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子木聊房
一个专业还原事实真相的房产老司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最会赚钱的顶流咖,被灭了 ·  19 小时前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婚姻这件冒险装备,能让你看见更壮阔的风景 ·  21 小时前  
于小戈  ·  调教老公,还得她这样的甜妹 ·  2 天前  
于小戈  ·  顶流大花,出事了 ·  2 天前  
莓辣MAYLOVE  ·  为什么说蛇年是旺女的好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子木聊房

楼市,进入尴尬期

子木聊房  · 公众号  ·  · 2024-03-27 18:43

正文

文/子木

这几天的楼市,挺尴尬的。
因为小阳春,市场都把政策的预期拉到了高点,一线城市行情普遍回暖,但还没达到带动全国的效力,这时候还需要更劲爆的刺激点。
然而深圳推出政策,废止“70-90”,北京推出政策,废止“离异3年内不得在京购房”。
看来看去都挺奇怪的,似乎在解释一个成语:
“隔靴搔痒”。
至于影响,不算太大,也不能说没有。
7090是2006年提出的,要求各城市新开工面积,90平米以下面积所占比较必须达到70以上。
原因是那时候人们的收入少,也买不起大房子,如果都做小平米供应,这样可以有效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但目前,市场主要需求都转向了改善,90平米以下的房子不够住,那么这样的政策是不是早应该取消。
其实上海在今年3月15日土拍的时候,就默默取消了7090政策,那时候也没出政策通知,可能就是为了避开一些不必要的舆论。
解绑7090其实也是响应新房改的“双轨制”,让一线城市率先带头,开始造一些满足更高阶需求的大平米豪宅。
一方面可以提振房企拿地积极性,一方面可以释放一部分高净值人群的需求,加强楼市热度。
从刺激刚需到刺激改善,再到刺激豪宅,终于知道该找找谁花钱了。
再来看北京离异买房。
北京是在2017年开始限制的“离异买房”,源于当时炒房严重,很多人为了上车,跑去离婚,这样就多了一个首套购房名额出来,买房之后再复婚,完美踩中政策漏洞。
那时候还出现了很多闹剧,有一些家庭假离婚买房,结果另一半出轨拒绝复婚……
这次放开就是为了修复一些“真离婚想购房”的客群,也在某种意义上刺激的更多的购房需求,但毕竟是一小部分,对楼市影响不大。
我现在最关注的是北京是否放开限购。
前几天北京某部门发声,说要分区制定不同的市场政策,此后坊间开始热传要放开非核心区限购。
这也是符合逻辑的,北京目前属于四大一线城市购房政策最严的地方,小阳春过了一半然而全国行情恢复也一般,这时候最需要风向标站出来,带动整体预期向上走。
如果出政策,很可能在即将到来的“330”,北京方面朋友说,有的楼盘已经在筹划330策略活动,全线迎接新政……
330是有说法的。
2015年3月30日那天,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全国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4成,同日财政部发文将普通住房营业税“5改2”。
随后整个楼市进入复苏周期,一线城市在4月份率先全面回暖,继而带动全国房价整体上涨。
紧接着,2015年8月松绑“限外令”,9月全国所有放开限购的城市首套住房2.5成,10月公积金异地贷款全面落地。年底,全国70大城市,有33个城市开始出现连续环比上涨。
所以说2015年的“330新政”,打开了上一轮房价周期的新篇章,也是一个比较具有历史性的转折点。
这轮是否能复制当年的行情?我认为在历史供需大趋势下,很难达到。
但如果北京放开部分限购,这将是2011年之后的首次,下场助力挽回周期概率很大,起码也会带动一部分城市的反弹。
当然前提是330有消息,现在谁都说不准,都只是推测而已,如果不出,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时机了。
目前对经济最大的拖累就是地产了,地产不行,就无法启动这个最大规模的货币派生工具,将上面源源不断的大水带到市场各个环节上来,那么今年大多数城市大多数人的收入还是起不来。
2、
这两天去湖北某县城出差,顺道探访了一位故友。
这个朋友之前也是几千万的身价,主要靠生产铜矿冶炼设备和吃地方项目为生。
之前做设备很赚钱,一年上千万,现在却很难卖出去了,国内没需求,只能卖给非洲、印尼这些还未充分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缩水到年收入百万左右。
他说这里曾经矿藏丰富,商朝青铜器很多都出自这里。
后来孙权在此“大兴炉冶”,岳飞铸剑,张之洞洋务建厂,一直都非常出名。
建国后,这个地方化身新中国的“钢铁粮仓”,全国大搞基建,当地富得流油,铜老板一度与山西煤老板齐名,全国横扫资产,然而也因为疯狂开采,导致当地资源快速衰减。
直到沿海经济腾飞后,这里就彻底不行了,沦为了能源枯竭型城市,走了东北重工业的老路。
连续几年经济停滞,人口外流,地方也没钱了不给结款,吃项目工程也行不通了。
他鼓励家里几个孩子去做生意,但普遍反应现在什么都不好干。
小城市做生意就那几个,开店为首选,最卷的就是餐饮。
因为只要你生意好,过不了多久同一条街,就开好几家跟你一样的店,而且他们的价格比你低很多。你只能被迫降价陷入内卷,最后大家一起赚不到钱,直到亏损倒闭。
不过在这种小城市,有一类餐饮却很赚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