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农村阿姨麦子为了完成出走的梦想,克服困难最终实现愿望的故事。通过直播连线和大冰的帮助,麦子阿姨制定了去西双版纳的接力护送计划,她的经历展现了基层女性的觉醒和改变,也反映了农村妇女面临的困境和她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即将生效也为农村妇女争取了平等的权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麦子阿姨的出走梦想
麦子阿姨因多年来的愿望——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决定骑着电动三轮车去西双版纳。她面临诸多困难,如缺乏资金、路途遥远等,但最终得到大冰等人的帮助。
关键观点2: 信息媒介的发展对基层女性的影响
随着信息媒介的发展,像麦子阿姨这样的基层女性正在逐渐受到关注,她们的精神需求、困境和改变被更多人看见,这也引发了社会对农村妇女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关键观点3: 农村妇女的困境与觉醒
农村妇女面临着物质条件和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母职惩罚等问题。她们的出走和觉醒是对自身困境的反抗和寻求改变的一种方式。
关键观点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生效
该法特别规定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权益,不得因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原因侵害妇女的权益,这对农村妇女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
关键观点5: 出走的意义与鼓励
出走对于麦子阿姨等基层女性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移动,更是精神上的觉醒和解放。文章最后鼓励每个人都要有出走的勇气与决心,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正文
总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质疑、攻击这位平凡的50+女性,被婚姻家庭伤得体无完肤之后,自驾逃离生活的自救行为。都出走了,社会就乱了,老头没老伴了,孙子没人看了。小年轻上不了班,咋整?难道老了居无定所,要在路上奔波吗?身体病了,不能自理怎么办?银幕上的故事,不论是情节还是情绪,都大大削弱了现实中的冲突。即便如此,我们已经能听到振聋发聩的,来自无能者的狂怒…64岁的阿姨,有一个积压心底多年的愿望: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旅行,对于习惯城市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可谓是小事一桩,但对于要守望一辈子庄稼的农民而言,一次远行很可能是一生的高光时刻。阿姨手里只有5000块钱存款,以及每个月国家发放的100块钱基础养老金、一辆电动三轮车。于是,她打算用劳动人民的方式完成心愿——带一顶帐篷,骑上电动三轮车,往不冷的地方走,一路上自己做饭吃。她说,等种完麦子就往南走,去云南的西双版纳,做点小买卖养活自己,度过一个冬天。电动三轮充一次电要3个小时,最远续航40公里,而安阳距离西双版纳大概2900公里…这么远的地方,骑电动三轮走国道前往,听起来是一件多么不切实际的事情。认真听完阿姨的倾诉后,大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等明年5月去海南岛环岛,或者去成都重庆。小时候,她就想出去转转,但一直没有机会,一转眼就到了60多岁,再不出去恐怕就出不去了…大冰对阿姨说,可以去西双版纳问问客栈老板,看看能不能以工换宿。听到大冰完全在为自己想办法,而不是一上来就打击自己,阿姨乐开了花。可想而知,在漫长的岁月里,阿姨这个“出去看看”的心愿,曾遭受过多少否定与打击…这句朴实的话,每个字都迸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温柔地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内心。印象里,父亲总会推着自行车,把她驮在肩膀上看电影,不论是多远的地方。为了供三个妹妹读书,为了帮家里分担压力,麦子阿姨不得不放下课本,捡起锄头。有一年,麦子阿姨决定为自己的人生做一回主:去省会郑州学裁缝,将来以此为营生。只可惜,后来某次给棉花脱籽时,左手意外绞进了机器,落下三道深深的伤痕。麦子阿姨彻底告别了裁缝梦,似乎只有锄头和灶台,才是她的人生归宿…凭借一段深刻的采访,在20年间反复被讨论的陕西农妇刘小样,曾这样形容基层女性的一生——对农村的妇女来说,结婚前她属于她的娘家,结婚后她属于她的婆家,她自己的东西很少。到了某个年纪,麦子阿姨遵守着约定俗成的农村规矩,嫁人、生育、劳作,不停地自我牺牲。但始终放心不下孩子,只好回家给孩子做饭,继续守着黄了又绿的麦田。直到最近几年,小孩稍大些,她才有了喘口气的机会,才敢开始计划“出去看看”…出一趟远门——听起来多么寻常的心愿,得到的回应却是丈夫的质疑、否定、打击。争吵最激烈的时候,丈夫撂下一串伤人的狠话:你走吧!别在这个家了!这不是你的家!不能过咱就离婚!麦子阿姨想不通,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即便是同林鸟,眼里看到的世界也不尽相同。也许,那晚的直播连线,能有人愿意倾听一位普通农妇的精神需求并给予正向回应,对麦子阿姨来说,已经是寒冷冬日里的涓涓暖流。大冰在短视频平台的帮助下,联系到了麦子阿姨,并发动人脉关系制定了一项接力护送计划,帮助麦子阿姨实现去西双版纳过暖冬的心愿。很多人会问:在我国,和麦子阿姨有相同处境的农村妇女有千千万万,为什么要在一个人身上花这么大功夫?我想,得益于信息媒介的发展,这些长久噤声、沉没于时代语境的基层女性,正在慢慢走入社会的聚光灯下,被看见、被解读、被改变。她是新科技文明突飞猛进的当下,我们那些曾出身乡野,及还无名在乡野的父辈们的缩影。她是平行世界里被亏欠的、被辜负的、被无视着的,终身隐忍却又血尚温热的,我们的姨姨、姑姑,甚至母亲。窃以为,所谓人文关怀,当守道心,不离以己推人。没有什么是比让母亲高兴更有价值的了,无论她是谁的母亲。列此番阵仗,只为看到一个姑娘,好奇又明亮地打量这个世界。当然,她不是我的妈妈,但是,她不是我们的妈妈吗?麦子阿姨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简单的行李来到高铁站:一个用化肥袋缝制的手拎包、一箱手撕面包、一张壁挂的中国地图、画笔颜料…前段时间,她花2000块钱买了一个绘画课程,想培养自己的爱好。麦子阿姨很憋屈:俺也为这个家庭付出了,俺也想支配支配这钱,俺想学点东西坏了啥事?这次去往远方,她终于能逃离一切否定和打压,好好画一画眼前的世界…从麦田到新郑机场,只有200公里,高铁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到达。但麦子阿姨为别人忙活了大半辈子,才终于有决心、有机会,从那里开始,看一看错过的世界,走一走被辜负的人生。飞机上,麦子阿姨像一个刚睁眼的婴儿,好奇地用手机记录下所有,哪怕是起飞前的安全演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她,从来没有喝过咖啡,听别人说那是很苦的东西。在西双版纳,麦子阿姨终于见到了那片向往已久的,和麦子不同的绿色。在离家2900公里的远方,不会有人问她,丈夫同不同意她出来。大家只会看到,一位来自河南的农妇,在还能自食其力的年纪,找回了主体性。但同时,也有一股忧伤涌上心头:如果父亲能知道我出来了,该多好…目前,麦子阿姨在澜沧江边的一家江景酒店以工换宿,每天早上8点多上班,下午4点下班。她摆摊卖起了鲜花,刚开始进价5块就卖5块,生意不好也没关系,因为她相信只要有人来买,就有成功的希望。她对直播间牵起的这段缘分很感恩,打算等攒够了钱,就把来时的机票钱还给人家。麦子阿姨的出走,短暂抚慰了焦躁的社会,越来越多人被那句“种完麦子往南走”治愈。一场具体的出走,不论是自驾游阿姨,还是麦子阿姨,都是基层女性觉醒的群体意象。但那些受限的精神需求、滞后的主体觉醒、以牺牲为名的剥削压迫,终于在一波波正向的流量里,发出了声响。当我们观看、议论、赞许《好东西》时,其实不会想起,在基层还有庞大的农村妇女群体,连一次远行都要等待大半辈子。物质条件和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有太多“规矩”还未破除。刘小样20多年前的心声,似乎仍然是很多农村妇女的境遇——在农村,有钱可以盖房,但不可以买书;可以打牌闲聊,但不可以去逛西安。不可以有交际,不可以太张扬,不可以太个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坏。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打破它就会感觉到无助、无望、孤独,好像好多眼睛在盯着你。带有继承属性,一代代存衍下来的母职惩罚,要求她们托举出蜡炬成灰一般的彻底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的第一章第八条特别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户无男性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这历史性的一刻,与麦子阿姨的出走联系起来,是如此鼓舞人心。[2] 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的麦子阿姨,跟着咱们往南走了 | 废柴男孩所有为自己的出走,都值得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