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典文献学微刊
多聞闕疑,無徵不信,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美依安  ·  【融媒关注】今天明天,都是小年! ·  15 小时前  
文明四川  ·  隆昌市莲峰小学罗栩瑞:《春节童谣》 ·  昨天  
美好辽宁文旅之声  ·  走起!跟着“央妈”的美食清单过东北小年 ·  昨天  
美好辽宁文旅之声  ·  走起!跟着“央妈”的美食清单过东北小年 ·  昨天  
湖南市场监管  ·  今日大寒 ·  3 天前  
幸福东台  ·  明天,东台将迎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典文献学微刊

新书 | 《湖北省图书馆藏珍本古籍图录》出版

古典文献学微刊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25-01-20 19:24

正文

《湖北省图书馆藏珍本古籍图录》
湖北省图书馆  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定价:2500.00元(全2册)

ISBN:978-7-5598-7378-1

编者简介


湖北省图书馆,创办于1904年,1954年定名为“湖北省图书馆”,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成立、最先对外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目前,图书馆馆藏文献总藏量近1000万册,其中古籍46万余册。

内容简介


《湖北省图书馆藏珍本古籍图录》共收书五百部,包括多部被《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者。书目选择时,内容兼顾四部各类目,版本基本涵盖由宋元至清末民国的各种类型,以助广泛欣赏;并注重同一书各版本、同一版本不同批校题跋之书的互相参照,有益比较研究。同时,每种书均附有提要,著录书名、卷数、责任者及其著作方式、版本、批校题跋、存缺卷、开本和版框尺寸、版式、藏书印、索书号、《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编号,是一套体例完善的馆藏珍本古籍版刻图录,具有较高的版本参考价值,同时也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湖北省图书馆珍本古籍如今的存藏情况,为学界充分利用相关文献提供便利。

二〇二四年是湖北省图书馆建馆一百二十周年,湖北省图书馆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这部书目,可以更好地揭示湖北省图书馆馆藏珍本古籍的特色和亮点,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翔实的参考信息,向全社会公布以便铭记传扬前人功绩,并不断从中国传统典籍中汲取营养,并使其有益于国家的繁荣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目录


上册目录 

经 部

001 十三经注疏三百三十卷

002 郝氏九经解一百七十五卷

003 万充宗先生经学五书十九卷

004 钱氏四种附二种二十六卷

005 周易程朱传义二十四卷上下篇义一卷朱子图说一卷五赞一卷筮仪一卷

006 易经解不分卷

007 诚斋先生易传二十卷

008 周易本义十二卷易图一卷五赞一卷筮仪一卷

009 周易本义四卷筮仪一卷卦歌一卷图说一卷

010 读易一钞十卷易广四卷

011 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

012 御纂周易述义十卷

013 周易推六卷

014 东坡书传二十卷

015 书经集注十卷

016 古书世学六卷

017 禹贡锥指二十卷附略例一卷禹贡图一卷

018 禹贡方域考一卷附北行一百四十韵并序一卷

019 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末一卷外编一卷

020 诗经四卷

021 诗集传通释二十卷纲领一卷外纲领一卷

022 诗经疑问七卷附编一卷

023 多识编七卷

024 毛诗振雅六卷

025 诗疏补遗五卷

026 毛诗多识六卷

027 礼经会元四卷

028 周礼集说十一卷纲领一卷复古编一卷

029 考工记二卷

030 轮舆私笺二卷轮舆图一卷

031 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

032 仪礼析疑十七卷

033 仪礼经注疑直十七卷

034 礼记注疏六十三卷

035 礼记集说十六卷

036 礼记集说大全三十卷

037 大戴礼记十三卷

038 檀弓二卷

039 春秋左传十五卷

040 唐荆川先生编纂左传始末十二卷

041 左国数典二卷附公羊数典一卷谷梁数典一卷

042 春秋四传三十八卷

043 春秋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

044 春秋世学三十三卷

045 春秋正旨一卷

046 春秋孔义十二卷

047 春秋长编不分卷

048 孝经衍义一百卷首二卷

049 御注孝经不分卷

050 论语外篇十八卷

051 四书集注二十九卷

052 连理堂重订四书存疑十四卷

053 四书参十九卷

054 四书眼十九卷

055 谈经菀四十卷

056 四书说丛十七卷

057 吕晚邨先生四书讲义四十三卷

058 菜根堂札记十二卷

059 五经读五卷

060 仓颉篇一卷仓颉序述一卷

061 新刻急就篇四卷

062 说文解字十五卷汲古阁说文解字校记一卷

063 说文解字注三十六卷六书音均表五卷汲古阁说文订一卷

064 说文解字篆韵谱五卷

065 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

066 新刊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玉篇广韵指南一卷

067 佩觿三卷

068 佩觿三卷

069 三续千字文注一卷

070 六书统二十卷

071 六书统溯原十三卷

072 字鉴五卷

073 说文字原一卷

074 六书正讹五卷

075 字学大全三十二卷

076 广金石韵府五卷纂集玉篇偏傍形似释疑文字一卷

077 字串二卷

078 广韵五卷

079 广韵五卷

080 集韵十卷

081 韵补五卷

082 新编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一卷

083 洪武正韵十六卷

084 新编篇韵贯珠集八卷直指玉钥匙门法一卷重觅五音借部免疑隐形一百八十字一卷

085 钦定同文韵统六卷

086 操风琐录四卷

087 音韵学稽古录一卷

088 新方言一卷

089 尔雅正义二十卷释文三卷

090 尔雅正名十九卷

091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十三卷

092 释名疏证八卷补遗一卷续释名一卷

093 释名疏证八卷补遗一卷续释名一卷

094 尔雅翼三十二卷

095 经雅不分卷

史 部

096 史记一百三十卷

097 史记一百三十卷

098 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

099 史记一百三十卷

100 汉书一百卷

101 汉书一百卷

102 汉书一百卷

103 汉书评林一百卷

104 班马异同三十五卷

105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

106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

107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

108 后汉书注补正八卷

109 三国志注补六十五卷

110 南唐书三十卷南唐近事三卷

111 宋史新编二百卷

112 辽史一百十六卷

113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目录二卷

114 元史二百十卷目录二卷

115 明史列传拟稿不分卷

116 少微通鉴节要五十卷外纪四卷

117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首一卷

118 资治通鉴日抄十七卷

119 通鉴纂二十卷

120 宋元通鉴一百五十七卷

121 后汉纪三十卷

122 弘光实录钞四卷

123 皇明通纪法传全录二十八卷皇明法传录嘉隆纪六卷续纪三朝法传全录十六卷

124 绎史一百六十卷世系图一卷年表一卷

125 逸周书十卷校正补遗一卷附录一卷

126 逸周书十卷校正补遗一卷附录一卷

127 国语二十一卷补音三卷

128 战国策十二卷

129 华阳国志十二卷补华阳国志三州郡县目录一卷

130 辽小史一卷金小史八卷

131 嘉靖大政类编二卷

132 十六国春秋一百卷

133 朝代纪元表不分卷大清一统志表不分卷

134 史记钞九十一卷

135 两汉博文十二卷

136 荆川先生批点精选汉书六卷

137 史通训故补二十卷

138 史通通释二十卷附录一卷

139 政监三十二卷

140 读通鉴论三十卷末一卷

141 [孝感凤港文献四种序例汇编]一卷

142 古列女传七卷续一卷考证一卷

143 元和姓纂十卷

144 东越文苑六卷

145 皇明表忠纪十卷首一卷附录一卷

146 续观感录十二卷

147 明三异人纪略四卷

148 复社姓氏录一卷南都防乱公揭一卷复社姓氏传略十卷首一卷

149 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十卷

150 鹿侍御[久征]碑铭一卷鹿太公[正]传一卷鹿太常[善继]传一卷鹿忠节公[善继]传一卷鹿解元[化麟]传一卷

151 南大司空二太先生[居益]年谱二卷附录二卷

152 曾文正公[国藩]年谱不分卷

153 左笏卿日记

154 师伏堂日记不分卷

155 汉阳关季华光绪庚辰年日记

156 苍虬阁日记不分卷

157 龙筋凤髓判二卷

158 通志略五十二卷

159 牧津四十四卷

160 宣统二年正月份膳房办买肉斤鸡鸭清册不分卷

161 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

162 [吴文恪公书四种]

163 狄云行馆奏议四卷

164 赐龙堂奏牍一卷

165 日涉编十二卷

166 山海经十八卷

167 山海经十八卷图赞一卷订讹一卷叙录一卷

168 [嘉靖]山东通志四十卷

169 [嘉靖]大名府志二十九卷

170 [光绪]武昌县志稿不分卷

171 [光绪]荆州府志不分卷

172 [顺治]江陵志余十卷首一卷

173 [万历]襄阳县志□□卷

174 西陲要略四卷

175 [光绪]伊犁府乡土志一卷

176 三辅黄图六卷

177 洛阳伽蓝记五卷

178 雍录十卷

179 梧浔杂佩一卷

180 湖北旧闻录四十六卷

181 湖北旧闻录四十六卷

182 湖北旧闻录四十六卷

183 水经注不分卷

184 水经注四十卷

185 水经注四十卷

186 水经注四十卷首一卷附录二卷

187 水经注四十卷首一卷附录二卷

188 水经注四十卷首一卷附录二卷

189 水经注四十卷首一卷附录二卷

190 水经注四十卷首一卷附录二卷

191 水经注四十卷首一卷附录二卷

192 水经注笺四十卷

193 隶续二十一卷

194 金薤琳琅二十卷补遗一卷

195 集古印谱六卷

196 讱葊集古印存三十二卷

197 湖北金石诗不分卷

198 读书敏求记四卷

199 [王仁圃群书题跋]不分卷

子 部

200 六子书六十二卷

201 六子全书二十一卷

202 十二子十二卷附二卷

203 盐铁论十二卷

204 刘向新序十卷

205 二程先生语录二卷

206 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207 真西山读书记乙集上大学衍义四十三卷

208 新刊性理大全七十卷

209 枫山章先生语录不分卷

210 大儒心学语录二十七卷

211 思聪录一卷

212 疑思录六卷

213 下学堂札记三卷朴园迩语二卷归洁园偶笔一卷五纬正图解一卷堂规一卷会约一卷

214 御制资政要览三卷后序一卷

215 童蒙观鉴六卷附巧对一卷

216 近思录补注十四卷

217 老子道德真经二卷音义一卷

218 御注道德经二卷

219 南华经十六卷

220 南华诂六卷首一卷

221 经武秘要九种十八卷

222 登坛必究四十卷

223 神技编不分卷

224 兵经百篇三卷

225 管子二十四卷

226 韩子迂评二十卷

227 黄帝素问灵枢经十二卷

228 王氏脉经十卷

229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

230 寿域神方□□卷

231 赤水玄珠三十卷医案五卷医旨绪余二卷

232 医学述要三十六卷首一卷

233 伤寒论翊十二卷

234 广成子鬻子合刻三卷

235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236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237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238 论衡三十卷

239 南部新书十卷补遗一卷

240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

241 石林燕语十卷

下册目录 

242 容斋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

243 容斋五笔类钞五十四卷

244 纬略十二卷

245 新刊三元精纂举业通用标题句解淮南子摘奇二十八卷

246 累瓦四编十卷

247 知言二卷

248 雪亭梦语一卷

249 桥西杂记不分卷

250 世说新语三卷

251 世说新语六卷

252 唐语林二卷

253 初潭集三十卷

254 智品十三卷

255 新刊王太史汇选诸子类语四卷

256 日知录三十二卷

257 冬夜语儿笺记(冬夜笺记、夜笺)一卷

258 自怡偶笔二卷道德经偶解一卷

259 困学纪闻注二十卷

260 [汉阳胡东谷先生笔记真迹]不分卷

261 剧谈录二卷

262 渑水燕谭录十卷

263 冷斋夜话十卷

264 新编分类夷坚志甲集五卷乙集五卷丙集五卷丁集五卷戊集五卷己集六卷庚集五卷辛集五卷壬集五卷癸集五卷

265 倪文正公手记不分卷

266 御制数理精蕴上编五卷下编四十卷表八卷

267 天元直指不分卷

268 [研山斋珍赏集览]十卷

269 书学会编四卷

270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十卷附二卷

271 学古堂墨迹考不分卷

272 印史五卷

273 古今印则四卷

274 方元长印谱五卷

275 棋经十三篇(玄玄棋经)

276 投壶谱一卷

277 方氏墨谱六卷

278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一卷

279 绍兴重雕大藏音三卷

280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

281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282 华严原人论解三卷

集 部

283 楚辞十七卷附录一卷

284 陶靖节集诗一卷文一卷集圣贤群辅录一卷参疑一卷杂附一卷

285 华阳陶隐居集二卷

286 徐孝穆全集六卷

287 类笺唐王右丞诗集十卷年谱一卷

288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唐翰林李太白年谱一卷

289 李诗选五卷

290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二十卷文集二卷

291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二十卷文集二卷

292 杜诗选六卷

293 杜工部七言律诗不分卷

294 杜工部集二十卷年谱一卷诸家诗话一卷唱酬题咏附录一卷

295 读杜心解六卷首二

296 读杜心解六卷首二卷

297 韦苏州集十卷拾遗一卷

298 孟东野诗集十卷联句一卷

299 欧阳行周文集十卷

300 昌黎先生集四十集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一卷

301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遗诗一卷传一卷

302 韩文公文抄十六卷

303 韩文四十卷外集十卷遗集一卷

304 韩文一卷

305 林鹿原选昌黎先生诗集一卷

306 柳文四十三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

307 柳文四十三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

308 柳文七卷

309 柳集点勘四卷

310 李长吉歌诗四卷外诗集一卷

311 唐皮日休文薮十卷

312 孙可之文集十卷

313 徐骑省集三十卷补遗一卷札记一卷

314 徐骑省集三十卷补遗一卷札记一卷

315 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政府奏议二卷尺牍三卷遗文一卷年谱一卷年谱补遗一卷祭文一卷诸贤赞颂论疏一卷论颂一卷诗颂一卷朝廷优崇一卷言行拾遗事录四卷鄱阳遗事录一卷遗迹一卷褒贤祠记二卷

316 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年谱一卷附录六卷

317 欧阳文忠公全集一百三十五卷

318 新刊欧阳文忠公集五十卷

319 节孝先生文集三十卷语录一卷事实一卷

320 苏老泉先生全集二十卷附录二卷

321 苏老泉文集十三卷

322 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

323 东坡先生诗集注三十二卷东坡纪年录一卷

324 施注苏诗四十二卷总目二卷苏诗续补遗二卷王注正讹一卷东坡先生年谱一卷325 苏文六卷

326 苏长公小品四卷

327 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十卷

328 石门文字禅三十卷

329 谢幼槃集斠记稿一卷

330 孙尚书内简尺牍编注十卷

331 罗鄂州小集五卷罗郢州遗文一卷

332 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少湖徐先生学则辩一卷

333 翠微南征录十一卷

334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五十五卷目录二卷

335 吾汶稿十卷

336 揭文安公文集□□卷

337 杨铁崖咏史古乐府一卷

338 吴渊颖先生集十二卷

339 师山先生文集八卷遗文五卷遗文附录一卷济美录四卷

340 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341 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

342 畦乐先生诗集一卷附录一卷

343 静庵集一卷附录二卷

344 张东海先生诗集四卷文集五卷

345 石田先生集十一卷

346 大崖李先生诗集十二卷文集八卷

347 石淙诗稿二十卷

348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349 阳明先生文录五卷外集九卷别录十四卷

350 空同先生集六十三卷

351 空同子集六十六卷目录三卷附录二卷

352 燕泉何先生余冬序录六十五卷

353 太师张文忠公集十九卷

354 边华泉集八卷

355 俨山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外集四十卷续集十卷

356 洹词十二卷

357 徐迪功集六卷 重选徐迪功外集四卷谈艺录一卷

358 鸟鼠山人小集十六卷后集二卷可泉拟涯翁拟古乐府二卷拟汉乐府八卷

359 夏桂洲先生文集十八卷年谱一卷

360 何氏集二十六卷

361 何大复先生集三十八卷附录一卷

362 舒梓溪先生集十卷

363 梓溪文钞内集八卷外集十卷

364 增定太白山人漫稿八卷 太白山人传一卷

365 栖溪稿八卷

366 梦泽集二十三卷

367 龙溪王先生全集二十二卷

368 燕诒录十三卷

369 笔山崔先生文集十卷

370 天马山房遗稿八卷

371 俟知堂集十三卷

372 许太常归田稿十卷

373 重刊荆川先生文集十七卷外集三卷附录一卷

374 震川先生集三十卷别集十卷

375 刘唐严先生文集八卷

376 赵浚谷文集十卷

377 遵严先生文集二十五卷

378 沧溟先生集三十卷

379 自知堂集二十四卷

380 友庆堂存稿十四卷

381 二酉园文集十四卷诗集十二卷

382 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十六卷

383 志园集三卷

384 朱文懿公文集十二卷

385 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七卷

386 栖真馆集三十一卷

387 来恩堂草十六卷诗集三卷

388 西征集十卷冯文所诗稿三卷黔中语录一卷续语录一卷黔中程式一卷

389 青黎馆诗集六卷

390 梅公岑草不分卷

391 郑侯升集四十卷

392 白苏斋类集二十二卷

393 歇庵集十六卷

394 朱陵洞稿三十三卷中州武录一卷

395 松圆浪淘集十八卷偈庵集二卷

396 袁中郎十集十六卷

397 灵山藏二十九卷

398 甲秀园集四十七卷

399 梅中丞遗稿八卷

400 妙远堂诗集十四卷

401 陈太史无梦园初集三十四卷

402 紫原文集十二卷

403 石居士诗删二卷

404 张异度先生自广斋集十六卷周吏部纪事一卷

405 牧斋初学集诗注二十卷

406 檗庵别录八卷

407 孔自来诗文集不分卷

408 浮山文集前编十卷后编二卷浮山此藏轩别集二卷

409 变雅堂集不分卷

410 黄冈杜于皇先生全集不分卷

411 田间集十卷

412 敬业堂诗集五十卷

413 敬业堂诗集五十卷

414 过江二集四卷

415 睫巢诗集十卷

416 海岳集十卷

417 静香室诗六卷

418 包安吴手录文不分卷

419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殿试策一卷

420 绣山悼亡诗草一卷

421 西林诗萃八卷后萃二卷

422 修来馆编年诗稿不分卷双馆轩随笔一卷

423 培园诗集十八卷末一卷

424 [贺篑公诗词文初草]不分卷

425 章太炎覆刘英烈士书一卷

426 苍虬阁诗稿不分卷

427 潜园文集五卷附诗集一卷二六七

428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

429 四家宫词四卷

430 元白长庆集一百四十一卷

431 四杰诗选二十四卷

432 六家文选六十卷

433 选诗七卷诗人世次爵里一卷

434 选学胶言二十卷补遗一卷

435 文苑英华一千卷

436 玉台新咏定本十卷

437 古乐府十卷

438 诗纪一百五十六卷目录三十卷

439 古诗归十五卷

440 明诗兼不分卷近诗兼逸集不分卷近诗兼今集不分卷

441 黄鹤楼集三卷

442 佩文斋咏物诗选四百八十六卷

443 御选唐宋诗醇四十七卷目录二卷

444 御定历代赋汇一百四十卷目录二卷外集二十卷逸目二卷

445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章正宗二十四卷

446 词致录十六卷

447 新镌焦太史汇选中原文献通考经集六卷史集六卷子集七卷文集四卷通考一卷
448 秦汉文钞六卷

449 新刻寓文粹编二卷

450 批点唐音十五卷

451 唐诗品汇九十卷拾遗十卷历代名公叙论一卷诗人爵里详节一卷

452 唐诗会选十卷

453 唐诗归三十六卷

454 全唐诗九百卷目录十二卷

455 御选唐诗三十二卷目录三卷

456 宋文鉴一百五十卷目录三卷

457 南宋四家律选五卷

458 皇明经济文录四十一卷

459 皇明文范六十八卷目录二卷

460 今文选十四卷

461 恕铭朱先生汇选当代名公四六新函十二卷

462 明诗归八卷

463 锺谭诗选二卷

464 分类如面谈初集十二卷自稿二卷二集十二卷自稿一卷补遗一卷

465 明诗百一钞十二卷

466 明人遗稿一卷

467 云山酬倡不分卷

468 国朝六家诗钞八卷

469 吴都文粹十卷

470 明馆课不分卷

471 休阳诗隽前编四卷后编八卷

472 九老诗存一卷附文存一卷补遗一卷花山题咏一卷

473 安成周氏家集八卷

474 冯氏五先生集五卷

475 吴江叶氏全集十八卷

476 刘子文心雕龙二卷注二卷

477 文则二卷

478 花间集四卷

479 姜白石诗词合集九卷附录一卷

480 类编草堂诗余四卷

481 词谱六卷

482 增定南九宫曲谱二十一卷附录一卷

483 击筑余音一卷

类丛部

484 艺文类聚一百卷

485 初学记三十卷

486 初学记三十卷

487 初学记三十卷

488 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

489 群书考索前集六十六卷后集六十五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二十五卷

490 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卷别集三十二卷

491 玉海二百卷辞学指南四卷诗考一卷诗地理考六卷汉艺文志考证十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周书王会补注一卷汉制考四卷践阼篇集解一卷急就篇补注四卷小学绀珠十卷姓氏急就篇二卷六经天文篇二卷周易郑康成注一卷通鉴答问五卷

492 群书集事渊海四十七卷

493 修辞指南二十卷

494 通俗编三十八卷

495 韵府群玉二十卷

496 二三场经济考六卷

497 薛文清公集九种

498 武英殿聚珍版书

499 艺苑丛钞一百六十三种

500 道希先生手稿十九种

前言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湖北省图书馆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北巡抚端方主持创办,始建于一九〇四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百廿年间,它经历了清末兰陵西街创业的筚路蓝缕、抗战期间鄂西的颠沛流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蛇山南麓的精心经营,到二〇一二年新馆落成于沙湖之滨,一跃成为湖北的楚天智海。

书籍是一座图书馆的灵魂。在鄂图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古籍总量已逾四十万册、善本六千余部,一百二十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一百八十部入选《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尤以小学、地方志、金石、清人文集等典籍为重点。正是由于前人精心访求、收购与社会捐赠的涓涓活水,终于汇聚成我馆古籍的渊海,并实现了从有到优的跨越。如在继承湖北学政张之洞所置书、两湖书院、湖北官书局藏书之外,原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中南军政委员会、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联等单位都曾对鄂图的古文献建设予以支持;又吸纳了包括不限于汉阳刘传莹、宜都杨守敬、武昌柯逢时、孝感秦应逵、枝江张继煦、蒲圻张国淦、黄冈刘卓云、蕲春黄侃、武昌徐恕等一批藏书家以及楚学精庐的珍稀旧藏。因此,鄂图所藏古籍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品质甚高,古籍大馆已成为湖北省图书馆的支柱之一。

这批沉甸甸的古籍馆藏,藴含着丰富的先哲智慧。为了“成就古人,与之续命”,发掘和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一代代鄂图人怀抱敬畏之心和使命感,围绕古籍流通的各个环节,做了许多工作。薪火相传,近些年来,在国家古籍保护计划的顶层设计下,鄂图的古籍工作呈现出新的进步。一是不断提高古籍存藏条件。二〇一二年搬迁新馆后,馆舍规模扩大,开辟了四个古籍书库,又特于二〇一六年兴建了专门的善本书库,极大改善了古籍存藏条件。二是持续进行编目整理。以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和编纂《中华古籍总目》为契机,对馆藏古籍进行全面梳理,使著录臻于完善,一批特色古籍的价值得以揭示。三是重视古籍修复和数字化工作。二〇一五年获批国家古籍修复中心湖北传习所,以师带徒为抓手,为“冷门绝学”输送更多新生力量。与此同时,引进社会力量,加快古籍数字化工作,上线推出专门的数字化平台,一批古籍善本得以再生性地走出深闺,为人所用。四是加快古籍开发利用的步伐。创立“鄂图藏珍”品牌,与多家出版社联合推动特色古籍出版。仅近几年面世的就有《湖北省图书馆藏稿本日记四种》《民国时期预约样本辑存》《鄂东王氏未刊稿丛编》《湖北省图书馆藏稀见明清总集选刊》《苍虬阁诗稿七种》等书,使古籍化身千百,嘉惠学林。五是加强古籍宣传工作。积极实践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形成出版、展览、短视频三位一体的品牌策略。建成湖北省典籍博物馆,先后举办了“荆楚宝典——湖北省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展”“徐行可捐赠古籍文物 60 周年精品展”“鄂图藏珍——鄂东王氏家族文献整理与保护展”,承办了“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湖北巡展以及“册府千华——湖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展”等系列展览,让古籍零距离面向大众,助力公共教育、文化传承。在新媒体传播方面,在热门网络平台发布“古色悠然”系列古籍视频,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综上所述,湖北省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可谓多头并进,使得四十万册古籍绽放新生。

今年是湖北省图书馆建馆一百二十周年,我们特意于古籍馆藏中择其优者五百部,编为图录,向社会公布,以展示馆藏珍秘,庆祝鄂图的百廿华诞,并致敬前人。在书目选择中,内容兼顾四部各类目,版本基本涵盖由宋元至清末的各种类型,少数抄稿本成书于辛亥革命之后,亦酌情收入,以助广泛欣赏;同时注重同一书各版本、同一版本不同批校题跋之书的互相参照,有益比较研究。“珍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善本。选择佳椠精印、具有学术代表性、版本稀见及史料价值高者,如馆藏孤本、四库底本、禁毁书、初刻初印本皆有收录。

其次,精选名家批校题跋本。如纪昀批《史通训故补》、段玉裁批《汉书》、黄丕烈校《后汉书》、黄侃批《尔雅正名》及何焯、卢文弨、钱大昕、魏源等一众知名学者批校本,占有较大比重。

再次,公开名人稿抄本。收稿抄本九十六部,如林侗、戴震、孙星衍、梁章巨、陈沆、皮锡瑞、文廷式等一批大家的稿本一并呈现。

最后,留意有特殊价值的地方文献。本馆向以网罗保存乡邦文献为己任,如鄂东王氏家族未刊稿、监利王柏心之殿试卷、宜都杨守敬及熊会贞批校《水经注》、应山左绍佐日记、嘉鱼刘心源的小学论著、蕲水陈曾寿的诗集等著述,皆尽力涉及。

以上珍本,多被《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

湖北人杰地灵、文化发达。回顾湖北省图书馆栉风沐雨的厚重历史,展望它鹤舞翔云的光明未来,我们胸怀激荡,文化自信更为坚定。此书的编纂出版,既是对国家重视古籍、保护古籍、利用古籍号召的响应,也使得鄂图的古籍特色馆藏得以彰显,最重要的是,对广大学林来说是一件颇为有益的事。希望通过这部书,人们能铭记传扬前人的功绩,并不断从中国传统典籍中汲取营养,并使其有益于国家的繁荣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湖北省图书馆

二〇二四年八月

凡例


一、本书为湖北省图书馆建馆一百二十周年之贺礼,旨在展示馆藏之富美,怀缅和致敬为本馆藏书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

二、本书收录湖北省图书馆现藏汉文古籍珍本,优先收录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者,少数抄稿本成书于辛亥革命之后,亦酌情收入。同一书,本馆收藏多部时,收录不同版本二至三部。同一版本不同批校题跋者,收录二部,唯一例外者收录六部。

三、本书分类,依经、史、子、集、类丛五部分类排比。

四、各书依次著录书名、卷数、责任者及其著作方式、版本、批校题跋、存缺卷、开本和版框尺寸、版式、藏书印、索书号、《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编号。

五、书名大致依原书卷端所题著录,个别以通行题名著录。原书多卷而各卷题名不一时,以首卷卷端题名为准。自拟书名加[]标明。

六、凡碑传、年谱之传主姓名,用[]补入题名之中。

七、原书正式题名外,别有通行习见之题名,加()附注于原题名后。

八、地方志于书名前冠以纂修时代,加[]标明。

九、残缺不全之书,书名后著录原书卷数,原书卷数不可考时,书名后用□□表示。著录现存卷数及卷次;个别难以处理者,著录缺卷。

十、责任者时代,以其卒年所在朝代为准。生活时代已至辛亥革命后者,不再冠以朝代名。

十一、责任者均着录本名,不题别号或字。本名无考或待考者,照原题著录。责任者无考时,用□□表示。

十二、版本项,本书有年代可据或其他资料可考者,详着其刊刻年代、刻书处或刻书者姓名。丛书零种,著录所属丛书。

十三、抄本若无具体抄写年代及抄写者姓名,则统称某朝抄本。

十四、凡批校题跋本,均着录其本名,不题别号或字。本名无考或待考者,照原题著录。仅署一字者,照录并在此字前冠以□。批校题跋者无考时,暂作佚名。

十五、同一书,收入多部批校题跋本时,以版本时代先后为序。版本相同者,按照批校题跋者时代先后为序。版本、批校题跋时代均相同时,按批校题跋者原有标识为序。

十六、丛书及各部类中汇编之书,子目同《中国丛书综录》者不再列举。稿本和自拟书名的丛书,列举子目。

十七、藏书印文字因污损、模糊等因素难以识别者,用□表示。

十八、每部书选择书影一至四帧,优先选择正文首卷卷端及能够反映版本特点者。若正文首卷卷端缺损、抄配、补刻,则选择其他卷端。

书影


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排版: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