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是复旦大学生物学硕士科班出身,但是与大多数理工男专注细节不同,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MBA商业训练加上安捷伦科技近10年的商业和管理经历让他早已习惯用产品经理的方式更全面地思考问题。王刚深信,恺佧生物的快速成长基于以准确的市场分析为支撑的细分赛道选择。
恺佧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王刚
创业伊始,王刚向团队明确业务主线选择的两条重要原则:第一,选择朝阳行业,每年有很多新技术和新客户涌现;第二,行业中存在大量团队技术储备所能解决的未满足需求。自2013年以来,国内的资金和人才以指数级的速度聚拢到新药研发领域,但整个研发价值链并非高效衔接,仅靶点蛋白一隅就存在许多不足。
例如,抗原活性不理想,从而抗原和抗体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表现出结合活性,但在细胞层面的结合活性却很差。
再如,抗原不能引起有效的免疫反应,得不到亲和力足够好的抗体,或者市场上没有跨膜蛋白(比如GPCR)的可溶性抗原等。这些缺陷无疑制约了国内新药研发的进程,然而,得不到优质的靶点蛋白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药物研发面临的挑战。
恺佧生物看准这一市场缺口,选择了创新抗体药早期发现和细胞治疗的靶点蛋白市场。
恺佧生物的首席技术官Manhee Suh博士是韩裔美籍蛋白结构专家,曾经在美国工业界从事开发生物蛋白酶和疫苗项目多年。进入工业界前,Manhee还曾在康奈尔大学进行了超过10年的蛋白结晶和膜蛋白研究。Manhee同时还是恺佧生物的联合创始人,他的专业素养和技术积淀帮助恺佧生物将各种技术设想落实到产品上。
在恺佧生物,Manhee带领研发团队花费大半年时间,建立了针对困难靶点抗原蛋白开发的创新型平台SAMS(Structure Aided design and Multiplex Screening)。
SAMS平台能够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模拟蛋白结构的方法,对接客户的具体应用对每个蛋白进行设计,并针对相同蛋白同时进行多个构建。SAMS平台采用独创的蛋白表达筛选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表达量最优的克隆,为用户节省时间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成功率和产率。
据王刚介绍,恺佧生物开发了“三个火枪手”Trimer蛋白系列,包括LIGHT和CD40L, 能够有效解决了客户在使用靶点蛋白时遭遇ELISA 实验中验证有结合活性,但细胞学实验中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困境。
此外,恺佧生物自主研发的哺乳系统表达的抗原多肽-MHC复合体具有表达时间短,不需要复性,修饰更接近体内真实条件,活性高等优点,为胞内抗原靶点研究提供优良的抗原和检测工具。
同时,恺佧生物还具备开发复杂生物酶的能力,例如,Vaccinia virus Capping Enzyme,在mRNA免疫和治疗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现在每个细分市场都充满了竞争,企业之间比拼的关键在于战略能力和执行力,好的判断力至关重要。”王刚认为,对于生物技术公司而言,打造出具有竞争力和差异化的产品最为重要,“产品的成败甚至决定了公司的成败。”
王刚甚至将过去在安捷伦负责全球事业部产品线管理时的经验应用到恺佧生物每一个产品细节的打磨中,从市场调研到产品定位,会同研发团队共同制作Prototype,再到财务分析、客户试用反馈、渠道Go-to-market策略、产品上市和商业化,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这样会把研发过程拉长,但能够做出来真正的精品,我们的目的是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我认为对一个企业最大的浪费是不聚焦做出一堆卖不出去的产品,这点恺佧要尽可能避免。”
恺佧生物有一个由来自于顶尖抗体药研发公司资深科学家客户们所组成的产品战略咨询委员会,大家会定期给出产品反馈以及未来的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从而更客观地帮助恺佧做出前瞻性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投入决策。
恺佧生物研发团队 右四为Manhee博士
用技术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是王刚和Manhee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目前,恺佧生物拥有正式员工20人,其中有16人专门从事研发工作,“只要产品做得足够好、有特色,后面的市场营销和规模化就相对简单。”事实上,作为一个初创企业,恺佧生物与用户之间建立最初的信任正是得益于技术人员在与用户交互中所体现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