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马拉松或自行车比赛的读者知道,会有一位选手跑在最前面“破风”,为后面的选手减少空气阻力,创造更有利的运动环境。一般由能力优秀的选手来担当此任。
智能终端行业,也是由一个又一个“破风者”来带动市场前行的。
比如直板机时代,苹果从多点触控、iOS、appstore、Face ID、全面屏等多个方面,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减少了创新阻力,避免走弯路,引发其他手机厂商纷纷效仿,是绕不过去的“破风者”。
随着AI时代到来,所有产品都值得被AI重做一遍。AI手机、AI PC百花齐放,折叠屏这一品类,荣耀CEO赵明则在前不久的一次媒体交流中提到:
“我们已经替苹果把路都蹚完了,在过去五年间,让折叠屏进入到毫米级,轻薄度比拟直板机,强大性能、防水等也都有了,消费者选择(折叠屏)的最大障碍已经没有了,所以对于苹果来讲,已经是出折叠屏的最佳时机。”
为苹果折叠屏“破风”,荣耀并非说说而已。
就在7月12日,
荣耀推出了全新一代折叠屏旗舰新品荣耀Magic V3和荣耀Magic Vs3
。轻薄强大合体的荣耀Magic V3,折叠态机身减薄至9.2mm,再次刷新折叠屏轻薄纪录,作为极致科技的最尖端展现,成为荣耀又一科技创新里程碑。
更早站上端侧AI跑道的荣耀,2021年开始研究探索的AI四层架构,和苹果在今年六月份发布的Apple Intelligence路线一致。用平台级AI来重构折叠屏体验,荣耀成为独一无二的“破风者”。
从传统智能手机的“后来者”,到折叠屏智慧体验的“破风者”,我们可以从荣耀Magic V3的全速奔跑,找到荣耀在AI时代一马当先的一些答案。
“破风者”存在的意义,是跑在队伍最前面,帮助后面的选手减少阻力、提高创新速度,增强对新品类的信心和动力。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爆火,终端产品跑步进入AI时代,折叠屏以更大的视野、更大的生产力潜能,成为AI创新的最佳载体。而领跑端侧AI这一进化路线的荣耀,要为折叠屏在AI时代破风,就首先要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现实障碍。
具体来说,阻碍折叠机市场增长的原因有二:
一是大部分折叠屏本身的创新力不够强。
折叠屏虽然提供了更大的屏幕面积、更丰富的折叠形态,但在交互体验上,并没有与直板机拉开很大差距。在实际使用中,大部分折叠屏产品在交互方式与直板手机大同小异,而直板手机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通信、娱乐和办公等需求,换机动力不够强劲。
二是与直板机对比的阻力大。
同为智能手机的重要形态,折叠屏难免会被拿来跟直板机的性能、品质、轻薄度等参数进行比较。受限于物理边界,对于绝大部分折叠屏来说,更厚、更重,电池、防水、耐摔性等都有待突破,同样档位的直板手机品质更加稳定可靠。
跑步的人都知道,如果向前的动力不够,脚下还有阻力,当然跑不快。折叠屏的独特形态优势没能在交互体验上充分释放,又缺乏与直板机的“比较优势”,结果就是市场扩张的步伐缓慢。
实际上,一年来已经有厂商逐渐放缓了折叠屏的探索和创新速度,传言有手机厂商将会退出小折市场。
折叠屏加速向前奔跑,行业急需一个“破风者”。荣耀,便在此刻顶了上来。
众所周知,大模型技术让AI手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能够在端侧运行大模型和AIGC等复杂算法的AI手机,有望掀起新一轮的换机潮。其中,折叠屏也成为AI手机的重要形态,在双屏上提供个性化的端侧AI体验,成为各大厂商的创新方向。
理论上说,折叠屏更大的屏幕、双屏体验,可以支撑AI时代的各种应用创新和交互能力,比如基于意图识别的服务流转,结合内外屏,带给用户前所未有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是直板机完全无法实现的。
挑战在于,如何把AI能力在折叠屏形态上充分释放出来呢?
在端侧AI探索更早、更深的荣耀,也成为大模型时代到来之后率先用AI重构折叠屏的终端厂商。
具体来说,
荣耀在端侧AI的两大路线选择,为折叠屏这一品类带来压强式创新,让此次折叠屏新品荣耀Magic V3 和荣耀 Magic Vs3在交互体验上实现了颠覆式变革。
可能有人问,OpenAI等纯算法公司也很擅长做AI,为什么端侧AI创新看荣耀?这就要提到荣耀为端侧AI带来的第一个路线选择:
AI使能硬件
。
大模型爆火之后,很多AI硬件将生成式AI、大模型接入到传统设备上,就称之为“AI XX”。赵明表示,这些集成的都是互联网/软件企业的能力,那终端厂商在AI手机中发挥的价值和贡献是什么?他认为,终端厂商要做自己该做的事。
AI硬件是一个软硬件高度集成的融合体,其中屏幕、电池、光电等都还有需要创新的地方。这些也是AI可以发挥潜力的领域,也是终端厂商的强项,是纯算法公司很难去做,或者不愿去做的。
比如“看屏幕可以让近视度数降低”“长时间看手机也不易眼睛干涩”,这是在传统智能机时代闻所未闻的“黑科技”,也只能由终端厂商去完成的端侧AI创新。就在AI时代,率先由荣耀Magic V3实现了。
本次发布的荣耀Magic V3 和荣耀 Magic Vs3,均搭载了全新荣耀视力舒缓绿洲护眼屏
,并开创性地引入 AI 主动式护眼,高规格高素质屏幕与AI 离焦护眼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缓解视疲劳并防控近视,开启AI时代下电子终端护眼时代。
“想将折叠屏作为主力机,但屏幕大、重载任务多,比直板机耗电快”,这个阻碍折叠屏普及的困扰,也能靠端侧AI来实现突破。
具体来说,
荣耀Magic V3将电池技术和AI技术的双重突破与紧密协同。
在硬件上打造了业界首个硅含量达到10%的硅碳负极电池——第三代青海湖电池,用性能强大的轻薄高密电池实现超长续航。通过AI使能电池,能效增强芯片 HONOR E1和都江堰电源管理系统让荣耀 Magic V3 可以智能识别不同温度、负载的充放电场景,实现超长续航。软硬件双管齐下,荣耀Magic V3高负载运行一整天毫无压力。
可以说,用AI重构折叠屏,荣耀充分发挥了终端厂商的独特优势,做到了“人无我有”。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AI手机的核心是“AI”,这一点上荣耀也能做到引领吗?
让折叠屏进化为AI手机,荣耀在AI层面也做到了“人有我优”。这就要提到荣耀在端侧AI开辟的第二条重要路线:
AI重构操作系统
早在苹果提出AI系统“Apple Intelligence”之前,荣耀便推出AI使能的个人化全场景操作系统。通过AI重构操作系统,可以从硬件、操作系统、应用、服务等各层级实现平台级AI,将AI技术能力充分释放到智能手机中,实现全链路创新。
因此,比苹果等厂商更早用AI赋能操作系统的荣耀,也可以更早用AI使能的操作系统(即平台级AI)来驱动折叠屏交互升级。
荣耀Magic V3 和荣耀 Magic Vs3 搭载了全新升级的荣耀MagicOS系统,为折叠屏交互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
变化一:从被动到主动,任意门让应用和服务“得心应手”。
荣耀MagicOS系统平台级的AI意图识别,可以带来千人千面的用户专属智慧服务。在端侧学习到用户习惯之后,主动为用户呈现所需要的服务。
此次
荣耀全新MagicOS系统,就将荣耀任意门功能带到了折叠大屏上
,基于荣耀 AI 端侧大模型的数据化学习和个性化习惯,让各种跨应用操作,只需轻轻一拖、一步直达,美食一拖即搜,文件一拖打印,网络热帖内容一拖收藏,极大地简化了信息流转过程,让折叠屏的操作体验突破性升级。
变化二:从小屏到大屏/双屏,AI加持的人因交互与折叠屏更适配。
我们知道,折叠屏的形态更多样、承载任务场景更多元,可以内屏、外屏、内外全屏态等多种形式。而在传统操作系统下,用户作为“主控”来完成各种操作,极大地增加了繁琐程度。
平台级AI,让折叠屏拥有了显示方面的人因设计,充分利用折叠屏的大屏优势,释放娱乐和生产力。
比如
全新升级的荣耀 MagicOS 系统,用AI 重构主屏交互。
传统双屏展开后,大量APP散落在大屏桌面上,不仅杂乱不美观,而且内容密集会带来一定视觉压力,让用户产生焦虑感。荣耀 MagicOS全新的AI透气式布局,会根据用户习惯及使用率,一键调整APP顺序,让大屏桌面智慧分类一目了然,保留更多桌面留空。
此外,
升级后的荣耀 MagicOS还专为折叠大屏底部dock设计了全新的交互方式,同时提供常驻应用和智慧应用推荐
,充分利用大屏的宽度。智慧应用推荐则会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自动推荐用户最有可能使用的应用,“想用户所想”,让多任务切换更加自由随心。
基于平台级AI的人因交互,折叠屏也在办公、游戏等场景中,释放出直板机难以比拟的体验优势。比如游戏超级分屏,可以让游戏主场景图层和操作图层分离,双屏显示来完成更便捷的操作。大屏/分屏自由切换,则能让工作资料可以在精细操作和总览对比之间平滑阅读操作,一边开视频会议、一边回复同事消息,高效切换不耽误,让大屏办公体验比肩 PC 级生产力。
我们知道,硬件配置趋同、同质化创新、软件体验差异缩小,这些都构成了近年来消费者换机意愿减弱的主要原因。手机还能为用户干什么?是一个终端厂商的必答题。
AI时代,大家都很好奇,AI究竟会将手机改造成什么地步?荣耀将平台级AI带入折叠屏手机的一大意义,就是重新想象人机交互体验。
对人机交互的终极想象,超级英雄电影的观众都会对钢铁侠的超级智能管家系统“贾维斯”印象深刻,贾维斯不仅能够像人类一样跟钢铁侠进行自然互动,而且可以主动服务,在关键时刻为其提供关键信息和建议,是钢铁侠的得力助手。
随着平台级AI基于意图识别的主动服务,“让人人拥有贾维斯”,这个看起来有些遥远的科幻未来或许并不会再遥远。
至此,我们会发现,荣耀端侧AI的两大路线:
AI使能操作系统和AI使能硬件,正在以全面而深入地压强式创新,为折叠屏体验注入了强劲的“AI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