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毅资产管理
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公司,致力于为优秀的投资经理配备一流的平台支持,让优秀的投资经理专注于投资,全力以赴地为投资者创造更佳收益。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高毅资产管理

对话韩海峰:2025年的三大机会与两大挑战

高毅资产管理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5-02-21 15:15

正文

图片

作者及 来源 | 高毅资产客户服务号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2024年 ,资本市场 经济复苏和政策加码的交织下,呈现 出先抑后扬的走势 当下,市场环境依旧充满变数。 对此, 高毅资产合伙人、研究总监韩海峰在 近期的 年度交流会上表示 ,尽管经济复苏路径仍存波折,长期来看,市场已具备“估值修复”与“政策驱动”的双重支撑,看好市场2025年的结构性机会。

具体而言,他关注三大方向的结构性机会:一是红利型资产中的高确定性机会;二是与经济相关的周期行业,关注供给出清、需求边际改善的机会;三是服务型消费方向的投资机会。













01
回顾2024

两大关键词:分化与波动

请您回顾一下2024年的资本市场表现及其背后的主要因素。

韩海峰: 2024年资本市场表现一波三折,全年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恒生指数上涨17.67%。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和政策:


经济层面, 疫情过后 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突出。 去年 五六月份 以来 ,消费 、制造业投资、工业生产 等领域的压力 更多 显现 出来,各项经济数据均偏弱;


政策层面 经济刺激 政策 的持续加码 对市场起到了 更多促进 作用 ,特别是去年 9月之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已明确地转变,市场风险偏好与投资者信心较过去得到明显提升。


从市场结构 来看,行业出现 明显 分化 表现较好的行业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 红利型资产 ,如银行、通信、家电等,这些行业以盈利稳定和高分红为特点,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中,分红 回报 更有 吸引力;


另一类是 创新型资产 ,如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等领域,这些行业通过技术突破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在表现较差的行业中,食品饮料、医药等受到经济 承压 和消费意愿下降的拖累,连续几年呈现负回报。

风格 指数 表现来看, 过去几年 分化 特征同样明显 2022年至2024年,红利指数在市场调整中表现最为稳健 2020年至2021年,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 长型行业 领跑市场 2017年至2020年间, 核心资产 ”则 表现突出 不难发现拉长周期,以中小市值公司为代表的 中证 2000 指数 “核心资产”为代表的茅 指数、 以成长型行业为代表的 新能源指数和 以高股息公司为代表的 红利指数 呈现 了不同的 周期性变化 特点

02
展望2025

从投资、出口和消费看宏观经济

政策和经济是去年资本市场表现背后的重要因素。那么,站在当前时点,您如何分析当下的宏观经济?

韩海峰 我们从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来看宏观经济。


首先看 投资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反应了经济活动中生产环节的价格变动情况,是制造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情况 的直观反映。 上一轮 PPI指数持续为负的时间是2012年至2016年,而本轮PPI指数转为负值是从2022年底开始,目前已持续两年时间,压力的背后有两个主要因素: 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


在地方政府债务方面,房地产销售下降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不过,政策层面已开始积极应对,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如此宽松的政策表述,同时,财政政策 也更加积极,这一政策组合可能成为未来市场回暖的重要推动力。


在房地产方面,中国本轮调 整周期可能已接近相对均衡的状态,与全球地产泡沫破裂时的平均调整幅度相近。 2 024 年,随着 “517楼市新政”的实施以及9月份以来加码的降息和首付比例下调政策,房地产销售的市场信心有所提振,最近两个月销售面积已连续实现同比正增长,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市场企稳的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观察。


从另一个角度, “租售比”的指标来看,虽然它无法精确判断市场拐点,但可以进行定性比较。 前, 我国房地产的租售比约为 2.2%,意味着购买房产后每年可获得2.2%的回报率,已高于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现约为1.6%-1.7%)。 因此,从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已开始显现出一定的价值。


综上,在政策的强力刺激下,房地产行业已出现诸多积极变化。 尽管难以像 2009年那样通过一次刺激政策就使行业大幅回升,但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尤其是销售端的企稳,有望逐步带动开工端和土地出让环节的回升,这对整体经济会产生较直接的积极影响。

再看出口。 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关税继续上调等外部风险将对出口构成较大压力,但客观审视,中国在出口方面依然保持了竞争力。 尽管 2 0 1 8 年以来,中国在美国的进口市场份额从 18%下降到13%,如果从美国视角看,我们好像受到了很大影响,但若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制造业仍占据全球约1/3的市场份额。


从产业转移的角度,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业领域(如汽车和通用机械)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提升,抢占了原先属于日本与德国等传统制造业大国的部分份额。 这不仅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为未来我国出口提供了一定支撑。

最后看消费。 在过去几年价格持续下行的环境中,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率显著提升,居民储蓄从每年新增10万亿人民币攀升至16万亿-17万亿。 虽然消费总量增速放缓,但部分领域仍有结构性增长。 参考美国过去20年的数据,在服务型消费中,如医疗、教育、看护服务等价格长期保持着上涨,这或许能为中国未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提供一些参考。



当前A股估值的吸引力明显

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您如何看待2025年的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

韩海峰: 估值是决定市场回报的重要因素。A股的风险溢价(PE市盈率的倒数减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处于5%-6%的较高水平。从历史上来看,风险溢价的高低往往和未来一年的指数回报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比如风险溢价较高的时候,未来一年大概率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回报,而风险溢价较低的时候,未来一年可能回报较低。所以从风险溢价的角度看,当前的估值水平依然很有吸引力,特别是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后,估值的吸引力更为明显。


2024 年, A 股回购金额显著增长, 重视股东回报成为 A股 市场的重要变化。 港股龙头公司 2 021 年之前主要是以分红为主,之后回购的规模也在大幅上升。 所以,当重视股东回报后,市场会有一些更为积 极的变化,这也是我们相对乐观的一个因素。


重点关注两大不确定因素

2025年资本市场有哪些不确定性值得关注?

韩海峰: 是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与关税 政策可能会对出口和整体经济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 二是 国内政策执行力度和节奏的不确定性。 尽管目前政策已转向宽松,但具体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仍需观察, 所以两会后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及预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察节点 因为政策的力度和执行的方案,将直接影响经济复苏节奏和市场走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