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时代
药时代1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出炉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重磅文件! ·  3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2024年广东新能源产业集群营收破万亿,达1 ... ·  4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up to no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时代

央视专访施一公:十个诺贝尔奖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药时代  · 公众号  ·  · 2019-03-07 08:30

正文

本文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号、 西湖教育基金会


在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内,成立不足5个月的西湖大学安静矗立。这座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筹建之初就受到广泛关注。作为西湖大学的倡议人之一和首任校长,结构生物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施一公,是西湖大学最重要的标签和宣讲人。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当天下午,2019年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开启,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博鳌论坛咨委与全球健康大会主席陈冯富珍等9名各界委员,接受中外媒体提问。


晚上九点半,施一公再次出现在央视《面对面》栏目, 与主持人董倩对话创办新中国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过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视频较长,建议在wifi下观看)


一次谈话激发办学梦想


与中国不少高校追求“大而全”不同,西湖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这个理念的实施,源于2011年欧美同学会上的一次谈话,那个时候,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国家千人计划联谊会的会长。



施一公: 那次晚餐上,在座的几位都在评论中国科技界的一些现象和教育界的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当时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问我们,“你们这些人都是在中国出生中国长大,深谙中国文化,知道中国教育的优势和短板,同时在海外少则生活了十几年,都在海外大学著名大学做过教授,知道国外教育的优势和缺点,为什么不能够取其所长,也发挥我们的所长,在中国创办一所小型大学?”当时韩启德话音未落,我当时激动得不行,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记者: 有什么事能激动成这样,这不就是一个提议吗?


施一公: 因为从小到大这种心理不平衡一直存在,纵观过去一两百年,我们对世界科学的产生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的发明发现,贡献太小。我们觉得是时候大家应该联起手来,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创办一所顶尖大学。



施一公其人:地道的学霸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里,施一公是典型的学霸。高二时,因为取得河南省数学竞赛的第一名,并获得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施一公成为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都想要保送录取的对象。
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1989年,他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同时也修完了数学系双学位课程。后来,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1997年4月,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事业上升期全职回国


在美国,施一公有着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2007年,40岁的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记者: 你自己要回来的?


施一公: 对。普林斯顿大学方面认为我回国就是因为拿钱拿得更多了,待遇更好了。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讲,为这个百分之一万我也不回国。我从来没把这个东西放在眼里,我穷困潦倒的时候,做博士生拿几百块美元收入的时候也没放在眼里。钱重不重要?重要,但是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把钱作为最重要的东西去奋斗,全完蛋了。


记者: 那你为什么回来?


施一公: 改变我的母校,改变清华的学生,希望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能够在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脑子里有一个大我。


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7年里,施一公带领清华生物学科取得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15年,施一公率领团队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这一成果被业界称为近30年来,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作出的最大贡献。



走出象牙塔,科学家自己去找钱怎么找?


2018年1月,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以赴筹办西湖大学。因为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新型高等学校,所以,寻找资金成了施一公办学的第一要务。



记者: 我特别想知道你一个学术背景的人要跟社会求钱,这是个什么过程?


施一公: 非常尴尬,因为从来没有跟人要过钱,书生气息浓重,扭扭捏捏就是说不出口。

记者: 那段时间脑子里全是钱吧?

施一公: 全是钱,甚至一看,有些网红拍个照片放网上,一下载然后可以挣钱。我在想,天,什么时候我有这个能耐就好了。


在筹款的过程中,几十年没离开大学校园的施一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了解了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他遭受过不少拒绝,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施一公: 我认识一个企业家叫邓营,我给他说了西湖大学的理念,他特别激动,他说我可以捐三千万给西湖大学,他的企业很小规模,一年的营业额大概就一个多亿,还养了几百人,他挺难的。他过了几天跟我讲可能三千万有点难今年,我捐一千万,我还是很感激。他说能不能这样施教授,我提一个要求捐一千万,我夫人来的时候,一起吃顿饭,我说当然可以。


我们一块吃顿饭,照例我又讲了一次西湖大学的理念,讲完以后没有想到他的夫人在桌子对面,突然用河南话很激烈对着我讲,哥,我也要做创始捐赠人。我一听我就愣了,因为创始捐赠人的门槛很高,要有一个亿的协议捐赠金额。


他们有一亿留给孩子的,是孩子的财产。她回到郑州第一件事告诉孩子说,妈对不起你,把留给你的钱,捐给了西湖大学支持教育去了,她万万没有想到孩子说,我本来就能自食其力,你们把钱捐给教育,捐给西湖大学就对了。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


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2018年4月,在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第一次会议上,施一公被校董会聘任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2018年10月20日,施一公和5名诺贝尔奖得主、70余名国内外顶尖大学校长、近百位捐赠人聚集一堂,共同迎来西湖大学的成立时刻。在成立大会上,
施一公发言表示: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



施一公: 我们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在亚洲在世界上是最优秀的,你给我五年,我相信西湖大学可以做出一些在很多其它大学难以实现的重大的科学研究的突破。



十个诺贝尔奖,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