位则详细列出了多个穴位在身体的具体位置,如中府穴、孔最穴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这些穴位的特殊主治,如尺泽主要用于急性吐泻、孔最用于痔血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骨度分寸

文章详细描述了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长度,如天突至歧骨、歧骨至脐中等,这些尺寸对于医疗和人体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观点2: 穴位定位

文章列出了多个穴位在身体的具体位置,包括中府穴、孔最穴等,并提供了详细的定位描述,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穴位有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3: 穴位特殊主治

文章介绍了这些穴位的特殊主治,如尺泽用于急性吐泻、孔最用于痔血等。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中医穴位的治疗作用有重要意义。


正文

1.骨度分寸
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 9寸
歧骨至脐中 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5寸
耻骨联合上缘至髌底 18寸
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至内踝尖 13寸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尖) 19寸
臀沟至腘横纹 14寸

2.穴位定位
中府穴:平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孔最穴:腕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偏历穴: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
手三里: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
肩髃:屈臂外展,肩峰外侧缘前下方的凹陷
肩髎: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肩井: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梁门:脐上4寸,中线旁开2寸
归来:脐下4寸,中线旁开2寸
条口:犊鼻下8寸 -lanren
丰隆: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
内庭: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
阳陵泉: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
血海: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通里: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阴郄: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支正:腕背横纹上5寸,尺骨尺侧与尺侧腕屈肌之间
次髎: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
志室:第2腰椎棘突下,后中线旁开3寸
承山:小腿后,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飞扬:小腿后区,昆仑直上7寸
昆仑: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照海:内踝尖下1寸
肓俞:腹部,脐中旁开0.5寸
郄门: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大陵:腕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耳门:三焦经,在耳屏 上切迹 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听宫:小肠经,在耳屏 正中 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听会:胆经, 在耳屏 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中渚: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支沟: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头临泣:前发际上0.5寸,瞳孔直上
足临泣: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
风池: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
带脉: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
环跳: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
太冲: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
章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处取章门)
期门:第6肋间隙,前中线旁开4寸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懒人医考
风府: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中脘:脐中上4寸
上脘:脐中上5寸 -懒人医考整理
膻中:平第4肋间隙,前中线上
中极:脐下4寸
关元:脐中下3寸
气海:脐中下1.5寸
下脘:脐中上2寸
建里:脐中上3寸

3.穴位特殊主治
尺泽: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孔最:痔血
鱼际:小儿疳积
合谷:外感病;热病多汗或无汗;经闭、滞产
偏历:水肿
曲池:热病;眩晕;癫狂
肩髃:瘾疹.瘰疬
迎香.四白:胆道蛔虫症
天枢:双向调大便
梁丘:乳疾
足三里:保健要穴
丰隆:化痰
内庭:清胃火
公孙:神志病;奔豚气
三阴交:心悸失眠;湿疹;阴虚
地机:痛经要穴
阴陵泉:祛湿要穴
极泉:瘰疬、腋臭、上肢针麻
阴郄:吐血、衄血、骨蒸盗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