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统武学
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武学为宗旨,立足于武学的应用和实践,深度挖掘武学登堂入室的方法和捷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社会学理论大缸  ·  书单 | ... ·  14 小时前  
募格学术  ·  AI冲击大学!已开始取代这类教师 ·  昨天  
研之成理  ·  浙江大学杨启炜团队Angew:受限柔性MOF ... ·  3 天前  
研之成理  ·  北京大学彭雨粲课题组Nano ... ·  3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好风雅!唐风宋韵,尽在杯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传统武学

龙蹲虎坐的精髓

传统武学  · 公众号  ·  · 2024-12-17 07:00

正文

中国武术种类繁多,不完全统计有 完整训练体系 的流派有两百多个。传统武术里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大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

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 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 ,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形意门也是能人辈出,最让人熟知的,便是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誉的郭云深了。

但同样是崩拳,不是说学会了这个动作就能跟郭云深一样可以打遍天下了。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 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

三体式的关键是“龙蹲虎坐” ,三体式最重要的是要将两条腿的大筋撑起来,就像把弓弦拉开一样。如果将腿上的大筋比作一条弓弦的话,那么三体式就是通过膝盖这个支点把这条直的大筋拉弯,拉长,拉出韧性。这条大筋的起点在裆部,具体来说是在大腿根部。

因此三体式站的时候如果 大腿根部这根筋感觉拉出来了 ,那么这个式子就对了。这条大筋有了足够的弹性,腿上的动作自然就快了,也有了力量。三体式的功用一言蔽之就是“伸筋拔骨”。

“龙蹲”是要命门后吸,也就是腰椎几节要拉直 ,因为人的整个脊椎骨自然状态下是弯曲的。腰椎部分是向身体里面弯曲的。龙蹲就是要让这向里弯曲变成向外弯曲。这样的话整个后背的脊椎就向拉开的弓弦一样有了弹性,有了向前射出劲的弹性。

“虎坐”是要裹胯,目的也是将两条腿形成的力集中到人的中线上来,并且形成向上的冲击势头。 因为虎坐主要是将身体的重心向下沉下去,这样身体,主要是两条腿由于地面力的反作用就会形成一种向上腾起的劲。关键是要把后腿大腿跟的大筋拉出来,通过坐来拉开。

“猛虎坐窝藏洞中”这就是气沉丹田,虚心实腹。

气下于海,光聚天心。海是气海,心是印堂。

“龙蹲虎坐”有一个共同的诀窍就是尾骨内收,也就是人的脊椎骨最后一节 ,通常说的尾骨向身体内部卷回,这个意思一定要有,否则丹田还是端不住。

尾骨卷,海底翻。也就是丹田抱气,从丹田功法来说就是坐丹田、养丹田,通过坐来养。“龙蹲虎坐”,扣膝合裆,脚后跟微微外转即可,后腿膝盖对着脚尖。

三体式的整个过程是一束一展,束的时候是坐丹田,展的时候是射丹田。整个身体一片射入,射入对方的身圈之内。三体式的核心还是戴家心意的丹田功,外在形式变化了而已。 (本文完)

真正的武学,不可能普罗大众,一直以来都是阳春白雪,是极少数人玩的东西。传武,需要真正的传承才行。 现在 传统武学会员(第八期) 已经开始招募,五月份开课,里面有很多各拳种优秀的功法,包括桩功、试力、内功、肩胯训练、技击、养生等,愿自己在武学路上少走弯路的朋友, 请关注 传统武学会员招募书(第八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