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值世界
新产业、新经济、新时代!——价值中国公号——1、中国领先的商业财经社会化媒体;由专家产生内容的新媒体。关注宏观经济、新兴产业、管理智慧、投资分析等。2、集聚企业家、经理人、投资者、专家学者、分析师的职业社交网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原理  ·  新研究表明,Omega-3可以延缓衰老 ·  4 天前  
科普中国  ·  为什么上班一天,只是坐着,还这么累? ·  昨天  
四川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观察感言 | 张海龙:稻城对望余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值世界

谁是哈耶克?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价值世界  · 公众号  ·  · 2019-11-05 11:59

正文

【导读】哈耶克,大名鼎鼎,不知道他的人,恐怕是相当少数。 介绍评论哈耶克的文章,也是汗牛充栋。 鉴于哈耶克,实在是一位对于市场经济太过重要的经济学家、社会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我们又整理了一些他的重要观点、以及一篇并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哈耶克评论文章,再次“围观”了哈耶克和凯恩斯,在20世纪早期,那场著名的经济学论战,温故而知新。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一。


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主要任教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以及德国弗赖堡大学,他被广泛视为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但与芝加哥经济学派关系密切。他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等。


1947年,哈耶克主持创办了朝圣山学社(Mont Pelerin Society)。 1984年,他获颁英国的荣誉勋爵,以表彰其对经济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1991年,他获颁美国的总统自由勋章。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于德国弗赖堡逝世,享年92岁。


(一)

哈耶克观点


1989年,哈耶克90岁生日时,撒切尔夫人在给他的信中写道: “很多人宽宏地评价我们的政府所取得的成就。 但如果没有那些价值和信念将我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并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方向,我们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您的著作和思考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启迪,是极为重要的。 您对我们厥功至伟!


哈耶克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必须要成为公民和政治环境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或保证。 他认为,只要政府试着以政策来控制个人或市场的自由,从结果上看,都是带有伤害性的,其中所出现的问题,最终还要回归到市场中去解决。


◦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这样说无论如何都不过分,那就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经验和利益的结合,往往会向人们揭示出事件中人们还很少了解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待人和试图使他人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 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观念或思想的俘虏。 我们只有及时认识到这种危险,才能指望去避免它。


◦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信念将把我们引向何处,并不是某一党派或国家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有着最重大意义的问题。


◦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那些“大人物”们总想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的东西。


◦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 它本身绝不是一贯正确和可靠无疑的。


◦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取保障的人,其最终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


◦最能清楚地将一个自由国家的状态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的状况区分开的,莫过于前者遵循着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而后者不会。


◦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只有金钱会向穷人开放,而权力则将永远不会。


◦在社会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


◦尽最大的可能保护私有财产,肯定是人类社会延续最为重要的必要条件。


◦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想象得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


◦一个富人掌权的国家远远比一个掌权之后才能成为富人的国家好得多。


◦在还没有领悟到我们做过了许多蠢事这一点之前,我们将不会变得更为明智。


◦如果都由一个大得远非一般人所能测度或理解的组织去独揽一切权力和作出大多数重要决定,我们将丝毫不能维护和培育民主。 对此,如果我们能够创造一个适合于小国生存的世界,那对我们大家都会更有好处。


◦我们这一代人突出的特点并不是我们对物质福利有任何反感,甚或对它的欲望有所收敛或抵制,而是相反,我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往往是不加思考和鉴别的照单全收,以至于丢失了自己的初心和其他最好的东西。


◦有些人争辩说,我们己经以令人惊骇的程度学会了如何驾驭自然力量,但可惜的是,我们在如何成功地利用社会合作的可能性这一方面是落后了。 如果此话就此打住,那么它是相当对头的。 但是,如果他们继续作出对比并且争辩说,我们必须像学会如何驾驭自然力量那样学会如何驾驭社会力量,那他们就错了。 这不仅是一条通向极权主义的道路,而且是一条通向我们文明的毁灭的道路,一条必然阻碍未来进步的道路。


◦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章的约束。 这些规章使得个人可以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种情况下,会如何使用它的强制能力,再根据这种预见规划他的个人事务。


◦“科学教会了我们谦卑,我们根本不可能全知全能,无所不通,这就像一切伟大宗教的教诲一样: 人不是神,也绝不可能变成神,在神的面前,人必须俯首称臣”。


◦只有竞争普遍发生时,也就是说只有在个别生产者必得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价格的变化但不能控制价格的变化时,价格体系才能完成这种职能。


◦自由——服从共同的抽象规则; 奴役——服从共同的具体目标。


◦技术文明越是进步,我们对物或工具的研究就越会获得更重要且有影响的地位,这种地位与对人及其观念研究的地位相对应,这对应着的两种类型的研究之间的分裂就变得越发严重: 一种类型代表的是这样的人,他们最大的雄心是把自己、及其周围的世界改造成一架庞大的机器,只要一按电钮,其中每一部分便会按照他们设计的运行; 另一种类型则是以这样的人为代表,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人类心智的全方位发展,他们从历史、文学、艺术或法律的研究中认识到,个人是人类发展、演化过程的一部分,他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不是被逼迫的,而是自发的,心甘情愿。 他协助创造了一些比他或其他任何单一的头脑所能筹划的东西更伟大的事物。 可悲的是,我们目前单纯的科技或文化教育未能提供的,正是这种身为社会演进过程一分子的意识,这种个人的努力相互作用的意识。


◦在一个政府是唯一的雇主的国家里,反抗就等于慢慢地饿死。 "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旧的原则,已被"不服从者不得食"这个新的原则所代替。


◦在竞争的社会里,穷人的机会比富人的机会所受到的限制要多得多,这一事实丝毫也不影响另一事实的存在,那就是在这种社会里的穷人比在另外一种专制独裁的社会里拥有很大的物质享受的人要自由得多。


◦经济变化往往只能影响我们的需求的边缘或"边际"。 有许多事情远比经济上的得失可能影响到的事情来得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它们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受经济波动影响的生活上的舒适品,甚至超过许多生活必需品。 和它们相比,我们在经济上是否拮据一些或是否宽裕一些的问题,似乎没有多大重要性。


◦过去50年中垄断组织不断发展,竞争法则的领域愈来愈受限制,这个历史事实当然是无可争辩的——虽然这种现象的程度常常被大大地夸张了。 重要的问题是,这一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必然后果,还是大多数国家所遵循的政策的后果。 我们不久就会看到,这种发展的实际历史强有力地使人想到后者。 但我们必须首先考虑一下,现代技术的这种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使广泛领域中垄断的发展不可避免。


◦一个秩序之所以可取,不是因为它让其中的要素各就其位,而是在这个秩序上能够生长出其他情况下不能生长出的新力量。


◦经济价值对于我们之所以没有许多东西那么重要,正是由于在经济事务上,我们能够自由决定什么对我们比较重要,什么对我们比较次要的缘故。 或者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是由于在现在的社会中,必须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经济问题的,乃是我们自已。


◦自由主义者对社会的态度,像一个照顾植物的园丁,为了创造最适宜于它成长的条件,必须尽可能了解它们的结构、所处的环境以及这些结构、环境是如何起作用的。


◦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过去的历史事件之处,就在于我们不能确切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


◦政府不能乱印钞票,因为这样会造成经济环境趋于恶劣,实业出现寡头化,导致金融系统或金融企业成为社会中的特权贵族; 事实证明,多年的加印钞票往往使得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工资涨幅远远比不上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速度; 而惩罚储蓄导致没有储蓄,拉大贫富差距; 还有中小企业破产、失业率增加和金融系统、房地产领域的泡沫会一起导致并加重社会整体经济的周期性萧条。


经济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证明:

人们所能够设计的事情有多么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