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阿昆点黑色
编
辑
|
陆
家
嘴
大
宗
商
品
论
坛
,
转
载
请
注
明
出
处
逻辑策略:情绪落差修复后预期逻辑继续维持震荡偏上,产业扰动题材频变难避免但利于新的负反馈酝酿(AK10月第五周逻辑)
摘要:
一、预期管理逻辑仍在延续,制造业政策主导反弹级别;
1
、建材峰值延续但拐点将至,制造业决定反弹高度;
2
、成本驱动跟随成材预期逻辑,上涨主线看煤焦。
二、铁水瓶颈与电炉利润博弈,煤焦能源逻辑正式启动;
1
、矿石主导权交接确认,铁水瓶颈与环保题材交织;
2
、煤焦能源逻辑启动且不可逆,季节峰值考验供应。
正文:
黑色价格依旧延续之前的逻辑判断,
逻辑策略:政策预期和现实落差完成情绪落差修复,预期逻辑主线未变但价格扰动题材频变(AK10月第四周逻辑)
需求旺季逻辑进入第三阶段的预期管理阶段,主要依赖政策乐观的刺激和提振,这也是上周分析认为虚涨的情绪需要修复,惜售到抛售的急跌低迷氛围兑现之后,需求不差所以跌幅有限,现实需求很难有确定性增量,所以就担心反弹可以有,但持续性不强也预示价格急跌后可以冲高,冲高后可以再次下跌。整体上,
空间被打足,时间却充足,所以价格波折难避免。周一冲高之后,又到新的周三验证窗口。
按照上周的展望,
旺季和预期逻辑存在驱动切换
,所以价格冲高后急跌到3500附近属于产业现实逻辑回归的动作,那么3500进一步调整到3300附近则属于现实旺季逻辑结束和旺季需求预期逻辑的
过渡调整-驱动切换
,
只是调整幅度夹杂了情绪性跌停;伴随行情回归政策预期逻辑阶段,价格驱动进入需求驱动三个阶段的
最后一个阶段
(
《
现实逻辑|(
现实峰值+政策情绪
)
—驱动切换(惜售到抛售的切换情绪)—
预期逻辑(接下来的走势)
》
,
只是价格上涨高度更多关注政策能否比9月下旬的力度大的问题,
所以急跌后的反弹结构依旧存在,
且政策陆续兑现中,现实逻辑价位是预期反弹的第一个目标,能否持续则看政策。但幅度和多空题材交织共存,价格节奏复杂程度明显增加。
最后一个驱动如何结束,关注产业窗口和宏观预期窗口的兑现条件——旺季逻辑才具备结束信号。因此,市场可以罗列出远期的利空题材,这是确定的,但是兑现的时间窗口不到——只是发酵时间不到的问题。
需求预期逻辑是需求现实峰值延迟和政策预期阶段叠加的结果,现实产业需求不利于深度下跌背景下,价格反弹更多依赖政策预期,这是
10月下旬乃至11月上旬
的主要题材演变路径。
一方面,
建材需求峰值进入延续阶段,11月会进入双北概念PK政策
新开工验证窗口
,随后出现旺季拐点窗口;
另一方面,
制造业需求季节增量再增加,政策增量颜色的需求斜率仍需看政策;最近财政部等部位的落地消息虽留想象空间,但现实支撑相对不足,只是制造业需求空间还有,能否对冲节前的投机缩量需要时间验证,但阶段性风险不大,所以旺季预期逻辑阶段中,制造业的现实旺季支撑依旧存在;无论是设备的更新换代还是耐耗品的置换都属于需求存量的再次释放,
同时也与本周刚成立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形成呼应,能源战略配合两年前的“中国矿产”是一个系统化资源储备体系
。
在预期管理阶段,市场核心变量
情绪看政策(股市)
。回顾2023年下半年的需求规模和2024年上半年的存量规模以及新开工增量预期都受制于资金。因此股市的情绪扰动比较大,另外基于明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的期待之年,那么新开工则成为今年剩下时间终端关注的重点。
对于股市在中秋节后和国庆节前疯狂上涨,是
旺季逻辑现实投机放量被
政策背景切换
放大
,
股市资金情绪进入战略资本阶段调动市场情绪
《战略资本(做庄掌握主动权)
——
耐心资本(别想快餐式赚快钱)
——长期资本(预期窗口看时机,等待基本面的好转)》,简单解读是战略位置的争夺不计成本的夺取,一旦夺取就要巩固并且布放,按部就班的蓄势等待下一个战略高地的政策,这需要关注
11
月上旬美大选的结果。
所以股市价格波动将影响黑色价格波动弹性,传统产业驱动的区间是旺季需求和政策预期助力价格冲击7月现实降成本的启动点(这就是接下来价格运行的区间压力参考位)。节后第一周股市情绪降温令黑色确认了旺季逻辑的支撑区间,过去一周完成旺季现实和预期逻辑的切换,
所以需求驱动暂时看不到深跌条件,只是反弹高度和力度,既有产业预期政策,也有政策情绪带动节奏,所以大方向我认为价格仍有进一步冲高预期。已在兑现中,且可以继续按部就班往前走。
如果说政策
刺激变量
需求,主要是制造业的设备更新和耐耗品的政策换代,大类属于存量需求的置换,不是结构性增量的逻辑;按照旺季预期逻辑范畴对待,
一直要等到旺季拐点的产业窗口+预期政策的兑现窗口,
大概率就是11月中旬需要重点关注。
熊市结束了吗?个人认为没有结束,结束重点是产量下降一个季度难回归的产业条件形成,目前看不到;
所以产业降成本的主线不会改变,这是内循环和产业升级框架下,政策红利分配机制决定的;
但降成本的窗口是淡季的后半程,按照这个逻辑说明下一个窗口在2025年的二季度。所以需求驱动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从降成本和信心管理的角度分为,现实旺季和预期管理决定反弹节奏;那么淡季和淡季降成本的预期逻辑将形成负反馈趋势的窗口,所以黑色产业熊市没有结束,结束信号一看产业集中度目标接近,二看供应进入至少季度周期的不可逆减产状态。
成本端,9月
中旬钢价跌破3000进入二字头前瞻逻辑,不仅是对淡季逻辑未来钢厂减产重组的展望,也是对2025年第一轮淡季逻辑的前瞻,所以矿石结构性下跌时间窗口不到,所以在旺季逻辑没有走完之前,
这个窗口个人在11月中旬去前瞻细化分析。
负反馈结构确定,但是时间窗口不到,但是矿石价格波动节奏出现了明显分化,
堪比主次矛盾切换的级别,需要注意。
同时切换和铁水增量对成才是潜在调整压力,对炉料是阶段性烘托支撑,所以四季度节奏波折的关键在此。而且炉料也存在驱动切换的概率。
下半年需求政策焦点是卷板,聚焦内循环主导下制造业需求定调,再加上制造业需求规模的现状,所以下半年钢材需求斜率看制造业需求
;铁水从卷板外转的信号需要关注!螺卷差依旧值得期待。
钢材进出口结构看,产品贸易摩擦升级后,产能出口将伴随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代替产品出口,同时成材需求比重内销“转”外销的结构性变动,就和建材需求和制造业需求的结构行情切换一样,不可逆,但市场认知还需要实践和结果去证明。所以最近反倾销的消息增多也是供应过剩矛盾升级的信号,对于当下行情而言属于情绪助力,无论国内矛盾还是出口现状,最佳的方式就是铁水下降,同时触发成本松动——也是钢厂利润阶段性缓和的方式,但降成本驱动就是终端给政策红利的方式(2024年初就给出预判)。
从季节性结构和企业铁水管理角度看,四季度铁水短期增幅很快,持续上涨空间有限,按照钢材需求驱动演变路径,目前国产矿的低产量衍生影响国产球团,未来政策则关注烧结端是否存在炒作预期,只是矿石的短期偏多题材也有,但启动还是需要成材需求的带动,毕竟2024年黑色价格驱动主线是需求驱动逻辑,
淡旺季现实+预期管理两个范畴
;四季度铁水端的变量比较多:环保、安全,铁水弹性和制造业需求斜率多重因素交织,题材相对错综符合,
所以矿石价格波动主线看钢材,调整看建材,反弹走强看板材。所以矿石等阶段性下跌属于修复,修复完成后,反弹主线关注钢材预期逻辑。
对于煤焦能源逻辑,跟随情绪撩动的冲高后,现实旺季需求还需要时间,即便短期备货也不具备需求日耗的持续性,所以冲高回落调整完成,鉴于能源需求的前瞻性,我认为价格仍具备震荡走强的空间;按照需求驱动演变,旺季预期兑现之后的本次下跌,属于旺季预期向旺季现实过渡,
调整结束之后,供暖需求的备货量以及11月之后日耗量都会刺激价格阶段性走强,只是持续性和节奏问题;
旺季需求峰值还没有到,所以需求对供应的考验只是在预热阶段。
简单总结,板材铁水不断向建材端转移叠加建材需求最先见顶,所以螺纹相对弱于卷板是确定的;每次价格止跌反弹阶段,都是螺卷差相对走扩的阶段,这个组合依旧值得参与和拥有。钢材需求旺季预期逻辑的拐点窗口没有出现,铁水即便遇到规模瓶颈,但矿石供应端的国产矿安全题材和环保题材,以及煤焦能源题材都具备持续性,因此价格仍具备反弹预期,只是时间充足,若没有政策刺激,简单从日耗,日耗增量、投机需求、炉料库存和铁水规模角度看,都不具备高度奢求,就是一个预期逻辑常规的反弹状态。反弹之后回调,回调之后继续波折。
结合当下四季度的产业预期逻辑的推进,预期逻辑的终点就是淡季旺季的起点,而预期逻辑加速兑现就是再为2025年负反馈题材酝酿发酵,所以最近从产业链的多个维度,进行线下闭门会议。
一、预期管理逻辑仍在延续,制造业政策主导反弹级别;
黑色节奏“时间被打足,时间又充足”,旺季驱动第三阶段的空间被透支,但节奏是可以延续的,因此走出区间往下的条件不具备,因为预期逻辑的拐点窗口未到;继续上涨有预期政策,但能否超过9月下旬的额政策和股市情绪也不确定,所以行情趋势性更多是短波段,不具备持续性。产业主逻辑看需求驱动,目前旺季三个阶段进入第三阶段“需求旺季预期阶段——国家预期管理提振信心”,该阶段钢材需求旺季分品种遇到瓶颈,但日耗拐点或淡季窗口暂时不具备条件,所以,产业有上涨的压力,但没有下跌的压力,下跌的驱动压力需要等待产业拐点或预期政策窗口启动才具备。
黑色产业链预期管理阶段,建材在旺季整体逻辑的反弹上涨高点或高位基本上确认,而且建材需求旺季基本上进入瓶颈阶段,属于产业需求瓶颈下滑与政策预期对冲阶段;但制造业-
板材需求
的旺季逻辑依旧在延续,所以价格仍具备冲高预期,只是动力看政策赋予
制造业需求增量斜率
(变量需边走边看),
所以,价格在旺季预期逻辑中的延续性仍举办,换句话旺季逻辑(现实逻辑后半程,但预期逻辑正在进行)没有到结束时间窗口,因此,无论是产业逻辑窗口还是政策兑现窗口都没有到,所以熊市结构的趋势性下跌风险看不到迹象,至少目前看不到风险窗口。
大概率是元旦之后的淡季逻辑中兑现,届时成材需求驱动,库存销售逻辑,成本驱动和炉料供求逻辑大概率形成共振的趋势行情。所以产业逻辑结论:一是产业供求矛盾预示熊市结构没有改变,二是需求驱动分淡/旺季现实逻辑和预期管理两个层面。如同之前看旺季可以预期的逻辑,现实需求节前可以冲击峰值,但是弹性看政策,需求存量是否规模和新开工预期也看政策,所以政策是关键变量(旺季逻辑依旧可以预期,但反弹高度看需求级别,政策变量决定价格相对高点或区间结构的边际高低点)。出现利多的背景转变,但不是产业结构的转变,尤其是建材;预期被备货和股市情绪提前兑现,这预示建材后面的预期和现实需求的落差,继续边走边看,
重点题材看:日耗增量PK投机的缩量,再看铁水增量和电炉利润。
但政策背景对冲措施出台后,这说明内循环—内需—制造业需求政策还在路上,所以下半年需求关键变量看制造业——卷板;因此螺卷差是可以的,这个一直咬着就是这个原因,只是政策变量的问题;另外之前螺卷差的价差收缩关键是铁水转移,目前正在反向切换,所以我认为价差框架依然没有问题的。
周末财政部消息的个人主观解读是存量需求靠政策激发置换量,比如设备升级换代会成为新的铁水流向,铁水被引流但会被置换出废钢供应,无论是设备更新换代还是耐耗品的更换,既是钢材需求的增量,也是废钢供应原料的增量,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调整窗口,
但这个组合对矿石价格不利。
铁水增幅快零成本有支撑,但持续增加瓶颈明显,矿石有结构性压力大概率都在2025年一季度兑现。再加上四季度煤焦能源逻辑、环保和季节性安全题材都影响国产供应,所以成材虽有产业瓶颈的品种间压力(螺纹峰值下滑之际,卷板需求持续增加没有拐点条件),但政策预期对冲产业现实瓶颈压力,支撑强于压力的同时,炉料也没有确定性拐点压力,因此预期逻辑仍可继续延续。
直到预期政策窗口出现。
1
、建材峰值延续但拐点将至,制造业决定反弹高度;
节前旺季峰值是日耗增加+投机需求助力的结果,
投机消失是确定题材;节前产业情绪
被政策股市点燃,所以旺季现实逻辑和旺季预期逻辑同时兑现,导致价格上涨空间被打足,但时间重组,因此投机需求很难撩动,且政策预期很难超过9月下旬的定调,所以旺季逻辑仍可反弹,但级别不确定,且节奏更多是蓄势震荡,突然发力再震荡。
旺季预期阶段,调整是阶段性的下跌修复,不是结构性拐点,调整看需求见顶的建材,调整后冲高看旺季仍有增量的板材,所以螺卷差没有问题。
制造业投机需求节后也会消失,但季节性增量依旧在路上,所以四季度板材需求看日耗增量和投机缩量的对比,但季节增量需要时间,且看政策,至少周末财政部的消息积极向好,但现实需求需要便跟踪边分析展望,至少季节性演变常量增量具备条件,出口消息尚未炒作,至于政策在设备更新和耐耗品的更换都需要时间,所以10月中下旬价格反弹高度看制造业需求,卷板决定反弹再次冲高的动力。
旺季需求驱动和预期管理逻辑依旧在主导市场阶段,政策变量情绪看股市的带动,所以需求对价格而言,调整看建材,冲高看板材。需求驱动对价格冲高有动力,但是供应增量影响品种差结构和熊市的基本变量。
旺季逻辑终结需要需求预期逻辑进入兑现窗口,最先看11月的出口数据和平台降低两金的消息,之后看会议政策兑现的窗口,以及“对冲政策的基本方向和基调”。所以需求预期逻辑依旧的情况下,铁水从板材转移建材放大螺卷差组合的同时,也说明铁水结构矛盾还需要进一步发酵。
2
、成本驱动跟随成材预期逻辑,上涨主线看煤焦。
9
月中旬跌破3000意义在于,钢材驱动从矿石手中抢夺了未来价格涨跌的主导权(依旧不是矿石价格的定价权,这需看产能集中度)。设备更新换代和消费品存量置换都属于计划内需求,但也是废钢供应增加,对矿石明年替代压力升级,但四季度的题材比较多,所以结构性压力时机不到,仍在酝酿发酵阶段;矿石虽有压力,但级别不确定,有上涨阻力,但暂时看不到下跌的主动压力,更多关注铁水变化。
从现实角度看,供应增量是源自需求刺激价格上涨的结果,所以旺季逻辑(现实和预期两个阶段)没有结束前,供应增量对价格上涨有压制,但产量增加对炉料需求提振,也说明成本端有支撑,多空题材交织略偏多。能源逻辑的采暖季日耗还没有启动,所以煤焦可以继续上涨,那么焦矿比以及不确定性的环保消息也是不确定性的变量,所以成本端是铁水转向的阶段性机会,不是结构性的,结构性在元旦以后。
但是钢价上涨加速之后,铁水增量会折射炉料的成本支撑的级别,供应压力看成材的建材,但是板材需求和成本短期偏强对价格调整后的再次冲高有动力。
二、铁水瓶颈与电炉利润博弈,煤焦能源逻辑正式启动;
钢铁产业熊市结构不变,但新的负反馈逻辑需要时间积累矛盾,春节前后进入负反馈启动预期和成本松动的阶段,即便后面铁水瓶颈出现,但是成本端,铁水对矿石上涨有阻力以及不确定压力,但煤焦的能源支撑又是确定的,所以黑色钢材预期逻辑没有结束信号前,结构性拐点预期是不确定性的。另外9月下旬的日耗+投机叠加情绪的利多提振都是暂时的,至少投机需求消失,即便是政策烘托,对于成材而言冲击新高概率不大,唯一的变数是制造业政策的卷板和能源逻辑煤焦供应端有没有缺口驱动,属于观察的变量,但不是结构性机会。
炉料价格驱动最大的特点是9月中旬钢价破3000,启动2字头时代确认黑色价格涨跌的主动权从矿石切换到钢材需求;需求驱动是接下来熊市结构的主线,所以2025年钢材需求淡季和淡季降成本阶段,是负反馈—矿石下跌压力最大阶段,同时也是矿石加权调整600关口关键之战。9月中旬下跌之后,不是产业矿石结构性再次加速下跌的窗口,因为需求季节性不一样,所以“否极泰来”需要等待旺季逻辑兑现以及旺季终结和政策预期兑现的窗口,所以,钢厂产能集中度提升是国内争夺定价权的唯一方式,因此淡季的预期降成本趋势概率大,旺季反弹变量看政策斜率,等待2025年的第一个淡季逻辑和降成本窗口。
三季度成材降成本的逻辑让铁水下降到220附近,采用检修和焖炉的
减产方式
注定弹性大),因此中秋节-国庆节的上涨之后,铁水快速回归到高位234附近,持续上涨的瓶颈压力也存在;但也引发炉料需求增加,对矿石和煤焦的工业需求形成烘托,因此铁水增加的压力与钢材需求旺季逻辑对冲,铁水增加带来炉料走强且炉料供应的安全题材和不确定性的环保政策,所以整体相对偏强。
在钢材旺季逻辑没有结束前,炉料整体需求驱动和供应题材变量暂时没有结构性下跌风险。从供应结构看,四季度的矿石需求压力和供应题材交织会加剧波动幅度,另外四季度美大选结果和美元降息预期,国内对冲政策预期和经济政策预期反复交织,都放大四季度题材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矿石供应和煤焦供应状态一样,都存在不确定性
环保和安全题材
,但该题材弹性依然看钢材需求驱动逻辑级别《下半年的需求规模和级别,依旧看资金和政策项目力度》。煤焦能源逻辑启动,11月之后就是日耗峰值兑现初期对供应链条的考验阶段,但能源逻辑策略冲高调整还是机会;四季度则是能源逻辑的现实阶段。
1
、矿石主导权交接确认,铁水瓶颈与环保题材交织;
9
月中旬钢价破3000之后,黑色产业涨跌
节奏主导权
从矿石转移到成材,这是9月中旬最大的贡献,主要是产业情绪被2900=2100折服。所以铁水驱动跟随钢材需求旺季逻辑这个主线一直有效;目前钢材旺季逻辑没有结束前,矿石铁水的结构下跌窗口不具备条件,日耗环比增加到234万吨后,持续增加幅度需跟踪,能否或何时对冲投机需求缩量需要关注。大结构看,按照前期逻辑分析,矿石结构性矛盾在12月和2025年的上半年(一季度)。
供应端的国产矿供应下降,无论是安全题材还是季节性题材再次增加概率降低,属于铁水下降的伴生,存在偏多预期,具备被钢材上涨之后的情绪催化,关键是铁水增量结构和持续性问题,关键看板材需求结构。
对于矿石港存品种结构问题,主要从钢厂炼钢工艺的角度分析品种差的边际,和以往完全不同,也预示价差边际的策略和交易组合都会发生本质性改变,产业需要引起警惕。
从产业过程矛盾看铁水驱动,矿石跌破经济账预期的条件具备,只是时间问题,无非是2505合约(当下需求压力待刺激,供应压力较大)的问题还是2509合约(需求规模现实压力和供应预期增加压力)的时间问题。目前矿石的市场压力最大阶段,但企业减铁水的成本阻力比较大,从环保和产能系数的角度,四季度下降预期更浓,但四季度供求多空题材交织,再加上钢材旺季的预期管理逻辑(后期矿石价格方向跟随钢材需求逻辑),01合约跟随成材。
矿石价格波动主线跟随成材需求逻辑:目前进入旺季预期逻辑阶段,政策预期对建材存量需求释放和新开工政策有影响,制造业需求峰值仍在路上,所以需求驱动暂无压力;供应变量的环保和安全都不确定,树叶变黄的环保题材在预热中,至少题材兑现没有结束前,预期反弹结构只是节奏问题,暂时不是方向问题。
中国矿产
的消息依旧沉默,按照题材的特点“一旦不再沉默就必然爆发”,作为一个关键变量,密切跟踪和关注,期待2025。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属于电炉炼钢端的掎角之势,都对产能集中度提升之后的矿石定价权的博弈有助益。
2
、煤焦能源逻辑启动且不可逆,季节峰值考验供应。
按照煤焦需求逻辑,目前是采暖季的预热阶段,通过备货库存折射,11月之后进入采暖季(1预期阶段-2现实阶段)-非采暖季(预期阶段3-现实阶段4)+夏季用电高峰前(4)-夏季用电高峰(城镇化的必然)——夏季用电高峰后+工业驱动铁水压力加码兑现之际(当下)——工业用电现实(卷板逻辑)+采暖季预期(参与机会)。能源逻辑已进入采暖季预期的第一阶段,且仍可延续。
三季度前半程煤焦的工业逻辑伴随成材现实降成本情绪的加速释放而终结,目前已经结束,三季度后半程进入煤焦能源逻辑预热阶段,四季度确认启动且仍可延续。目前属于前期库存储备和运输调试阶段,后面需求一旦释放就会进入电梯式峰值和高规模延续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对供应缓解的一次测试考验,之后需求进入瓶颈阶段,也就是能源逻辑现实峰值阶段,之后考验供应安全题材,然后就等待钢材需求驱动从旺季预期逻辑向淡季逻辑切换的窗口,届时成材的走弱和煤焦抗跌将成为市场的状态和价格运行特点。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S
P
E
C
I
A
L
把
最
优
秀
的
期
货
分
析
师
报
告
和
最
顶
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