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活在自己喜欢的状态里,重新出发 ·  14 小时前  
羊城晚报  ·  深度专访 | ... ·  15 小时前  
王开东  ·  少年情怀总是诗 ·  昨天  
王开东  ·  少年情怀总是诗 ·  昨天  
为你读诗  ·  中国书法的智慧所在,不止坐落笔端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好事会随春天到来,兑现你对它的等待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展览预告 | “意匠清华七十年”关肇邺院士校园营建哲思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8-11-14 17:32

正文


清华校园,历百年经营鼎革以有今日恢宏之人文气象,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实非幸致,而是数代清华人殚精竭虑、孜孜营建的心血积累。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时间跨度之长、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堪称居功至伟。


1948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理学院的关肇邺,在偶然听到梁思成先生一次演讲后,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毅然从燕大退学转考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相伴清华校园已整整七十年。七十年来,关肇邺先后主持设计了清华大学主楼、图书馆(三、四期)、理学院(理科楼、生命科学馆、天文台改扩建、化学馆扩建)、西阶、医学院等十余项重要的校园建筑,为新时期清华校园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至为关键的文脉基调。


关肇邺在建成的清华大学主楼西区,1957年


关肇邺院士在清华校园的建筑实践,充分体现出他尊重历史和环境、追求“和谐”及“得体”、反对“豪华”与“新奇”的建筑价值观。数十年来,出自他笔下的清华建筑,兼寄科学精神与人文魂魄,严谨沉稳而不失巧思灵动;融贯中西智慧与古今意匠,谦逊平和而愈增吾校庄严。关肇邺院士设计的清华建筑,非特是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关肇邺院士的校园营建哲思,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清华人的集体想象力格局,也为浮躁年代的中国建筑界留下了足堪导航的思想指南。


本次展览萃集了关肇邺院士数十年来参与清华校园营建工作的全部成果,通过建筑模型、设计图纸、实景照片与视频的形式综合展出。此外,本次展览还包括关肇邺院士的设计手稿和访谈视频等珍贵内容。


关肇邺绘清华西区(理学院、医学院)鸟瞰,2003年


关肇邺绘清华大学医学院侧院,2005年


关肇邺绘清华学堂扩建,1998年


关肇邺绘清华学堂下沉庭院,2010年


关肇邺绘清华图书馆四期鸟瞰,2015年


长卷徐展,七十载夙兴夜寐、醉心沉潜,一人一园成就不朽传奇。


院士简介


关肇邺,1929年生于中国北京,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留校任教至今。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授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并获得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文化、教育建筑的设计和研究,重视建筑对人的情绪、观念、品味等的影响,提倡建筑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和谐,强调建筑设计应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并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提倡建筑应与其功能、性质相适合,反对盲目追求豪华与新奇。


展览信息

开幕式时间

2018年11月19日 15:00

展览时间

2018年11月20日-12月09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8号展厅

展览总策划

庄惟敏,周榕

策展团队

周榕,程晓喜,韩孟臻,祝远,程晓青,王彦,宋修教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主办方联系方式

地址

北京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电话

+86-10-62785693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网址

http://www.arch.tsinghua.edu.cn

展览场馆信息

开馆时间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