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募格学术
募格学术提供科研工作者关心的各类学术与生活相关资讯与信息,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的发表英文学术文章,助力于中国学术之崛起。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募格学术

AI冲击大学!已开始取代这类教师

募格学术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23 11:55

正文

来源: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AI公务员上岗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成为热门话题。

而这一变革中,AI替代教师的路径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度探讨: AI或许会率先对助教岗位“下手”,接着逐步冲击兼职教师,甚至将目光瞄准专业教授

从清华大学的AI助教到斯坦福大学的智能批改系统等,AI正取代教师部分职能,且在某些领域效率与精准度更高。这种创新也让高校不少教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感 —— “饭碗不保”的阴影正悄然逼近

AI教师来了,真人教师职业危机加剧



清华大学自2023年秋季学期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工作,打造AI助教系统。2024年初,该校以“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GLM”为平台与技术基座,研发出多个AI助教系统,服务不同学科领域师生。AI助教系统可自动化批改作业、提供写作反馈, 将教师和助教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使其能专注于与学生互动、解答问题和深入指导。

北京大学2024年初官宣了AI助教——“Brainiac Buddy”(简称BB)。据悉,早在2023年秋季学期,其便首次亮相于董彬教授的课堂。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计算机“101计划”工作组秘书长郭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AI帮助学生学习数学、计算机编程等课程, AI助教很大程度上减轻我们对(人类)助教的需求。

香港科技大学的“ AI讲师 ”计划更是深入。学校借助人工智能生成式工具,打造出10位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民族与文化背景、从事各行各业的AI讲师。为研究AI讲师对学习动机、教学成效及学生成绩等方面的影响,专业团队会在每节课后收集学生反馈。

AI教师的诞生,是时代必然。AI教师来了,真人教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麦可思202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高校师生对生成式AI的应用普遍持积极态度,但也有显著的焦虑情绪。

近半数(49%)的受访高校教师担心AI可能取代某些岗位,高于学生的39% 。总体来看,超六成师生对生成式AI感到焦虑,其中 14%感到非常焦虑 。具体到教师群体, 16%的受访高校教师非常焦虑,而教辅人员的焦虑比例最高,达到19%,教学科研人员次之,为17%。 这一现象反映了AI技术对教育行业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教辅等重复性较强岗位的冲击,同时也凸显了教育工作者在技术变革中的职业安全感和技能升级的迫切需求。

图片

“AI将取代真人教师的大部分职能”



AI已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掀起变革,逐步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模式。

英国著名教育家、白金汉大学( University of Buckingham )原副校长安东尼・塞尔登(Anthony Seldon)早在2017年就预言, 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十年内(即到2027年)取代真人教师的大部分职能。 他认为,AI技术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自动化评估和即时反馈等方式,极大地提升教育效率,从而减少对人类教师的依赖。

图片

这一预言是否会逐渐成为现实还有待考证,但目前全球多所大学已开始探索AI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阿肖克·戈埃尔(Ashok Goel)教授是这一领域的先驱之一。2016年,他在其任教的课程中引入AI助教Jill Watson,作为第9位助教,用于处理课程的在线论坛中庞大的学生提问。Jill初期表现并不好,经过优化,回答准确率达97%,成功减轻了真人助教的负担。有意思的是,戈埃尔教授在学期末才透露Jill的真实身份。

图片

在2023年秋季学期,哈佛大学讲师格雷戈里·凯斯廷(Gregory Kestin)和高级讲师凯利·米勒(Kelly Miller)进行了一项有趣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真人导师主动式学习”与“AI导师”授课的效果。近200名新入学的本科生被随机分为两组,结果显示, 使用AI导师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上均优于接受传统授课的同学。

哈佛大学的格雷戈里·凯斯廷(Gregory Kestin)和凯利·米勒(Kelly Miller)进行了的这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AI导师与传统授课的效果。虽然结果显示, 使用AI导师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效率上均优于接受传统授课的学生, 但是凯斯廷强调,AI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不是为了取代传统的师生互动,而是为教学增添一种新的方式。教师的角色依然重要,他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面对面交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图片

紧随其后,莫尔豪斯学院(Morehouse College)在2024年秋季学期试点引入了5位AI助教,旨在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项目负责人穆希纳·莫里斯(Muhsinah Morris)博士表示, 未来三到五年内,每位教授都可能配备一名AI助教。 这些AI助教经过特定课程训练,能够使用视觉元素解释复杂概念,并通过对话方式分解难题,既节省了教师时间,又吸引了传统环境中可能羞于求助的学生。其虚拟形象还展现了教师的个性,堪称真人教师的真正延伸。莫里斯指出,AI助教全天候支持将显著减轻教师负担。

图片
图:莫里斯创建了自己的虚拟版本形象用以教学
图片来源:穆希纳·莫里斯

与此同时,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系统(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CSU)也在积极探索AI的应用。今年年初,该校官宣将与顶尖科技公司合作,利用AI的力量创建 由AI赋能的高等教育系统。 该校通过新创建的AI Commons Hub平台,免费为学生、教师和员工提供AI工具、培训和认证。这一举措旨在推动AI在教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促成教学方法的变革。

图片

尽管许多大学并未明确官宣削减真人教师数量,但AI的应用已悄然降低了对真人教师的需求,尤其是在作业批改、学生咨询和课程管理等重复性任务方面。

AI的深入应用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对教师角色和职业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AI与真人教师的协作可能将成为主流, AI负责标准化和重复性工作,而真人教师则专注于情感关怀、创新教学和复杂问题解决 ,共同推动教育向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讲台上的物种进化:AI重塑教师角色



人工智能正逐步重塑教育领域,其潜力不容忽视。

正如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里克·哈努谢克(Eric Hanushek)所言,“AI通过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可能降低对传统教学角色的需求 。”然而,AI并非完全取代人类教师,而是重新定义其角色。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罗斯·卢金(Rose Luckin)指出, “AI不会取代教师,但会使用AI的教师将取代不会使用AI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掌握AI技术以保持竞争力。同时,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克里斯·德德(Chris Dede)强调,“ A I将接管教学中的许多常规任务,但人类教师在提供情感支持和解决复杂问题方面仍不可或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