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为牵引,围绕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知识产权、市场监管、服务发展等多维度加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助力全省市场监管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
突出制度机制创新
,
经营主体
办事
更加便捷
。
扎实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配套规定施行,原创性制定34类公司章程示范文本。构建实施市场监管系统“高效办成一件事”“1+N”制度机制,
制定全省
市场监管领域
“高效办成一件事”
工作总体方案,
联合多个省直部门加快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试点改革,
有序推动经营主体开办、信息变更和注销登记“一件事”高效办成。出台经营主体名称争议处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经营主体名称自主申报措施。制定印发《青海省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业务分级指导办法》,建立高效有序的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业务指导机制。
截至2024年底,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59.32万户,
年内
新设经营主体7.41万户,净增长2.18万户。
突出公平竞争理念,市场竞争环境更加规范。
强化公平竞争刚性制度约束,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督查和第三方评估,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
梳理排查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2223件,推动整改76件、清理规范84件
。制定《青海省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引》,探索建立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加大公平竞争监管执法力度,开展2024年青海省民生领域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28起,有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突出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强省更加坚实。
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和风险预警监测,查办专利案件14件,纠纷调解成功16起。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启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市州行”活动,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达到10家。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及转移转化专场对接活动,专利转让和许可总次数较去年大幅增长。推动建立商标品牌培育、运用、保护、发展机制,推荐“柴达木枸杞”“藏毯(青海产区)”为年内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重点工程项目。全省累计授权专利3.96万件,注册商标8.4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85件。
突出综合监管能力,
行政
执法效能更加高效。
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扎实开展违规涉企收费整治、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40余项,全省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873件。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出台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明确82条市场监管系统联合惩戒措施,信用监管效能有效提升。加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制定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权责清单,探索推行全员执法办案新模式,组织开展市场监管“法治下基层”等活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突出帮
助
扶
持
力度,经营主体动力更加强劲。
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活动,启动实施盐化工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工作,推动绿色算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组织省内86家经营主体参加“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促成签约项目43个,正式签约1.33亿元。举办2024年青海省民营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专场招聘会,帮助企业引进人才3000余人。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采取“三型四类”差异化帮扶措施,助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