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农庄园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看与思考之间的边界 ·  昨天  
哲学王  ·  内卷,是全社会的无声悲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农庄园

美国的农村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三农庄园  · 公众号  ·  · 2019-08-20 07:29

正文

文/庄子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

用四个字来形容美国,那一定是: 地广人稀

拥有和中国相差无几的国土面积,却只有中国四分之一的人口,使得美国的城市布局具有其特有的风格。在大多数地方,地价很便宜,家家户户住的都是独栋别墅。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住宅区与商业区分离。不像中国,小区的周围一般都有配套的超市,商业街。在美国,可能方圆几公里都找不到一家像样的商铺,有的只是几个日常生活必需的便利店而已,超市多分布在城郊。由于人口较少,且分布分散,公共交通运营成本就很大,因此在美国城市居住,交通十分不便利,出行基本靠汽车。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超市有多大,往往其门前的停车场就有多大。



美国whole food market 门口

人少地多的情况也造就了今天的美国农业。自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政府将公用土地出售给农场主,逐步形成今天的家庭农场制度。在中学地理中我们就学过, 美国的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程度高。政府每年根据玉米、棉花、大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制定农产品计划,在农民自愿基础上,与之签订合同,确定一定比例的土地进行停耕、休耕和转耕,并对休耕的土地给予补贴,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农业分布。


美国农业区域分布情况


由于劳动力成本极高,迫使美国在一开始就着手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以机器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在经历长时间农业的发展后,1860年,美国的农产品出现过剩。农场主的竞争不断加剧,许多家庭农场逐渐兼并重组,使得单个家庭农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竞争中被淘汰的从业者则转向城市,投入二三产业,而在竞争中留下来的农场主们开始涉足农产品生产之外的加工,销售等领域。
和美国相反,中国是地少人多,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促使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先是从封建地主所有制向农民所有制转变;之后发展成高级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实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在改革开放之后最终形成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将集体统一经营变为农户家庭经营;如今,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导致大面积耕地无人耕种,又在考虑实施土地有偿退出承包或者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措施。
虽然国情不同,但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我认为在总体方向上有一个思路是可取的: 规模化和机械化 。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低,没有规模就没有收益。当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在部分发达地区发展精品农业,像在百果园这样的高端水果商店,一串葡萄能卖到二三十块钱照样畅销。但是,在消费还没有发展到较高水平的时候,规模化种植应该还是主流。汉书中记载: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农产品价格高了,虽然对农民有好处,但却损害了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这时候,规模化加机械化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产品价格虽然不高,但是通过节约人力成本,农民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在美国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家庭农场,三户人家不超过十个人,在农业机械的帮助下,把多达 5000 亩的土地经营得井井有条。这给我很大的启发: 农业的发展不需要过多的人口。实际上,越是发达的国家,其从事农业行业的人数就越少。


人均GDP VS 农业部门就业人数比例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经营方式,使得农民不再是单纯的从事农业生产。每一个家庭农场附近都有类似于农家乐的度假区,包括餐饮,购物和休闲娱乐等设施。商店里销售果酱,奶酪等农产品的加工品,还有自主设计的纪念品;餐厅则为游客提供食品和饮料,。这样的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在创造就业的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尽管农业发展已经如此成熟,但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也仅为美国提供了10%的就业,对标中国,也就是1.4亿人。而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我国仅从事农业生产的就有3亿人之多。不论今后我们农业这块蛋糕做多大,僧多就必然显得粥少。


美国的家庭农场

由于太多人在分“种地”这杯羹,低收入的农民开始向城里进发,成为打工一族。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 由于词语的匮乏,为了区分,我这里用的是“打工“,而不是“务工”,稍后读者就会看到这两个词语的差别。 农民外出打工,主导因素就是农村收入比城市收入低,。即使是从事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在城市也能多赚不少钱。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进城的农民工,从他们踏进大城市的第一天起,就没打算(或者说没办法)在这里定居。高额的房价和昂贵的生活成本,使这些农民工没有落脚之处。他们居住在简陋的房屋里,过着简朴的生活,仅仅是为了攒下钱过年时带回老家。 这样的人口流动形成的城市化,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
那难道让农民再回村干农业吗?前文已经说过,农业不应该,也不可能为中国带来过多的就业。用一个粗劣的算法,如果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一共能够给中国解决10%-15%的就业问题,我国一共有5.8亿农村人口,除去现在2.6亿的农民工(不论其从事的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工作),也还要解决约1.2亿人的工作问题,这些工作将和农业毫不相干。现在,进城打工的农民因为受教育水平低,往往从事的都是单一的流水线工作,当入城人数增加时,工资也会相应地下降。但与此同时,城市却出现了用工荒难题。在逛商场找饭店吃饭的时候,你是否能在许多酒店门口看见:“招聘厨师,管理和服务员”这样的牌子?前几天的新闻联播还特别提到了我国由于老龄化而导致的护理岗位的缺口达到1500万人,在其他产业也是如此: 电子竞技行业的目前从业者仅为5万人,岗位空缺达26万人;而到2020年,人才缺口将扩大至50万人。正在上海举行的dota2 the international 2019国际邀请赛,光奖金超过3200万美金,合2.24亿人民币。到2020年,电子竞技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将达到211亿元, 你可能永远想不到曾经遭中国家长唾弃的“沉迷电脑游戏”,现在能创造出如此大的产值,并且这钱还没人来赚。


TheInternational DOTA2 Championships 宣传图

我们现在面临看似相互矛盾的困境:一方面城市里工作岗位空缺,另一方面农村里农民却又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 同时出现招工难和打工难,一个很大的因素是以前替代性强的低端简单劳动供给者不再满足当今社会的用工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 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