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伴随着N型产能的快速释放及市占率的快速提升,各项技术的市场格局也在不断重塑,TOPCon技术路线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流电池路线。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年底电池片产能约1417GW,N型电池片产能约1078GW,占比约76%,N型时代正式到来;其中TOPCon电池产能约941GW,占比约66.4%。以TOPCon为主的N型技术路线在市场应用中加速拓展,预计到2029年,TOPCon电池片产出占比可超84%,遥遥领先其他技术路线。
随着N型产品量产再加速,产业链各环节都纷纷围绕着N型产能的落地做出新布局,各家对技术路线的选择趋势也更为确定,TOPCon技术将走向全方位落地。
据集邦咨询数据显示,从2024年上半年月度排产来看,6月单月N型硅片产出占比约85%,P型硅片减产严重,下半年随着终端需求减弱,不具备升级改造空间的P型产能大概率面临出清(P升级改造成TOPCon),预计到2024年底N型硅片产出占比约75%,随着下游N型电池产能的快速释放,N型硅片的产出占比同步快速提升。
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TOPCon产能加速释放,随着新产能的持续爬坡及中尾部电池企业对TOPCon电池技术工艺的掌握,高效TOPCon电池生产壁垒逐步消弭。
据集邦咨询预测,到2024年年底电池片产能约1417GW,其中,N型电池片产能约1078GW,占比约76%;其中,TOPCon电池产能约941GW,占比约66.4%。此外,预计到2029年,TOPCon产出占比将超84%,在5年周期内,TOPCon仍是N型主流技术。
图1:2022-2029年不同类型电池片产出占比趋势
市场数据增长的背后是终端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终端需求正式拉开序幕,N型组件占比将快速提升。
据集邦咨询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央国企组件集采招标容量约108GW,其中N型组件约90.3GW,占比约84%,渗透率加速提升,已成绝对主流。且较PERC组件溢价维持在0.05元/W左右,性价比优势凸显。
图2:2023年至今各月组件招标中N型需求占比
通过各大业主的招标情况,可以看到市场对N型与P型的需求已有明显分化。最新招投标数据显示,2024年5月及6月组件招标中N型招标占比分别超93%及82%,预计随着需求的进一步落地,2024年全年N型组件的市占比将从2023年的23%飙升至73%,实现快速提升。
当前TOPCon技术发展情况有两大特点: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集邦咨询数据显示,6月N-P价差维持0.05元/W左右。价差的缩小,背后所依靠的更多是技术、产品与应用的推广和落地,想到达成这一目的,“增效降本”成为关键。随着技术研发不断深入,从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产业化的角度来看,TOPCon在未来5年内依然具有绝对领先优势。
短期来看,TOPCon仍是性价比最高的技术路线。光伏技术要持续不断地发展,那么“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可靠性越来越高”则是恒定不变的底层逻辑。虽然处于多种技术蓬勃发展的“风口浪尖”,但当前TOPCon仍是性价比最高的技术路线。
长期来看,降本增效的终极目标会驱动技术发展,后续技术发展将在此目标上进一步实现多种先进技术叠加、设备降本、效率突破、成本进一步降低等,未来潜力巨大。
随着TOPCon产能扩张周期的结束,TOPCon技术将以更快的步伐实现降本增效,2024-2026年TOPCon电池技术将进入2.0时代,TOPCon电池进入新一轮的技术迭代。正面硼扩散、背面多晶硅层优化、正面接触(LECO)、边缘PET等技术正加快导入,预计随着双面Poly技术的成熟量产,TOPCon 2.0时代将正式迈入3.0生命周期。考虑到TOPCon电池技术卓越的适配性,融合多项技术及材料的进步创新,TOPCon叠层将实现技术突破,开辟新可能。
图3:2022-2028年TOPCon电池片供需趋势(GW)
2024年二季度,LECO已成为TOPCon电池的标配,后续厂商提效重点将着重于钝化结构的优化,当前节点,先进产能的TOPCon电池的量产效率在25.8-26.3%区间,入库效率在24.6%-25.1%区间(较23年初已提升0.6%pct),厂商关注重点逐步从电池增效转移至组件CTM的下降。
随着银粉价格大幅攀升,电池浆料成本亦水涨船高,0BB技术导入进程或将加速,部分龙头厂商已完成0BB技术搭载,但实证效果仍待考察。技术的演进,使得符合新标准的高效产品层出不穷。SNEC期间,叠栅技术的出现亦为TOPCon技术降本增效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