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东南大学李全院士团队Angew:全可见光驱动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世界最豪大学”这篇Science,有竞争力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浙工大潘梅兰教授团队 Mater.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贵州大学邵姣婧教授/清华大学贺艳兵教授、周光 ...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清华大学严清峰课题组JACS:II型红磷结构新见解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世界最豪大学”这篇Science,有竞争力,不仅可以上书架,还能上货架!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09-28 07:50

正文

新技术!从盐水中提取锂,成本降低90%!

锂是高性能电池的关键材料,但全球常规锂储量有限,预计将在2080年耗尽,因此非常规锂源(如海水)备受关注。由于海水中锂浓度低且干扰离子多,传统的钠钙蒸发法无法提取锂,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些问题,电场辅助的直接锂提取技术得到发展,如摇椅法,它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实现电化学提取。然而,现有膜的离子选择性差,影响效率。研究人员之前开发了一种基于含锂无机固体电解质的电渗析工艺,能够将海水锂浓度显著提高,同时保持优异的离子选择性,但需克服通量较低的问题。此外,"蓝色能源"利用海水和淡水的渗透势,有望提高能量收集效率,但现有膜的功率密度仍需改善。
在此,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赖志平教授黄国维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无膜解耦电化学工艺的解决方案,不仅能从低浓度盐水中提取锂,还能利用渗透势降低能耗,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该电池在磷酸铁电极之间循环锂离子,并具有阴极(盐水)和阳极(淡水)室,这些室彼此隔离,但通过一对银/卤化银氧化还原电极进行电化学连接。该设计可以处理镁/锂摩尔比高达 3258 且锂浓度低至 0.15 毫摩尔的苛刻盐水兼容,从而能够生产电池级(>99.95% 纯度)碳酸锂。通过有效收集盐水的渗透能,节能高达约 21.5%。采用电极表面积为33.75平方米的中试电池实现了死海卤水的提锂,回收率为84.0%材料和运营成本粗略估计为每公斤Li2CO3约5.89美元,具有与从富锂资源提取锂相竞争的优势,并低于2022至2023年Li2CO3的平均市场价格(约70美元)相关成果以“Lithium extraction from brine through a decoupled and membrane-free electrochemical cell design”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天津大学本硕/清华大学博士校友李震博士为第一作者。
赖志平教授和黄国维教授
解耦无膜提取锂电池的设计
在解耦无膜(DCMF)电池中(图1A),阴极室(盐水进料)和阳极室(提取溶液)通过FePO4/LiFePO4和Ag/AgX(X 为Cl或Br)电极进行电化学连接。该系统通过电化学反应将Li+离子从盐水中提取到萃取溶液中,同时Ag/AgX电极调节卤化物阴离子的转移(图1B和1C)。通过渗透能收集,Ag/AgX电极利用X浓度差异产生渗透电压,驱动电化学反应。实验结果显示,使用不同浓度的Br和Cl溶液、红海水和死海水时,开路电位为252.3至377.5 mV,峰值功率密度达到35.38至55.65 W m−2,超过了其他膜系统的性能(图1E)。
图1.蓝色能量辅助电化学提锂
提锂性能
研究表明,在解耦无膜(DCMF)电池中,电极优先吸附锂离子(Li+),这可以通过嵌入电位的不同来解释。初步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在高盐度和低锂浓度的条件下有效提取锂,且电流密度随时间减小,类似锂电池的充电过程。提取过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尤其是相对于其他离子(图2A和2B)。通过长期实验,发现电池具有高稳定性,电极降解率低,能量效率高,且渗透能贡献约21.5%(图2C)。在小型和长期实验装置中,锂提取效率和库仑效率均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图2D和2G)。该研究展示了DCMF电池在高盐度环境中提取锂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长期运行中保持了较高的性能和较低的能耗(图2H)。
图 2. 小规模 DCMF 电池的锂提取性能
中试规模原型
使用中试规模的解耦无膜系统成功提取锂并生产Li2CO3粉末(图3A),其规模是实验室装置的100000倍。该自动装置采用西门子PLC控制,提取过程通过旋转电极组件实现(图3B)。从模拟死海盐水中经过多次循环提取锂,锂回收率达84.0%(图3C),在112个循环后锂浓度达到99.21 mM。电极能耗合理,渗透能贡献15.23%(图3E)。提取溶液经纳滤和反渗透浓缩后,加入Na2CO3沉淀出Li2CO3,最终获得3.175kg,回收率为86.5%,符合电池级标准(图3F)。
图 3. 中试 DCMF 工艺的锂提取性能
小结
根据中试规模提取和稳定性测试结果,估算出能源消耗和材料成本。中试提取的总功耗为70.43 W,每个周期消耗1,183,289.79 J,提取1.0 kg Li2CO3需11.59千瓦时。与锂提取直接相关的能耗仅占总能耗的17.01%,包括电极旋转、溶液装卸、锂吸附和电极冲洗,渗透能占相关能耗的3.48%。辅助系统消耗了82.99%的能量,通过优化设计可显著降低这一比例。材料和运营成本粗略估计为每公斤Li2CO3约5.89美元,具有与从富锂资源提取锂相竞争的优势,并低于2022至2023年Li2CO3的平均市场价格(约70美元)。本文开发的DCMF电池设计能够有效利用渗透势来降低能耗,设计简单且易于升级,期望促进更广泛的应用和创新理念

--检测服务--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