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大会主席,从事各种心血管病诊治工作30余年,在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尤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ICD及CRT-D植入,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等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榜首,推算出全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有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
上述报告指出,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心血管病负担仍将持续增加,这对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策略和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需求。
据了解,中风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二大死亡原因是冠心病。中风和冠心病导致的死亡,占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87%以上。
其中,冠心病
是由于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供养不足,继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压力过大、缺乏运动、吸烟、肥胖或超重等是冠心病的致病因素。
近20年来,心血管疾病在治疗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靠药物治疗,到现在是药物加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李宪伦表示,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介入治疗本身是通过球囊扩张、支架的植入来机械的开通冠心病病人冠动脉狭窄的血管。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给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目前,冠脉介入领域还有一些“硬骨头”有待征服,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冠心病及合并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心肌损伤等问题也是未来需要攻克的领域。
对此,李宪伦认为随着介入技术在中医领域的推广,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心血管领域有望提升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老年患者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再坚持药物治疗,配合积极的中西医药物治疗,多数患者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心绞痛稳定期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贝塔受体阻滞剂这一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猝死风险的基础药品,以及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祛痰通络类中成药。
多项关于中医药介入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研究初步显示,中药和中医的康复手段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缓解和减少急性心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以天士力集团的芪参益气滴丸为例,该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诞生的中成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物质基础、药效作用和适应症相结合,诠释了芪参益气滴丸从吸收入血到对心肌、血管以及血液系统的综合调节作用。
在多个共识指南推荐中芪参益气滴丸适合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李宪伦看来,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血管病的现代药理有几大方面。
第一,芪参益气滴丸的主要成分可以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胶原沉积和心肌纤维化,来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第二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达到抑制甚至逆转心肌肥厚,改善心肌纤维化的目的。第三是中医药活血化瘀的作用,芪参益气滴丸通过调控NO-cGMP-PKG信号通路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发挥治疗HFpEF的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治疗心衰可改善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BNP、NT-proBNP水平。
总的来说,中医药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等特点,在冠心病防治中能发挥较大作用。而开展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疗法,更是解决冠心病患者困境的有效方法。
编辑:
刘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