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系飞行员
一起学习空客机型知识,共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2024-2028年新增审计 ... ·  20 小时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系飞行员

高距比偏高,飞行员应该如何巧妙应对?

3系飞行员  · 公众号  ·  · 2024-12-20 23:33

正文



前言



有些机场程序设计层面高距比偏高,比如温州机场等;有些机场由于管制指挥原因导致高距比偏高,比如临时直飞等。当高距比偏高后,一般采取的下降方式为:增速、减速放襟翼、使用减速板、放轮、盘旋。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这几种方式呢?空客推荐使用管理的下降,因此手册层面未找到相关依据。本文依据笔者经验所得,仅针对一般机场,若 存在地形、高原 等特殊情况需区别对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高距比偏高说明飞机能量大。飞机的能量包括势能和动能,我们需要增加阻力消耗飞机的能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增速与后续的多种方式存在理念区别,增速只是将势能转换为了动能,整体能量是不变的。那增速是如何消耗飞机能量的呢?

通常我们采取增速的方式仅适用于高高度,笔者习惯将此高度定义为10000英尺以上。高空与低空最大的区别在于空气密度,空气密度与海拔高度成正比关系,见下图。

低空空气密度大,摩擦阻力更大,更有利于飞机的减速。增速的原理就是高空通过OPEN DES的方式,俯仰控制速度。速度大,匹配更低的俯仰姿态,从而下降率增大。增加的速度在低空通过增大的阻力消耗,从而消逝了飞机的能量。

因此, 当高距比偏高时首先减速,当允许下降高度后,再增速至合适的速度,配合使用减速板,直至接近10000英尺

2、飞机接近10000英尺时,我们为了满足速度限制,需减速至250节。何时放襟翼,多种理念。有人是根据到机场的距离,有人是根据剖面高的多少,笔者习惯以飞机高度为 依据 。由于空气密度与高度成正比,因此从理论层面讲,高度越低,减速越快。但是结合风向风速,以及低空的各种限制,笔者习惯将此高度定义为真高5000尺。

飞机通过此高度时,激活进近阶段,放襟翼至襟翼2,选择速度180节左右,继续使用减速板。襟翼2相比襟翼1阻力更大,可以更有效消逝能量。

当能量的消耗可使用襟翼1增速加减速板与放襟翼2纠结时 ,建议使用襟翼2,这样可以更少的占用精力。此时若高距比合适,选择更小的速度,后续四转弯保证地速合适;若高距比偏高,选择较大速度,配合使用减速板,进可攻退可守。

因此, 接近10000英尺,选择速度250节,继续使用减速板,直至5000英尺(笔者个人习惯)激活进近放至襟翼2

3、 放轮只是应对突发的情况,比如速度的突变、高截获或者其他突发的情况 。如果下降管理从一开始就把放轮考虑进去,笔者认为是不合适的。如果前面所述的方式无法完成能量的消逝,盘旋一圈是最好的选择。放轮说明高距比很紧张,这样做会使我们精力损耗增大,同时可能突破低空的各种限制,于飞行安全不利。

4、高距比偏高后我们如何计算, 方知飞机当前过高的能量需要多少海里才能消逝?对 此问题,笔者从下降率的角度进行解释。假设飞机地速300节,此时飞机维持剖面基准下降率为-1500ft/min,如果采取的下降方式可以使下降率达到-3000ft/min,此时下降所需距离即为原来的一半。但后续还要减速,无法持续维持此目标下降率,我们需要对下降所需距离留一定裕度。

当到达低高度,放出襟翼2后,飞机地速假定200节,此时飞机维持剖面基准下降率为-1000ft/min,如果采取的下降方式可以使下降率维持-2000ft/min,此时下降所需距离仍为原来的一半。但是根据低空下降率的限制以及飞机性能, 一般情况下 维持-1500ft/min是比较理想的情况。此时下降所需距离即为原来的2/3。

因此, 通过观察下降率的关系,我们可以使用1/2和2/3这两个数值,精准计算飞机能量能否及时消逝,以及是否需要盘旋。若需盘旋,提前打算,需要与管制申请如何实施。任何时候,只要感觉高距比紧张,盘旋是最好的选择

上述方法举例如下:
管制指挥飞红色线的航向。
飞机此时地速300节,下降率为-3000ft/min,此时下降至FAF点所需距离为30*1/2=15海里。若红色线显示为20海里,高距比可能是合适的,我们只需要维持此下降率。因为减速所需距离不确定,所以我们只要留一定裕度即可。
到达5000英尺左右,激活进近放襟翼,当放至襟翼2选择速度180节后,我们再次计算。此时地速200节,飞机下降率-1500ft/min,此时下降所需距离为15*2/3=10海里,只要红色线剩余10海里,我们高距比是合适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