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etterRead
有理、有趣、有用的英文读物推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昨天  
英文悦读  ·  听力应该怎么练才有效? ·  2 天前  
BetterRead  ·  应对AI挑战最简单的方法 ·  昨天  
每日英语  ·  每日谚语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BetterRead

这里“战争”不断,却是爱的“生命线”

BetterRead  · 公众号  · 英语  · 2016-09-30 07:37

正文


文|刘海虹




没错,这是一家旧书店



“亲爱的顾客:本店只接受图书捐赠,因库房空间有限, 请在捐赠之前电话预约来店时间,我们十分乐意上门去取。”没错,这是一家旧书店。


这段告示,贴在澳洲布里斯班一家名叫 “生命线” (Lifeline)的书店大门上。


很小的店,十几平方米左右,里面摆满书架,却不感觉局促。除了书以外,有些架子上还放着各种装饰器皿,甚至还见缝插针地摆放了一台老旧的缝纫机,边边角角的地方挂着 些油画,就像走进了谁家的 书房



书分门别类,一点也不杂乱。靠门的两个架子是神学和历史书,除了各种版本的圣经、解经书之外,还有经典的学术书和通俗信仰读物。


这里宛如战场,“战争”不断。 足足两个半书架,挤满战争书:一战、二战、越战、朝鲜战争、海湾战争⋯⋯毕竟是在澳洲,澳新军团(ANZAC)和二战的书比例居多。



澳大利亚军人参加的战役真不少,从南非战争到现在的反对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澳洲人都没有拉下。 澳洲的大小城镇一般都有战争纪念广场。


每年4月25日的澳新军团日(ANZACDay),是澳大利亚纪念在各种战争中牺牲的公民和反思战争的日子。


这个纪念日源于一战时的一场战役。1915年4月25日,澳新军团参加的加利波利战役,因英军战略失误而损失惨重,8000澳洲军人牺牲,这成为澳洲人国家认同感的起点。


布里斯班市中心的澳新军团广场有专门的为南非战争、加利波利战役、马来亚战役等战争的纪念雕塑和追思堂。


2015年是加利波利战役100周年,澳洲政府专门抽签挑选了8000民众参加加利波利的纪念活动。昆士兰州科技馆还专门有ANZAC的展览。有这么多的战争书,也就不足为怪了吧。


文学书占据了靠墙大书架的一半,按照国家分类,名著居多。新近的君特格拉斯、村上春树的书也摆在旁边。可奇怪得很, 旧书店里竟然没有《永别了武器》、《动物庄园》。


在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实行 严格的文化审查 ,那时流行欧美的敏感书都被禁止进口,所以这里的旧书店 几乎找不到《麦田守望者》之类的书。




文学书架的旁边有几个铁架子,搁了一些旧杂志之类的读物,翻开细看,都是编织图样!最下面还放着几个小篮子,也是一袋袋裁剪图样。它们都被装在专门的纸袋里,整整齐齐地躺在篮子里。


文学书架旁边是收银台,玻璃的台子里也摆满了书,店员说这些都是珍本书,一般不能随便翻看,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询问店员。


收银台另一侧是些通俗读物,从健康、美食、育儿、到人际关系五花八门。竟然还有一本 《董公择日要览》 的老黄历!


店员是一位胖胖的小姑娘,声音轻柔。


和小姑娘聊天后才知道,Lifeline是昆士兰州的一个社区关爱互助机构,最早提供的是关爱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后来逐步发展,为儿童、家庭、残障人士和老人提供心理咨询、物资支持、互助支持等服务。


这家机构完全依靠企业和个人捐助和自愿者的服务维持其运行,开设多家二手品商店,其中两家是旧书店,每年都会举行 图书节(Bookfest) ,进行图书分享、交换和其他读书有关的活动。




所有的图书都来自捐赠,图书的整理、分类、盘点等都是自愿者承担,书店的所有盈利都 用于支持Lifeline的其他社区服务。


我俩说话的时候,有位高高的男士提着一大袋书进来,把书放进库房之后,他又买了两本书才离开。小姑娘说,虽然书店提供上门取书的服务,但是,很多捐赠者还是喜欢亲自把书送到店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