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国资委出台央企贸易“十不准”原则后,持续打击虚假贸易,建立严格的审核与监督机制,并对存在虚假贸易行为的国央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近半年来,已有多家国央企被处以高额罚款与公开通报,相关责任人被严肃追责问责。
在强监管背景下,识别虚假贸易和控制相应风险成为了国央企合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以通信行业某央企子公司为例,国资委每年都会对其内部合作方进行审核,只要存量里涉及虚假贸易,管理人员就要受到处罚。
而鉴于运营商的专网通信业务容易涉及虚假贸易,例如通过
合同、资金、票据流转构成闭环的虚假自循环业务从而虚增业绩等,
不仅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受到了监管的重点关注。
然而,在实际的虚假贸易排查过程中,该央企子公司依旧
面临诸多痛点
:
合作商众多,排查任务重
:合作商数量近20万,经过严格筛选后,核心合作商也有数万家,定期核查及临时排查工作量巨大;尤其在强监管背景下,关系维度还需涉及历史股东、历史董监高法等等,排查难度极大。
缺少有效工具
:此前使用的工具不足以支持大批量关联关系识别,进一步增加了排查工作的难度。
关系多样化,且隐蔽性强
:难以识别黑名单企业与存量合作商之间的关联关系,也难以防范由黑名单关联方带来的风险传导。
为了解决以上痛点、深挖隐性关系,该央企子公司通过引入
启信慧眼
(合合信息-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88615 旗下产品)
关系排查方案
,进一步升级了
运营支持管理系统
,从而实现合作商关联关系排查、黑名单风险排查、预防黑名单风险传导、内外利益关联排查等四维关系排查,筑牢虚假贸易风险防线。
目前,也支持以
API形式
助力国央企快速升级虚假贸易排查能力,基于国央企提供的合作方清单开展实时监控,并将
产生变化的关联关系实时推送
给相关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核实工作,高效防范虚假贸易。
合作商关联关系排查
为提高虚假贸易排查效率,启信慧眼「关系排查」模块新增了
虚假贸易排查模板
,对
关系维度、关系层级、关系关联度
等进行了规则预设,该企业可以一键进行复用,在
新增合作商准入
时,分组上传
新增合作商
与
存量合作商
名单,即可自动输出关系排查结果、可视化关系图谱等,高效识别董监高法任职关系、股权/投资关系、上下游关系、控制关系、集团关系、担保关系等多种关联关系;而在合作后,也可以借助虚假贸易排查模板
定期监测所有存量合作商之间的关系变化
,防范新增关联关系带来的风险。
其中,董监高法任职关系、股权/投资关系、上下游关系等最高可穿透15层关系层级,该企业通过将
关系层级设定在6级以内
,在统一了内部排查规则的同时,深挖存在特定利益关系的企业,轻松破解关联关系的隐蔽性、复杂性等诸多难点。
目前,该企业几乎每天都会开展虚假贸易排查,并将关系排查作为了日常查询工具,
单次查询企业数量近1000家
,解决了以往所用工具无法实现批量排查的问题,在减轻人力排查工作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排查效率。
黑名单风险排查
除了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征信机构等发布的外部黑名单外,大型企业还会持续更新内部黑名单,例如虚假贸易被罚企业、假冒国企企业等。为了排查
母公司不定期下发的临时黑名单企业
与存量合作商间的关系,该央企子公司通过在启信慧眼「关系排查」功能中分组上传黑名单企业与存量合作商列表,自动化排查企业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而针对黑名单个人合作商与存量合作商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等不正当行为,该企业则使用了「利益排查」模块,只需分组上传
黑名单个人信息
与
存量合作商名单
,即可一键比对黑名单个人是否与合作商的“董监高法”姓名重名、是否与合作商披露过的信息关联、是否与合作商存在持股/任职/控制等多类关联关系。在排查出重名情况后,该企业通过让合作商线下提供证明材料进行核验的方式,预防审计风险。
预防黑名单风险传导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不仅需要排查黑名单企业、黑名单个人合作商是否与存量合作商存在关联关系,同样还需防范黑名单风险传导。对此,该央企子公司通过在「关联方识别」中设置董监高法任职关系/投资关系等
直接关系
类型、相同经营地址/专利信息等
疑似关系
类型以及
持股比例
,批量提取黑名单背后关联企业名单,再分组上传黑名单关联方列表与存量合作商列表,进一步穿透黑名单关系、排查黑名单关联风险,
有效解决了关系多样化造成的隐性关系识别难题,
加固了虚假贸易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