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临床药师网
国内最大的临床药师学习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药经济报  ·  徐景和在广东调研化妆品监管工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临床药师网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临床药师网  · 公众号  · 药品  · 2020-03-13 22:43

正文









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和消杀经验,多基于以往对冠状病毒(SARS、MERS)的了解,为指导公众正确使用消毒剂,发挥消毒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有效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以及《消毒剂使用指南》,对病毒消杀制剂的认识和应用进行了统一和规范。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对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仅供参考,不作依据。










消毒剂(disinfectant)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按有效成分可分为醇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按用途可分为物体表面消毒剂、医疗器械消毒剂、空气消毒剂、手消毒剂、皮肤消毒剂、黏膜消毒剂、疫源地消毒剂等;按杀灭微生物能力可分为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和低水平消毒剂。


一、消毒分级与适用范围




二、常见消毒剂的成分与作用




三、常见消毒剂应用范围





四、常见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一)物体表面 / 医疗器械消毒






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generalsubject surface 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普通物体表面(学校、托幼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家庭等用具、物品及设施表面)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效果的制剂。

常用物体表面消毒剂
1、含氯类消毒剂: 次氯酸钙应符合GB/T10666的要求;次氯酸钠应符合GB19106的要求。
2、含溴消毒剂: 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要求。
3、过氧化物类: 过氧化氢应符合GB1616的质量要求;过氧乙酸应符合GB19104的质量要求;二氧化氯,包括液体和固体制剂及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应符合国家有关质量要求。
4、醇类消毒剂: 乙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5、酚类消毒剂: 甲酚、对氯间二苯酚与三氯羟基二苯醚,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要求。
6、季胺盐类消毒剂: 新洁尔灭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常用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1、擦拭: 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用干净抹布沾湿后,对物品进行擦拭。
2、浸泡: 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将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作用至规定时间。
3、喷雾: 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使用常规喷雾器或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喷洒,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开窗通风。
4、流动冲洗: 对于现场制备现场使用的消毒剂,可将拟消毒物品置于消毒液出液口处,连续冲洗至规定时间。




(二)餐饮相关消毒


(三)水的消毒


(四)空气的消毒






空气消毒airdisinfection

利用消毒剂将密闭房间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杀灭,使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常用空气消毒方法
1、气溶胶喷雾消毒法
喷雾时,关好门窗,操作者手持喷头朝向空中,从里到外,自上而下,由左至右均匀喷雾。作用预定时间后,打开门窗,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
2、加热熏蒸消毒法
将消毒剂溶液盛装容器放于加热源上,关闭好门窗,接通加热源,消毒剂熏蒸完后关闭热源,作用预定时间后开窗通风(约30min)。熏蒸时如室内相对湿度较低,可喷洒一定量的水以提高室内相对湿度。
3、气体熏蒸消毒法
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安放和操作使用有关消毒器,关闭门窗,开启消毒器电源,按使用说明书设定相关消毒参数,消毒预定时间后,关闭消毒器电源,待消毒剂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时,方可进人。必要时,消毒结束后可开窗通风,以加速残留消毒剂的排出速度。
空气消毒注意事项
1、消毒剂不能用于有人在环境的空气消毒,消毒时,无关人员应撤离现场。
2、该类消毒剂对人有毒性,对皮肤、黏膜、眼睛有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尤其在使用时应戴好防护口罩、防护眼镜及防护手套,必要时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连续冲洗,严重时应及早就医。
3、进行空气消毒时,应密闭门窗,消毒结束后应待室内消毒剂降低至对人无影响时,方可进人,情况允许时可开窗通风,以使消毒剂尽快扩散、中和。
4、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对金属物品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臭氧对橡胶制品有损坏,消毒时应尽量避免消毒剂直接作用于这些物品上。
5、熏蒸消毒时,应注意防火、防止烫伤。
6、稀释液应现用现配。




(五)人体卫生消毒






手消毒hand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手部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并达到消毒要求,可分为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手消毒常用以碘类、醇类、胍类、季铵盐类、酚类为原料,以水或者乙醇为溶剂制成的消毒剂。
手消毒后残留菌数应符合GB15982标准中相应区域要求(如Ⅱ类区域工作人员消毒后手上残留的自然菌不得大于5CFU/cm2)。
常用手消毒方法
1、卫生手消毒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于手心,双手互搓使均匀涂布每个部位,作用1.Omin。
2、外科手消毒
外科洗手后,取适量的手消毒剂均匀涂布与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的皮肤,作用3-5min。
皮肤消毒skin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人体皮肤上的病原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
完整皮肤常用消毒剂种类: 醇类、碘类、胍类、季胺盐类、酚类、过氧化物类等。
破损皮肤常用消毒剂种类: 季胺盐类、胍类消毒剂以及过氧化氢、碘伏、三氯羟基二苯醚、酸性氧化电位水等。
使用碘类消毒剂消毒后应脱碘。
常用皮肤消毒方法
1、完整皮肤消毒
用消毒剂擦拭或揉搓消毒2-3次,作用1-5min达到消毒效果。
2、破损皮肤消毒
用消毒剂擦拭或冲洗消毒,作用1-5min达到消毒效果。
3、注射或穿刺部位皮肤消毒
用消毒剂擦拭消毒2-3次,作用≤1min达到消毒效果。
黏膜消毒disinfectionof mucous membrane
杀灭或清除口腔、鼻腔、阴道及外生殖器等黏膜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并达到消毒要求。
黏膜消毒剂不得作为黏膜治疗药物使用,且仅限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用。
阴道黏膜消毒剂不得用于性生活中性病的预防。
黏膜消毒剂从原包装倒出后应一次性使用。
常用黏膜消毒方法
1、口腔黏膜消毒: 棉拭子擦拭、含漱。
2、鼻黏膜消毒: 棉拭子擦拭。
3、阴道黏膜消毒: 棉拭子擦拭、灌洗。
4、外生殖器消毒: 棉拭子擦拭、冲洗。





五、消毒剂使用安全性






常用医疗器械消毒方法

1、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前,充分清洗干净,将清洗后的医疗器械放入消毒剂中浸泡,使其完全淹没,再将消毒容器加盖,作用至规定时间。消毒或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