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Snap犹如坐了火箭,令人匪夷所思。
作为一个斯坦福大学产品设计中的一个班级作业,Snapchat的诞生有点滑稽。
2011年4月,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在斯坦福大学的产品设计课上介绍了其最终方案的创意。 并于2011年9月在斯皮格尔的父亲卧室中正式上线——利用该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拍照、录制视频、添加文字和图画,并将他们发送到自己在该应用上的好友列表。这些照片及视频被称为“快照”("Snaps"),而该软件的用户自称为“快照族(snubs)”。
Snapchat早期风靡全球,这与团队更专注于这款应用的易用性和技术挑战,而不是品牌和设计性理念有莫大关系。换句话说,早期的Snapchat更贴近用户需求,因而受到用户欢迎。
从产品的角度上来讲,Snapchat属于年轻新一代的标志。
据2014年进行的一次包含了1600名受访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77%的大学生会在每天至少使用一次 Snapchat,而和人们印象大相径庭的是,只有月2%的受访者用 Snapchat 来收发色情信息(sexting)。“创意”(37%)、“联系”(27%)、“比信息更简单”(23%)成为受访者使用 Snapchat 最重要的原因。
而除了这个因素,高盛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时,36~50岁的群体已经属于 X 世代,他们出生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他们和千禧年世代、Z 世代对互联网的认识和感受自然无法同日而语。
《综艺》(Variety)的调查显示,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选择使用 Snapchat 正是因为父母不用。
换句话说,只有 Snapchat 才能提供一个三个世代相对泾渭分明的社交关系网络。从这个角度来看,Snapchat 的出现就是一场打破旧世代的社交定式、重塑新世代社交关系的革命。
“我们愿意和朋友进行交流的原因是这事‘有趣’。”当用户分享的空间被压缩,有趣的感受也在降低。在23岁的Snapchat联合创始人兼CEO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看来,越来越多已经成熟的社交网络其实忘记了他们建立的初衷。
然而,有一天,当Snapchat的创始人一样开始告别青春的时候,当这家企业也开始登陆资本市场,重走老路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他们也一样开始重蹈覆辙。
当然,后面的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凭借超高的人气,Snapchat一路开始走上了梦幻之旅,它不断的受到投资机构的追捧,以至于很多时候,其在科技媒体上的新闻不是其产品,而是其不断融资及又融资的消息:
2012年1月,Snapchat从光速创投(Lightspeed Ventures)中拿到了48.5万美金的种子投资。
2013年2月8日,Snapchat 获得1350 万美元的A轮资,估值在 6000 万到 7000 万美元之间;
2013年6月7日,Snapchat 完成新一轮 1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 5 亿美元。
2013年6月23日,Snapchat刚刚完成了一笔高达8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知名风险投资机构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领投,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腾讯6000万美元参与了跟投,此时,Snapchat的估值已经达到了8亿美元。
2015年1月3日,Snapchat完成了4.86亿美元的融资,跻身美国十大风投交易。
2015年5月29日,Snapchat 融资5.37亿美元,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和两家对冲基金Glade Brook Capital Partners与 York Capital Management进行了投资。
2016年3月3日,Snapchat从富达投资集团(Fidelity Investments)获得1.75亿美元的新融资,估值跟一年前一样,为160亿美元。Snapchat没能以比一年前更高的估值融资,或许表明投资者更为谨慎地看待该公司的前景。
一路融资下来,不差钱的Snapchat开始有了任性拒绝的资本——据悉,2013年11月,其曾任性地拒绝了Facebook出价 30亿美元的收购邀约。
当然,更任性的是,2013年6月,Snapchat完成腾讯等联合投资的6000万美元B轮后,Snapchat的两位创始人CEO Evan Spiegel 和 CTO Bobby Murphy各自用个人持有的股份套现了1000万美元(共2000万美元)。
或许成功太快,无论Snap还是其创始人,都很难找到当年的影子。
当所有的一切开始趋于平淡的时候,年少成名的Snap能否给新的年轻人以灵感,目前看起来他们离这一初心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